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圓覺經》及相關經典的考證1 ── 以黑水城、拜寺溝方塔文獻為主 |
|
|
|
作者 |
崔紅芬 (著)=Cui, Hong-fen (au.)
|
出處題名 |
2016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
出版日期 | 2019.01 |
頁次 | 415 - 440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org.tw/index.aspx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崔紅芬:河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教授
|
關鍵詞 | 西夏文《圓覺經》; 漢文本《圓覺經略疏》; 《圓覺道場禮□》; 拜寺溝方塔 |
摘要 | 《圓覺經》是一部能體現中國佛教重視圓覺妙有思想的經典,主要一切眾生都有圓覺妙心,本應當成佛,但只是被妄念、愛欲、貪欲等無明所遮,在六道之中輪回不止。若能清淨本心,以心為本源,去除貪欲、愛欲等,就能達到解脫。由於宗密的弘揚,使《圓覺經》成為後世僧界研習佛法的重要經典之一,相關注疏和道場禮懺等對後世也產生深遠影響。本文從英藏黑水城西夏文《圓覺經》、拜 寺溝方塔存漢文《圓覺經略疏》與懺儀、《圓覺經》的翻譯年代、《圓覺經》及其相關經典的流傳四個部分對《圓覺經》及相關經典進行了考證。首先對英藏黑水城文獻中西夏文《圓覺經》進行譯文整理,糾正刊佈者的錯誤,確定上述五個編號的西夏文殘經皆為《圓覺經》科文或科判,因為過於殘缺,我們目前尚無法還原西夏文《圓覺經》科文的真實狀況,但可以確定西夏文殘經為《圓覺經》科文 正宗分的內容。然後對拜寺溝方塔中殘存漢文《圓覺經略疏》和《圓覺經道場懺》進行錄文考證,恢復了《圓覺經略疏》的版式,與《大正藏》進行比對,可以確定他們基本一致,僅個別詞存在差異。《圓覺經道場懺》應是西夏境內流行的略本,其內容受到宗密撰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的影響。文章還借助宗密之前撰疏僧人和參與《圓覺經》證義僧人的活動年代,考證了《圓覺經》翻譯年代與道詮法師的記載是相符合的。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以下簡稱《圓覺經》),又稱《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圓覺經》是唐北印度罽賓人沙門佛陀多羅(唐云:覺救)在東都洛陽白馬寺翻譯完成。後有唐圭峰宗密宣揚《圓覺經》教義,先後撰有《大方廣圓覺經大疏》、《大方廣圓覺經大疏鈔科》、《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大方廣圓覺經略疏》、《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注》、《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之鈔》、《大方廣圓覺經略疏科》《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等多種著作,對推動《圓覺經》的弘揚和傳播具有積極意義。《圓覺經》的流行與華嚴五祖宗密的提倡有很大的關係,也成為華嚴宗、禪宗和天臺宗信仰的重要經典之一。《圓覺經》科文、《圓覺經略疏》和《圓覺經道場禮》等也流傳到西夏,在黑水城和西夏方塔中得以保存,《圓覺經》及其科文還被翻譯成西夏文,為瞭解西夏佛經流傳、西夏與周邊政權的宗教文化交往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
目次 | 一、英藏黑水城西夏文《圓覺經》 416
二、拜寺溝方塔存漢文《圓覺經略疏》與懺儀 424 (一)拜寺溝方塔存《圓覺經略疏》 424 (二)《圓覺道場禮》 428
三、《圓覺經》的翻譯年代 429 (一)惟愨法師撰《疏》年代 431 (二)僧人復禮、懷素弘法年代 432
四、《圓覺經》及其相關經典的流傳 436 (一)《圓覺經》傳入西夏 436 (二)《圓覺經》科文 437 (三)《圓覺經道場禮》的流傳 438
|
點閱次數 | 501 |
建檔日期 | 2021.12.13 |
更新日期 | 2024.02.1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