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方東美的生命觀與西方創化思想=Aspects of Creative Evolutionary Thought in Thomé H. Fang’s Account of LifeAspects of Creative Evolutionary Thought in Thomé H. Fang’s Account of LifeAspects of Creative Evolutionary Thought in Thomé H. Fang’s Account of LifeAspects of Creative Evol
作者 張淑玲 (撰)=Chang, Shu-ling (compose)
出版日期2008
頁次211
出版者輔仁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fju.edu.tw
出版地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宗教學系
指導教授武金正=Vu, Kim-chinh
畢業年度96
關鍵詞生命=Life; 創造=Creation; 進化=Evolution; 生命經驗; 宗教; 靈修體驗
摘要方東美成長於近世思潮衝擊中國的時代,在一片拋棄傳統擁抱西方的浪潮中,恢復中國主體性成為迫切的使命,該使命感的催促成就了方氏的哲學。於此,本文有三個論點:一、方東美所建立兼綜融合導向的中西哲學,可稱為「生生哲學」,即代表其生命觀。二、方東美的生命觀除了《易經》「生生之德」以外,獲取了西方柏格森、德日進和懷德海等人的創化思想,成為具有「生生不息」、「變動」、「創造」與「進化」的特色。三、哲學家建立其哲學的初衷,為的是幫助人類重建更高度文明與幸福的生活願景,卻忽略了人必須在具體的信仰生活中才能獲得永遠有希望的體驗,因而,拉內重視靈修體驗的觀點能補充方氏思想的缺漏。

Thomé H. Fang grew up in the turbulent times of modern China, at a time of wholesale rejection of tradition and complete acceptance of the West. He saw his mission as that of recovering the role of China as subject and it was this mission which inspires his philosophy. The thesis makes three points. The first point looks at how Fang’s philosophy draws together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 in what may be called a philosophy of “living life” (Book of Changes). The second goes beyond this “power of living life” to the creativity of Western thinkers such as Bergson,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Whitehead. With this we come to a philosophy of “unceasing creativity”, “change”, “creation” and “evolution”. While philosophers aim to help us consolidate a higher level of civilisation and a happier plane of life, they tend to overlook the fact that it is only in a concrete life of faith that human beings can attain to the experience of eternal hope, hence the third point turns to Karl Rahner’s view of spirituality as a supplement to Fang’s philosophy.
目次中文摘要 іv
英文摘要 v
導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問題陳述 4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7
四、研究方法與內容 9
五、研究目的 16
第一章 兼綜融合中西哲學的方東美 19
第一節 方東美的生平學術與其時代背景 19
一、方東美的生平與著作 20
二、 方東美的時代背景:近世思潮與對中國的影響 25
第二節 方東美的哲學進路 51
一、中國宗教傳統哲學的吸收與採納 51
二、西洋哲學上的獲取與補充 54
小結 57
第二章 方東美的生命觀 61
第一節 生生之德的意涵 63
一、生生之德的由來及原始義 63
二、生生之德的引申義 66
第二節 生生之德的宇宙和人生 69
一、「萬物有生論」的宇宙及其特色 69
二、生命在「中和系統」當中的存在義 72
第三節 生生之德的關聯圖 77
一、「關聯圖」的意義 78
二、上迴向是人的旅程,也是意識化的過程 88
三、下迴向是奧秘為愛走出,也提昇人為愛回歸 95
小結 97
第三章 方東美生命觀與西方創化思想的對比 99
第一節、西方創化思想和生命 99
一、西方創化思想 100
二、生命的產生與人的發展 104
第二節 與柏格森創化思考的對比 111
一、生平背景 111
二、柏格森的生命哲學 114
三、方東美與柏格森的對比 124
第三節 與德日進創化思考的對比 128
一、德日進的生平與背景 129
二、德日進的創化 131
三、方東美與德日進的對比 137
第四節 與懷德海創化思考的對比 141
一、懷德海的生平與著作 141
二、懷德海的創生概念與創化思想 146
三、方東美與懷德海的對比 152
小結 157
第四章、方東美生命觀的反省 161
第一節 方東美哲學的特色 162
一、融匯中西方智慧找尋生命根源 162
二、化解疏離提出開展生命之道 165
三、肯定人的可能性 167
四、關注生命的終向 168
第二節方東美的神觀 169
一、方東美的泛神傾向和萬有在神論 170
二、方東美神觀在中西哲學上的來源 173
三、方東美的神秘思想 177
第三節 方東美生命觀的補充 187
一、在世界的精神 188
二、聖言的聆聽者 191
三、東西方的對話和整合 195
小結 199
結論 201
參考書目 205
點閱次數65
建檔日期2023.05.29
更新日期2023.05.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67177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