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之研究: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A Study of Tsongkhapa's Samatha-Vipassana Practice in Lam-rim chen-mo
作者 楊國寬 (著)=Yang, Kuo-Kuan (au.)
出版日期2015
頁次336
出版者華梵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hf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華梵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惠雯=Wang, Hui-Wen
畢業年度103
關鍵詞宗喀巴=Tsongkhapa; 國燃巴=Gorampa; 奢摩他=samatha; 毗缽舍那=vipassana; 《菩提道次第廣論》=Lam-rim chen-mo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主要探討宗喀巴的止觀實修方法。論述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見:涉及宗喀巴的中觀見,包括對他宗的批判及闡釋自宗(中觀應成)的見解,除了以《菩提道次第廣論》內容作為論述主軸外,亦參酌《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及《中觀根本頌智慧論釋正理海》中相關的內容。二、行:涉及止觀實踐的部分,主要見於其「菩提道次第」的相關論著(包括《廣論》及《略論》)中有關止觀定義、修學止觀的資糧、修學止觀的方法、成就止觀的標準、止觀雙運等等。本文將特別關注其如何論究以見導行、以行證見的實踐理趣,說明其止觀思想的獨特詮釋。本文研究方法主要依於文獻比對、義理分析等,期能總攝宗喀巴散見於其各相關著作中的止觀論述;並嘗試釐清藏傳佛教內部「中觀見」的爭議問題,特別是有關國燃巴對宗喀巴「中觀見」的批判,期望提出一個可能的回應。
綜觀宗喀巴止觀思想中的實修方法特色,即在於闡釋「中觀見」做為慧觀抉擇的核心,透過「止觀雙運」之禪修,解明其主張「由凡夫到成佛解脫」的道次第實踐理論,特別闡明如何以慧觀之「見」融入止觀之「行」以達致「修行成佛」的目標。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songkhapa’s samatha-vipassana practice in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examines Tsongkhapa’s Madhyamaka view, including his interpretation of his Prasangika sect and criticism on other sects. This part of discussion is mainly on the Lam-rim chen-mo and also on the Drang nges legs bshad snying po, the Dhu ma la’jug pa’i cher bshad pa dgongs pa rab gsal, and the Dbu ma rtsa bahi tshig lehur byas pa ses rab ces bya bahi rnam bsad Rigs pahi rgya mtsho. The second part scrutinizes Tsongkhapa’s samatha-vipassana practice, which is mentioned in his works on the stages of the path to enlightenment, the Lam-rim chen-mo and the Lam-rim dring wa.This part contains the definition of samatha-vipassana, the basis and methods of samatha-vipassana practice, the standard of samatha-vipassan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amatha-vipassana.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songkhapa expounds “leading actions with views”, and “proving views with actions”, and demonstrates his unique interpretation of samatha-vipassana. The study methods are literature comparison and argumentation analysis, and the goal is to integrate the samatha-vipassana discourses that scatter in his related works. This study also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controversial issues about the Madhyamaka view in Tibetan Buddhism, and hopes to put forward a possible response, especially to Gorampa’s criticism of Tsongkhapa’s Madhyamaka view. The general feature of the practice method in Tsongkhapa’s samatha-vipassana thought is to explain the Madhyamaka view as the core of wisdom view choice. With the idea of samatha-vipassana application, Tsongkhapa illustrates the stages of applying samatha-vipassana, releasing from the cycle of rebirth, and becoming a Buddha. He especially elucidates how to merge the wisdom view into the samatha-vipassana practice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becoming a Buddha.
目次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旨、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主旨 1
貳、研究動機及目的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路 3
壹、研究方法 3
貳、研究進路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範疇 6
壹、宗喀巴論著 6
一、藏文原典及漢譯本: 7
貮、藏傳佛教止觀或中觀相關著作 11
一、中文相關文獻: 11
二、日文相關文獻: 12
三、英文相關文獻: 13
叁、宗喀巴大師相關研究之專書、學位論文與期刊論文 14
一、專書部分 14
二、學位論文 14
三、期刊論文 16
四、關於西藏教法史 18
五、其他相關論著 18
肆、評述 19
第四節 本文研究主要論題及預期成果 22
壹、主要研究內容及論題 23
一、本文章節安排 23
二、主要論題 23
貳、預期成果 24
第二章 宗喀巴止觀思想淵源及相關論著 25
第一節 止觀思想發展概觀 27
壹、印度早期的止觀思想 27
貳、釋尊時期的止觀思想 28
叁、南傳止觀 30
肆、漢傳止觀 31
伍、藏傳止觀 33
第二節 宗喀巴止觀思想的淵源 34
壹、道次第思想傳承背景 35
一、道次第思想傳承譜系 35
二、宗喀巴的近傳承 38
三、建立顯密圓融的道次第: 39
貮、宗喀巴中觀思想的轉折 40
叁、結合中觀與止觀修學的淵源和主張 43
第三節 宗喀巴止觀思想的定位 44
壹、止觀在宗喀巴顯密道次第中的定位 44
一、修學止觀與趨入金剛乘 45
貳、《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心要—三主要道 49
一、出離心 50
二、菩提心 51
三、空性正見 52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3
第三章 宗喀巴止觀雙運思想內涵 57
第一節 止觀在道次第修學藍圖中的定位 58
一、道前基礎: 63
二、共下士道: 64
三、共中士道: 65
四、上士道: 66
第二節 修學止觀的定義、必須修學止觀的理由 70
壹、止觀的修學意涵 71
一、修學止觀的目的(殊勝利益) 71
二、修學止觀的定義 72
貳、止觀之體性 74
一、奢摩他與三摩地 74
二、毗缽舍那與思擇修、分別 75
三、釐清對修學止觀的誤解 76
叁、修學止觀的次第 77
第三節 止觀雙運 79
壹、具足奢摩他之基礎 80
貳、修學觀慧 81
叁、修學止觀雙運 82
一、生起觀必依於止 82
二、修學止觀不可偏廢 83
三、獲致止觀雙運之實際做法 83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6
第四章 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與慧觀抉擇 87
第一節 奢摩他的實修方法 87
壹、修學奢摩他的前方便 87
貳、依仗資糧修奢摩他的方法 89
一、依於加行六法,身具八法威儀 89
二、引生無過失的三摩地—藉由八對治行斷五過失 90
三、引生住心的次第—透由六力及四種作意修九住心 110
叁、成功修習奢摩他的標準—身心輕安 114
一、判分奢摩他成不成就的界限 114
二、依奢摩他趨修總道的方法 120
三、別說趨修世間道的方法 122
第二節 毗缽舍那的實修方法 124
壹、修學毗缽舍那的資糧 126
一、明白了義、不了義的分類: 127
二、理解龍樹菩薩的思想: 129
貳、毗缽舍那的分類 133
一、四體性的毗缽舍那: 133
二、三門的毗缽舍那: 134
三、六探求的毗缽舍那: 135
叁、毗缽舍那的定義—明辨染污無明、尋求無我正見 137
一、明辨染污無明是輪迴的根本 138
二、尋求無我正見—抉擇人無我與法無我 140
肆、《廣論》毗缽舍那章的論述重心—辨明慧見(破他宗、立自宗) 146
一、正確認識正理所破的對象 147
二、對離邊中觀論的批判 151
三、對唯識思想的詮解與發展 163
四、辨別中觀應成、中觀自續的不同觀點 178
五、慧觀抉擇—破他宗、立自宗、融入止觀修學 189
伍、修習毗缽舍那成就的標準 208
一、正說達成慧觀的標準: 208
二、斷除相似後得如所有毗缽舍那的錯誤: 209
三、先覺的引導教授與修習空性的方法: 212
第三節 止觀雙運成就的標準 213
壹、聲聞道的止觀雙運 214
貳、菩薩道的止觀雙運 21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17
第五章 以宗喀巴的觀點回應國燃巴《辨別正見》的挑戰 221
第一節 宗喀巴「二諦」的主張—「勝義中無,名言中有」 224
壹、關於勝義諦的討論 225
一、宗喀巴所主張的中觀要義 225
二、宗喀巴主張「勝義中無,名言中有」 227
三、「非有、非無」與漢地和尚的見解 229
貮、關於世俗諦的討論 230
一、回應世俗名言的批判 230
二、宗喀巴不主張斷見 231
三、宗喀巴對業果聯繫的解釋 233
四、世俗諦與承許外境 238
第二節 回應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批判 242
一、宗喀巴對二障的定義與眾不同 242
二、宗喀巴法我執為煩惱障的主張 243
第三節 回應大小乘斷證差別的批判 247
一、大小乘斷證的判分標準 247
二、大乘八地才能永盡煩惱 250
第四節 回應人法二我定義的批判 253
一、世俗名言上之「我」 253
二、宗喀巴的主張與月稱等中觀應成見 256
三、對《入中論》法我的理解 259
第五節 回應「不承認阿賴耶識及自證分,而主張世俗有外境」的批判 260
一、宗喀巴不承認阿賴耶識及自證分 261
二、宗喀巴主張世俗有外境 262
第六節 回應「不承認三項正因、自性實有」的批判 263
一、宗喀巴對《顯句論》的理解 263
二、中觀應成與自續的區別 265
第七節 本章小結 266
第六章 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的特色與影響 268
第一節 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的特色 268
壹、歸納《廣論》中的特色: 268
一、師承依據 268
二、慧觀抉擇的「無我見」 268
三、強調止住修和觀察修 269
四、結合道次第的法類為止觀修學之所緣 270
五、融合深見、廣行二車軌 271
六、對於止觀雙運的詮解 273
七、強調依於大乘經論教理 274
貳、與藏地論師不同的特色 275
一、見 275
二、修 277
三、行 278
叁、與漢傳、南傳之不同特色 278
一、強調以「無我正見」的觀察修為基礎 278
二、反對「不作意、不可思議」的修學方式 279
三、依據大乘經論,融合中觀、唯識的正見觀與修學法 280
第二節 綜論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的意義 280
第三節 宗喀巴止觀實修方法的貢獻與影響 283
壹、對當時西藏的影響 283
一、消解對空性的錯誤見解,扭轉西藏佛教衰頹局面 283
二、建立止觀雙運、顯密圓融之全圓道次第 284
貳、對後世的影響 284
一、重視道次第實修,辯經教育獨樹一格 285
二、重實踐與正見抉擇 287
三、成為西方佛學研究中的顯學 287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88
第七章 結論 290
第一節 本文研究成果與貢獻 290
第二節 檢討與前瞻 292
  <附錄>
  <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430
建檔日期2020.02.04
更新日期2023.01.1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58942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