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菩提三十七道品之一「四念住」探究
作者 丹增南卓 (著)
出處題名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33屆)
出版日期2022.09.24
頁次1 - 14
出版者圓光佛學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ykbi.edu.tw
出版地桃園市, 臺灣 [Taoyuean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班
關鍵詞四念處; 三十七行相; 二種果; 正等加行; 行相
摘要彌勒的著作《現觀莊嚴論》主要是講解廣行派所傳承闡述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的隱義現觀修行次第,也就是通常所稱的「八事七十義」。全部內容總攝於八品敘述,在第四品「正等加行」當中提及基智、道智、一切遍智等行相。其中,一切遍智的行相分為隨順聲聞之基智行相、隨順菩薩所具備之道智行相、不共之遍智行相等三種。第一隨順聲聞的基智總共有三十七行相,藉此探究菩提三十七道品之一「四念住」的相關義理,並以其作為主軸。首先根據《大乘阿毘達磨集論》與《阿毘達摩俱舍論》二者比較分析說明菩提三十七道的基本認識,聲聞、獨覺、菩薩等觀修「四念處」的差異,不修念處的過失、修念處的利益,念處與正道之關聯等特徵。其次,敘述修四念住將會證
二種果:能斷常、樂、我、淨之四顛倒,及能遠離有漏法之繫縛,並藉此證得斷諸煩惱的智慧。最後依據《大乘莊嚴經論》詳解菩薩的四念處殊勝於聲聞、獨覺所修之四念處。
目次前言 2
一、菩提三十七道的基本認識 3
(一)三界的順次分析 3
(二)五道哪一段圓滿實修 3
(三)屬於實有法還是假有法 4
(四)菩提之分的義理 5
二、四念處的實修分析 5
(一)四念處的主要所緣 5
(二)如何實修四念處 6
(三)實修四念處的作用 7
(四)四念處的體性 8
(五)不修念處的過失修念處的利益 9
(六)修念處的利益 10
三、念處與正道之關聯 10
四、大乘的四念住殊勝於聲聞四念住 12
五、結語 13
六、參考資料 14



點閱次數414
建檔日期2022.10.06
更新日期2023.09.2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5057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