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以「如來」一詞的詮釋為例 略論唐代《華嚴》注釋研究的一個課題 |
|
|
|
作者 |
高明道 (撰)
|
出處題名 |
2012華嚴一甲子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出版日期 | 2014.02 |
頁次 | 73 - 94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副研究員 |
關鍵詞 | 如來; 詮釋; 《華嚴經》注解 |
摘要 | 大體來說,近代學者華嚴研究的課題,以宗為多,以經為少。宗的研究自然靠歷代祖師、古德留下來的典籍當作論述的根據,而這群著作當中,《華嚴經》 本身的注釋——諸如終南山至相寺沙門智儼的《〈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卷》、魏國西寺沙門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 之《〈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與《〈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以及京兆靜法寺沙門慧苑《續〈華嚴略疏〉刊定記》——理所當然頗具分量。不過礙於「華 嚴思想」的框架,注疏的參考與利用往往不是偏重「十玄」、「六相」、「四法界」等法數的探索,就是圍繞著「性起」的概念、判教的系統等等,鮮以注釋自身 的資料為主,從各個說法的取捨進一步瞭解作者的主張,也就是說,主流的研究在若干重點著墨甚多,相形之下忽略了其他有價值的訊息。本文擬以「如來」 一詞的解說為例,試析唐朝《華嚴》注解針對佛學概念的本土化和作者個人態度所透露的消息,以增進吾人對古代華嚴學者的認識。 |
目次 | 前言 74 一、智儼的《成實》舊解 74 二、法藏的《佛性》新詮 80 三、慧苑的《般若》復古 83 四、澄觀的總別會通 86 五、結語 90 |
點閱次數 | 666 |
建檔日期 | 2021.12.01 |
更新日期 | 2021.12.0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