|
|
|
|
|
|
批判、圓融、會通:論人間佛教的「人間性」與「現代性」=Criticism, Harmony and Integration: On Humanistic Buddhism's "Human Nature" and "Modernity" |
|
|
|
作者 |
郭朝順 (著)=Guo, Chao-shun (au.)
|
出處題名 |
2014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下)
|
出版日期 | 2014.12 |
頁次 | 742 - 769 |
出版者 |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fgs.com.tw/index.php
|
出版地 | 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批判; 圓融; 會通; 人間性; 現代性; 人間佛教 |
摘要 | 本文透過對「批判、圓融、會通」三種思考活動的解析,闡釋在佛教歷史傳統中即已具有的「人間性」。此一「人間性」的特色,即在於透過面對人間事物的思考活動,以安立其在於佛教解脫活動的位置,它們說明了佛經中「諸佛出世間」的理由與例證。 現代人間佛教的佛教思想根源,可追溯至「批判、圓融、會通」三種思考在佛教歷史上之進行及所成立的理論。除此之外,當然人間佛教之出現也有中國佛教回應現代化要求的理由,是佛教在現代歷史中進行自我省視及改革的結果。然而,人間佛教進展至當代,人間佛教可重新思考佛教的「人間性」與現代文化的「現代性」的問題。經由一種交互省思的過程,筆者認為可藉重佛教「人間性」的「批判、圓融、會通」三種思考活動的既有成果,來豐富「現代性」之內涵,重新思考「現代化」之目的;當然佛教也必須檢視其現代化的目的及理由,不可一味的以現代化為足夠的目標,而不謹慎面對佛教現代化所會引入的現代性的問題,乃至遺忘佛教自身解脫之要求。 當人間佛教完整地面對「人間性」與「現代性」之問題,並且正確掌握其含義,理解限制並改正問題時,人間佛教的哲學理論,始能充分完整地被正式建立,從理論與理踐上實現「人間佛教」為當代中國佛教史的真正代表。 |
目次 | 中文摘要 742 一、問題意識 744 二、佛教的「人間性」與人間佛教的「現代性」 748 (一)佛教的「人間性」問題 748 (二)「現代性」問題 752 (三)「人間性」與「現代性」的交遇 755 三、佛教的「人間性」在佛教史上的展現 756 (一)批判思維在印度佛教上的出現與發展 756 (二)圓融思維在漢傳佛教的開展與成熟 757 (三)會通思維所形成的儒佛會通或三教和會 759 四、當代人間佛教應如何思考「現代性」的問題 760 五、結論 765 參考書目 767 |
ISBN | 9789865777760 |
點閱次數 | 1061 |
建檔日期 | 2017.12.12 |
更新日期 | 2018.04.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