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朝講經注疏對《華嚴經》的接受=The Reception of Avataṃsaka Sūtra in Lecture and Commenta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
|
|
|
作者 |
魏藝 =Wei, Yi
|
出處題名 |
2019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2019 |
頁次 | F1 - F16 |
出版者 | 財團法人臺北市華嚴蓮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uayen.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吳龍谷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 |
關鍵詞 | 三十心; 成實論; 涅槃經; 十地; 菩薩修行階位 |
摘要 | 東晉末年佛馱跋陀羅譯出《華嚴經》(420 年)之際,曇無讖譯出《大般涅槃經》(421 年)。此後《涅槃經》風靡中國佛教,而《華嚴經》在隋代初期逐漸抬頭。本文通過對南朝文獻杏雨書屋藏羽 271《不知題佛經義記》(擬題)〈中寺法安法師解十地義〉的考察,參照《涅槃經》注疏中類似的見解,確認南朝獨特的煩惱論,以及從外凡夫、內凡夫,再到聖人,聖人經過初地到十地最後到達極果(佛)的修行體系。這一修行體系的形成正是齊梁時期,成實、涅槃的學僧在對《成實論》《涅槃經》教義進行融會貫通時,巧妙地選擇性接受《華嚴經》的菩薩修行相關名稱,以內外凡夫和三十心概念相結合,諸師按照自己的理解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進行高低階位排列的結果。 |
目次 | 摘要 F1 緒言 F2 一、杏雨書屋收藏羽 271《義記》的十地義 F3 (一)從凡成聖的修行體系 F4 (二)南朝的煩惱論 F8 二、三忍與十地 F9 結語 F14 參考文獻 F15 (一)佛教典籍 F15 (二)著書・論文 F15 |
點閱次數 | 307 |
建檔日期 | 2022.08.17 |
更新日期 | 2023.07.25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