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論《俱舍論》及《成唯識論》的 見道理論差異及其原因=On the Different of Path-Seeing (Darśana-mārga) Theories by Abhidharmakośakārikā and Cheng Weishi Lun |
|
|
|
作者 |
莫凱輝 (撰)=Mo, Kai-hui (compose)
|
頁次 | 106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ncc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哲學系 |
指導教授 | 耿晴 |
畢業年度 | 105 |
關鍵詞 | 見道; 說一切有部; 瑜伽行派; 無漏法; 無分別; 見所斷 |
摘要 | 本文將就佛教修行五道中的見道進行討論。首先本文討論了有漏凡夫如何首次生起無漏法的問題:說一切有部傾向於主張無漏法可以由有漏法生起,而瑜伽行派則主張有漏法和無漏法異質,無漏法需要從無漏種生起。由於此種差異,雙方在種姓問題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本文接著指出:在見道位中,說一切有部所描述的見道狀態,傾向於有分別的見道。主要原因是,說一切有部認為見道相關的智皆為「見性」(推度性);迅速切換所緣和無分別的思維模式存在矛盾;瑜伽行派也認為說一切有部所述的見道屬於後得位。而瑜伽行派將見道分為了根本位及後得位,見道被分為了無分別及分別安立兩個階段。兩派在此問題的差異,主要來源於兩派對見道所觀真理的差異。
最後,說一切有部認為見道有十五心,瑜伽行派則認為有十六心。瑜伽行派從基礎上迥異於說一切有部,在將見道分化為根本及後得之後,說一切有部在見道為十五心或十六心的問題上的基礎已被瓦解。另外,說一切有部認為見所斷煩惱及修所斷煩惱的主要差別是兩者是否產生自「我執」,若是則為見所斷煩惱,若非則是修所斷煩惱。瑜伽行派則更注重煩惱現行及習氣的差異,若是現行則為見所斷煩惱,若是習氣則為修所斷煩惱。 |
目次 | 第一章 導論 1 1. 計畫緣起 1 2. 文獻回顧 3 3. 論文結構及其章節 7 4. 研究方法與步驟 23 第二章 由世第一法入見道 24 1. 前言 24 2. 部派觀點 25 3. 瑜伽行派觀點 42 4. 小結 48 第三章 「見道」後得位有無的差異及原因 50 1. 瑜伽行派之見道及其後得位之「見相有無」 51 2. 說一切有部之「分別」見道 56 3. 瑜伽行派之「無分別智」 66 4. 小結 72 第四章 由見道至修道 74 1. 部派 74 2. 瑜伽行派 86 3. 小結 94 第五章 結論 97 1. 各章回顧 97 2. 整體檢討 100 參考文獻 102 |
點閱次數 | 246 |
建檔日期 | 2020.02.10 |
更新日期 | 2023.01.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