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生命倫理學對臨終倫理議題之探究=Research into Issues of Death and Dying from Perspectives of Buddhist Bioethics
作者 凃均翰 (著)=Tu, Chun-han (au.)
出版日期2016
頁次254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nt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耀明
畢業年度104
關鍵詞佛教生命倫理學=Buddhist Bioethics; 死亡判準=death criteria; 器官捐贈=organ donation; 便利死(安樂死)=euthanasia; 醫師協助自殺=physician-assisted suicide; 放棄維生醫療=forgoing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
摘要佛教生命倫理學之主要特色乃在於其依據佛教之緣起法則所透顯之生命觀,即眾生長遠之生命流程乃以其心識之相續變化歷程為主軸,及其反映於佛教倫理觀中所重視眾生之心態品質與行為意圖之特色。本文乃根據上述佛教生命倫理觀作為探討當代臨終倫理課題之主要切入視角,首先由個人生命概念密切相關的死亡判準課題著手,進而探討佛教對器官捐贈以及便利死(即一般所謂的安樂死)之相關倫理課題。

在死亡判準課題方面,從佛教之身心整合觀與相續之生命觀來看,吾人應以全面而整合的視角看待整體身心和合之生命體之功能運作,死亡判定不應只停留在生物學之物質層面,也應包含心識層面之構成變化。從佛教壽、暖、識之死亡判準來看,必須待心識離體後,身體不再表現體溫與心識活動甚至已出現身體朽壞等跡象,始可謹慎將其判定為一期生命之結束。然而,當代死亡判準中無論是以整體腦部或腦幹功能為依據之腦死判準或以大腦新皮質功能為依據之高階腦死判準,甚至是無心跳器官捐贈所依據之心臟死亡判準,皆是將生命體之死亡判定依據逐步簡化為單一物質性構成之器官或其部分組織的滑坡式認定以達到其提前宣判死亡之目的。

當代死亡判準之形成與器官移植技術之發展息息相關,而死亡判定之爭議在器官捐贈倫理課題中,則顯示出臨終者之心態品質的維護與器官移植手術所強調之時效性間存在著難以權衡之衝突。從佛教觀點來看,吾人仍應避免因器官資源之短暫表面的醫療利益,而犧牲捐贈者死後之相續生命歷程之發展的長遠利益。在當今器官捐贈制度中的表態退出制度,實為一種未經當事者同意即剝奪其器官的殺害行為,而因此違犯殺生戒不與取戒。此外,表態加入制度雖訴諸當事者或代理人之同意作為其器官捐贈程序進行之必要前提,然而醫療人員亦應協助瞭解當事者本身之心態品質與其捐贈抉擇之考量背景,並詳加說明器官移植程序對其臨終過程可能造成之影響,以落實「知情同意」之倫理原則。

最後,在便利死相關課題方面,無論是積極便利死或醫師協助自殺,實質上皆為人工加速死亡之行為。依據佛教的業報輪迴觀,死亡並非一切存在之虛無,便利死亦無法真正幫助病患達致究竟解脫,更使其喪失面對與了悟生命之無常困苦而提升心態品質的良好機會。此外,為病患執行便利死之醫者也造作了殺生之惡業,因此佛教戒律亦禁止修行者參與殺生或協助自殺之行為。相對而言,放棄維生醫療之行為,若是出於同情共感之慈善意圖,並確實依據其病況與長遠生命歷程之發展的考量,不僅可允許其在自然邁向死亡之過程中減少不必要之醫療介入的沈重負擔,更可放眼於未來下一階段生命投生更好的去處。筆者認為當今安寧緩和療護若能落實病患預立醫療決定之制度,將可為臨終病患在身、心以及靈性方面之需求提供更為完善之照護與服務,協助其達致善終之理想目標。



Building on the core principle of pratītya-samutpāda (dependant co-rising), Buddhist bioethics displays its qualities in both view of life and of ethics. In Buddhism, life for the sentient beings is an incessantly reincarnating ever-long process, centralizing on the continually changing course of the mind. The ethical concerns of Buddhism not only focus on the intention of one’s actions, but also examine its outcome. In Buddhism, an action that is considered good is motivated by one’s kindhearted intention, which will improve one’s quality of demeanor and bring about positive effects to its subsequent journey to ultimate enlightenment.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deliberate on issues of death and dying in modern times, approaching from the aforementioned perspectives of Buddhist bioethics, firstly drawing upon the criteria of death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uddhist view of life, then moving forward to discuss the ethical issues of organ donation and the act commonly known as euthanasia.

First,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xplicate the boundaries of life and death and how one’s death is determined from a Buddhist philosophical viewpoint, and remark on the criteria of death in modern neurology. From the Buddhist view of life, the living body of a sentient being is composed of many properties,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nāma(name) and rūpa (form). One’s birth and death are not singular incidents that happened at specific timings, but are part of an incessant process caused by one’s physical and mental changes of correlated properties. In Buddhism, determination of one’s death is based on three properties: vitality, heart and consciousness; when one’s consciousness is no longer attached to the physical body—meaning the body displays no sign of breathing, temperature and mental activities, and may even be showing signs of decay—they can then be ultimately declared dead. In comparison, modern neurology classifies one’s death based on cease of activity in the whole-brain, the brainstem or the higher brain, which merely establishes the determination of one’s death on the activity, or lack of, in their physical brain, so as to allow one’s death to be declared as soon as possible.

Disputes regarding how one’s death ought to be determined show that there are irresolute conflicts between the appropriate timing to declare death and the maintaining one’s organ vitali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utilize the Buddhist approach to deliberate how organ donation protocols in modern times can affect the donor’s dying process, while examining the ethical controversies over the existing organ donation systems. In Buddhism, the organ donation protocol after brain death or cardiac death both overly emphasize the medical advantages to the recipient and consequently overlook the donor
目次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背景 1
一、研究主題說明 1
二、西方生命倫理學之發展背景及其特色 2
三、佛教生命倫理學之特色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進路與文獻依據 9
一、研究目的 10
二、研究進路與方法 10
三、文獻依據 11
第三節 學術研究回顧與評述 11
一、關於死亡判準之研究 12
(一)死亡之界說 12
(二)當代之死亡判準 14
(三)佛學界對當代死亡判準之研究 17
二、器官捐贈倫理課題之研究 20
三、便利死相關倫理課題之研究 2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主要內涵 29
第二章 佛教之生命觀及其死亡判準 31
第一節 佛教生命觀之基礎 31
一、生命世界的變化機制:緣起 31
二、生命體之主要構成項目與知覺通路 32
(一)生命體之主要構成項目:五蘊 32
(二)生命體進行知覺活動之通路與界域:十二處與十八界 35
三、佛教之輪迴觀與十二因緣 36
第二節 佛教之生命觀:生與死之界說 38
一、佛教對「生」之界說 39
二、佛教對「死」之界說 44
(一)「身壞」:生命裝備之毀壞 46
(二)「捨陰」或「棄捨諸蘊」:心識離體 47
第三節 佛教對生存活動之界說及其死亡判準 49
一、佛教對生存活動所表現之身、口、意行之界說 49
二、佛教死亡判準之主要原則:壽、暖、識 50
三、佛教死亡判準的進一步探討:死亡與滅盡定之分別 52
四、壽、暖、識三者之因果關聯 5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7
第三章 從佛教觀點檢視當代腦神經學死亡判準 59
第一節 當代醫學對腦死判準之批判 59
一、當代醫學觀點對全腦死判準之批判 59
二、當代醫學觀點對腦幹死亡判準之批判 65
第二節 從佛教觀點檢視腦死判準 66
一、關於腦死判準所依據之死亡界說 67
二、從佛教之生命觀與死亡判準檢視腦死判準 68
第三節 當代醫學與哲學對高階腦死判準之批判 70
一、訴諸個人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理論之高階腦死判準 71
二、訴諸人類本質(essence of human persons)之高階腦死判準 74
三、當代醫學與哲學觀點對高階腦死判準之批判 75
第四節 從佛教觀點檢視高階腦死判準 77
一、意識能力可否完全化約為大腦功能 78
二、意識作為個人本質並為構成個人之位格與個人同一性之必要條件? 82
第五節 本章小結 91
第四章 從佛教觀點探討器官捐贈之倫理課題 93
第一節 關於死亡判定與屍體器官捐贈 93
一、屍體器官捐贈與死亡捐贈者原則(Dead Donor Rule) 93
二、腦死器官捐贈及其爭議 95
三、心臟死亡後器官捐贈(DCD)及其爭議 96
(一)心臟死亡後器官捐贈(DCD)之發展背景 97
(二)心臟死亡後器官捐贈(DCD)之主要爭議 98
四、放棄死亡捐贈者原則(DDR)之器官捐贈方案 105
第二節 從佛教觀點檢視上述器官捐贈方案 107
一、關於器官捐贈者之死亡判定問題 108
二、從佛教觀點檢視腦死與無心跳器官捐贈方案對臨終者邁向死亡過程之影響 110
三、從佛教觀點檢視放棄死亡捐贈者原則之器官捐贈方案 114
(一)為維持器官移植醫療技術之運用而放棄死亡捐贈者原則 114
(二)撤除維生醫療之決定作為器官捐贈之證成理由 116
(三)”Nothing is lost?”器官捐贈與安寧療護在醫療實作上之衝突 121
第三節 從佛教觀點檢視「表態退出(opt-out)」之器官捐贈制度 124
一、「表態退出」制度之支持論證:訴諸拯救生命之理由 124
二、「表態退出」制度之支持論證:訴諸分配正義原則 128
第四節 從佛教觀點檢視「表態加入(opt-in)」之器官捐贈制度 131
一、關於「表態加入」之器官捐贈制度與「知情同意」 132
二、關於佛教的「布施」觀念 134
三、佛教對自願身命布施之肯定及其理由 136
第五節 從佛教觀點探討表態加入器官捐贈者所應俱足之生命智慧與適切倫理考量 140
一、菩薩行身命布施之修行境界及其與當今器官捐贈者之比較 141
二、捐贈者對其器官受贈者所應抱持之心態與器官分配之相關問題 146
三、捐贈者決定器官捐贈之適切心態及其如何面對器官摘取過程身體割截之可能影響 148
第六節 本章小結 154
第五章 從佛教觀點探討自願積極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之倫理課題157
第一節 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之界說 157
一、關於「便利死」一詞 157
二、便利死之分類 158
三、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之區別 159
第二節 自願積極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之倫理爭議 160
一、支持便利死之主要論證及其困難 161
二、反對便利死之主要論證與評析 164
第三節 佛教對自願積極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的看法 168
一、佛教經典關於殺生與自殺之基本觀點 169
二、從佛教戒律之倫理觀點看自願積極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 174
三、關於佛教經典所載三位比丘於自殺後般涅槃之案例說明 182
(一)瞿低迦(Godhika) 182
(二)闡陀(Channa) 184
(三)跋迦梨(Vakkali) 186
(四)對上述比丘自殺案例之分析說明 132
四、佛教不贊同自願積極便利死與醫師協助自殺之主要理由 195
(一)死後非斷滅而業報仍相隨 195
(二)凡夫自殺之心態可能不利於其投生善趣 196
(三)眾生應珍惜其在人道之修行機會 197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98
第六章 從佛教觀點探討放棄維生醫療之倫理課題 201
第一節 放棄維生醫療與積極便利死之區別 201
一、從醫學倫理觀點看放棄維生醫療與積極便利死之區別 201
二、放棄維生醫療與積極便利死無道德區別之論證及其困難 204
(一)Rachels訴諸思想實驗之論證及其困難 205
(二)放棄維生醫療乃引致病患死亡之行為? 210
(三)放棄維生醫療之意圖乃引致死亡? 214
三、從佛教觀點檢視放棄維生醫療與積極便利死之區別爭議 219
第二節 從佛教觀點探討非末期病患撤除維生醫療之倫理課題——以持續植物狀態之病患為例 223
一、案例 223
二、關於永久植物狀態病患之症狀及其預期病況發展 224
三、法律相關層面之分析 225
四、醫學倫理層面之分析 228
五、從佛教觀點探討為植物人撤除維生醫療之倫理課題 229
第三節 本章小結 236
第七章 結論與展望 239
參考書目 245
點閱次數391
建檔日期2022.06.30
更新日期2023.01.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4437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