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大事》第二地菩薩(結慢地)與《華嚴經》治地住、離垢地之探究
作者 陳道銘 (著)=釋洞崧 (au.)
出處題名 2023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
出版日期2023
頁次43 - 65
出版者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
出版地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結慢地; 離垢地; 治地住; 意樂; 大事; 華嚴經
摘要有關菩薩修行次第與階位的,大致上四說,即:「中品般若」的十地說、《華嚴》〈十住品〉的十住說、《華嚴》〈十地品〉的十地說以及屬於大眾說出世部的佛傳《大事》(Mahāvastu)十地說。本文主要是針對《大事》第二地菩薩(結慢地)與《華嚴經》十住說的「治地住」與十地說的「離垢地」加以比較研究。於此,在《大事》方面,在其〈二地品〉裡,提出二地菩薩「結慢地」(baddhamāna)應具備二十種意樂(adhyāśaya,深心、性向)。而菩薩在趣入第三地之際,會因下二十八原因(ākāra)於第三地退轉(不得入第三地)。在《華嚴經》方面,基本上主要有十住說與十地說。其中,十住說的「治地住」(ādikarmika)是新學(初學、初業)菩薩,屬於「如說行、如理修行、修菩薩行」的階段,需要對一切眾生發十種心,以及學習十法來增強其大慈悲。而十地說的「離垢地」(vimalā),菩薩應生起十種直心(深心、意樂),不僅自己需要修習十善業,也要令眾生遠離十不善業。此地的菩薩以愛語以及戒波羅蜜偏勝。一般而言,《大事》的十地說與《華嚴經》的十住說會較為接近;這在本文會加以指出與對照。但是,根據研究顯示,儘管在法數與內容上,兩者不盡相同,也無法完全對應,然而就狹義而言,《大事》的結慢地(二十種意樂)或許更接近《華嚴經》十地說的離垢地(十種直心)。無論如何,就廣義而言,結慢地或許也可以涵蓋治地住。據此,除了掌握二者的共通性與差異性,我們或許可以藉由這樣的比較研究,在窺視十地說的成立與開展的同時,掌握此二地菩薩以十善業、戒波羅蜜為主的修學要義。
目次一、前言 44
二、《大事》之「二地菩薩」 45
(一)二地菩薩的名義 46
(二)二地菩薩的特質:二十種意樂 47
1. 善勝意樂(kalyāṇādhyāśaya) 47
2. 柔軟意樂(snigdhādhyāśaya) 48
3. 美妙意樂(madhurādhyāśaya) 48
4. 銳利意樂(tīkṣṇādhyāśaya) 48
5. 廣大意樂(vipulādhyāśaya) 48
6. 絢麗意樂(vicitrādhyāśaya) 48
7. 深遠意樂(gambhīrādhyāśaya) 49
8. 無盡意樂(aparyādinnādhyāśaya) 49
9. 不害意樂(anupahatādhyāśaya) 49
10. 不共意樂(asādhāraṇādhyāśaya) 49
11. 脫俗意樂(unnatādhyāśaya) 49
12. 無貧意樂(akṛpaṇādhyāśaya) 49
13. 不退意樂(anivartādhyāśaya) 50
14. 無作意樂(akṛtrimādhyāśaya) 50
15. 清淨意樂(śuddhādhyāśaya) 50
16. 堅固意樂(dṛḍhādhyāśaya) 50
17. 本性意樂(svabhāvādhyāśaya) 50
18. 知足意樂(tṛptādhyāśaya) 51
19. 個我意樂(pudgalādhyāśaya) 51
20. 無限意樂(anantādhyāśaya) 51
(三)二地菩薩的退轉:二十八原因 51
三、《華嚴經》之「二地菩薩」 53
(一)有關《大事》與《華嚴經》菩薩階位 53
(二)治地住(ādikarmika)與離垢地(vimalā) 56
1. 華嚴十住說的治地住 56
2. 華嚴十地說的離垢地 60
四、結論 63
參考文獻 64
點閱次數95
建檔日期2024.10.24
更新日期2024.11.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70485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