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頁235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5.0 結論

  本文由《高僧傳》【興福篇】「論贊」之福慧觀點,並探討相關之議題,透過脈絡考察及議題分析,尋求最適當的理論作借鏡,有效地將慧皎在【興福篇】「論贊」中之關鍵概念組織化、結構化,並加以闡明。

  從前人研究脈絡中,「現象學」從共時性的研究來處理諸多信仰當中的「共通點」,以此概念作為進路,將議題作深層分析。在策略上,抉擇宗教現象學對宗教經驗的闡釋,參考其中以「聖」與「俗」的二元對立結構之辯證性、顯聖類型與象徵系統。配合佛法「聖、俗二諦」的理論架構,適切地將解讀文本興福理論的困境,透過宗教研究的視野,尋求可行的發展途徑。依循的步驟如下,主要內文分為三章:歷史性脈絡考察、議題分析及福慧觀與二諦思想之關聯與省思。每章之後都以「本章小結」呈現研究成果,本章結論旨在整合各章小結,並彰顯各章所延伸的問題,以及有待加強之處的檢討與日後發展的方向。

5.1 總結

  由歷史脈絡考察中得知,文本《高僧傳》承襲了「論贊」的體制,在該種文類的屬性中,除了包含了歷史性與文學性之外,又包含了宗教的神聖性。而慧皎也在特定的時空下形成他的風格,藉「論贊」呈現全篇主題,展現思想及觀念。文本內容所呈現的興福觀點除了受僧祐與寶唱影響外,並旁涉雜錄鎔鑄於一爐。文本所指涉典故,或是出現在經典之中;或是歷史事件,其中都與佛教興福事業有很深的淵源。歷史脈絡的釐清不僅呈現出文本的繼承與批判,也凸顯文本指涉有關法身感應與心路的議題。

  議題分析的開始由文本論述中萃取了三段、類比論證與譬喻,並找出其論證中的隱含條件,該前提所涉及真假值判斷的部分即是研究對象的議題,包括客體的存在性、主體的認知性及聖俗的相依性。哲學家 Descartes 顛覆心物二元論並確立認知活動基於認知主體而非客體的對象;Husserl 之現象學方法論,以「存而不論」轉移了以往哲學以「客體的存在」或「主體本身」為思索主題。以 Descartes 與 Husserl 思考方向所顯題的架構,將文本中之關鍵概念加以組織結構化,並進一步深層分析,以闡明文本中之福慧觀。

  文本中之對象「法身」並未被視為一存在之客體,由於該無形之對象的存在的證明有其困難之處,因此論主將議題轉向實踐者(主體)

 

 

頁236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的認知(感應)上。從漢傳經典與慧皎著疏的脈絡中,釐清法身的深層內涵指的是解脫的智慧;而感應心路的法門透過慧遠和鳩摩羅什的對話而得到闡明,原來是以觀照緣起為基礎及體悟空性為進路;論主於文本中提出「心路」的實踐進路,顯然地是擺脫陷入形而上思辯的最佳策略,包含了他力救贖而自力的解脫的兩種全然不同的實踐方向,但都以緣起的觀照為基礎。由深層分析中得知,論文之論證甚為契合佛法中緣起性空之要旨。

  文本涉及興福原理方面的理論,藉由哲學的論證顯題,其目的乃試圖凸顯文本的關懷重點,並以不同於傳統佛學的思想角度,實求是地切入問題的核心,佛教的覺知畢竟是建立在實踐的體驗上,即使語言只能帶到聖域的門檻,但個人心靈上是可以印證的。若將問題意識傾注於預設價值判斷的事物上作解釋,即使該理論在思想發展的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對於以解脫為宗旨的佛教立場而言意義並不大,因此過度的思辯,極有可能忽略了宗教理論是基於實踐為基礎的這項事實。宗教一旦進入了實踐的階段,對於思辯的運用就更為務實了,在整體的覺知上務必融會貫通。即使在不同的宗教之中,都存在著這樣的普遍性質。關於這方面的探索,不僅是佛學的重要課題,此處所發現的理論,也將是未來在宗教學領域與其他宗教對話的基礎。

  認識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辯證關係,經過縱向的歷史脈絡考察及橫切面的議題分析之後,對於問題有了較完整背景的掌握,此時帶進哲學議題脈絡以為顯題之用,回過頭來重新檢視文本所蘊含的內涵,有一種「驀然回首,那人已在燈火闌珊處」的發現。文本有關「法身感應」的核心理論,不僅有回應時代之意義,而且其傳承從僧祐、僧肇之前,可溯源到鳩摩羅什弘傳的龍樹之學。後來的各朝的高僧傳都繼承「福慧雙修」的思想而加以發揮,而唐《續高僧傳》的作者道宣更以闡明了「福、智二嚴」的內涵在於「空、有兩諦」。

  二諦思想在中國有了很大的開展空間,不過在經典翻譯初期,不管是「於二諦」的偏重本質或「教二諦」的關懷功能,一般都著眼於現象的解釋,直到法義的探討成熟到相當程度的時候,二諦思想才逐漸形成實踐的觀法。早期的二諦思想不足以圓滿地解釋(或證成)慧皎理論的基本假設,後來隋僧吉藏以「佛性」建構「中道」二諦之理論模型(model),在無像法身可藉感見而形應的解釋上,十分貼切。人人皆有的佛性,在理論上不著於兩邊(苦樂、聖俗)的我見即能顯現,而其決定的關鍵即在於心(案:即意識流)的傾向。此中之「佛性」有時被解視為唯識觀念中的「阿賴耶識」。若以「假言」與「中道」所建構的三諦思想,此種解釋甚至可以運用在法身被視為客體存

 

 

頁236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在之時。

  筆者個人並不贊成在體悟之前在理論上作基本假設,而是從已經發展到十分繁複的「二諦」思想中,由博反約地採取「緣起」與「性空」兩個佛法的基本原則,作為解釋「福慧雙修」的特性。事實上,佛陀對「緣起」的觀照,本身即非基本假設;而「性空」的體悟也不是由推理而來的一個定然的陳述。如果一開始就預設「法身」為心外獨立的客體(因指涉於體極的佛陀),則必將「感應」視為他力之運作,因而忽略佛陀成就法身乃基於自身勉力觀照緣起的理則,而緣起理則始終顯現在凡夫眼前,無法顯現的原因在於認定自我預設的自性。所謂「事待理成」的緣起即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相待性而沒有絕對性,因此「性空」的體悟,也不是單方面刻意地去除範疇,即使勉強套用現象學的「存而不論」或是「剝落」,多少都含有些許的造作。若說二諦不可著兩邊的中道為佛性,則此佛性一旦被解釋成如來藏,則問題又回到原點了,詮釋者又必須大費周章說明「如來藏」的本質。早期佛法直接由五蘊身心的觀照著手,取決於心意識於對緣起的觀察與性空的體悟。筆者姑且擱置論主原意,若借文本所言,藉心路(透過心意識的途徑)感應法身的理論來解釋福慧觀,仍不失為貼切之架構。

  二諦所言的勝義諦即不昧性空的悟境,這需要以世俗諦作為基礎,只不過世俗諦的不當運用,將造成不完整的緣起觀察。這並不僅是語言概念的妨礙,主要在於態度上的偏差所造成。以二諦思想作為興福理念之解釋與指導原則,一方面可以保有宗教上的神聖性,而另一方面也不會背離世俗行事的法則。二諦思想落實於僧傳的運作,特別是興福事業的實踐時,內在以中道緣起,配合外在的完善制度區隔聖俗性。

5.2 檢討與展望

  如果檢討本論文所遭遇的困難,一種是形式方面;另一種是來自內容,而其中又有相關。在內容上,主要是來自於這篇從七百餘字的文本分析所發展出來的論文,其龐雜的程度卻有些始料未及,真可謂是「小題大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不斷地發現新的問題。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深深覺得資料取捨之兩難,有些論據雖然可以勉強支持論述,但是稍嫌薄弱,就會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兩難。但是若一味述追流暢,則無法將背景知識交代清楚,甚至論述也不完全。因此在本論文中可能會看到繁鎖的註腳,這些在專業的學者眼裏,可能被視為是贅述,在電子化的文件中,是可以透過資料庫作名相上的連結查詢。

 

 

頁238

梁‧《高僧傳》福慧觀之分析與省思--【興福篇】「論」之研究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2)

  又,議題涉及了超自然經驗者之描述,在東方文化裏,一般都是心領神會地一筆帶過,因此不得不借用西洋哲學與宗教學作顯題工作,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原因在於不同的文化落差,稍一不慎,就會落得「亂套」「格義」的指責。事實上,只以封閉的佛學知見解釋佛法,也可能會令佛學研究有「近親繁衍」的不良後果,不僅關閉了對話的窗口,也會因為得不到外來的基因而使得體質變差。尤其是身處資訊快速變遷的時代,知識的傳播有了不同以往的生態。另外,日新月異的工具也會影響研究的進路方法,這則是形式上的困難。在導論中提到本論文之特色,在於本論文配合電腦文字檔的閱讀方式,並設計成可提供 Html(超文件)的 HyperLink(超連結)的功能,因此將龐雜的背景知識放入檔案,這樣的目的無非是要令讀者者透過詳細的目錄來連結到章節內容。日後這些冗言贅言,都將和一些特殊名詞一樣,直接連結到相關網站取得參考即可。不過電腦始終無法取代人腦的一些創意思考,本論文在推論及敘述有些吃力,這是對西方宗教學仍未能充分掌握的緣故,學而後知不足,尤其是寫作之後,有很多知識都因為不確定而派不上用場,這也是筆者日後在宗教學理論上應該注意的地方。不過,如果站在宗教人的立場作佛教傳記的永續研究,宗教學理論的理解與建構勢必持續。這項工作由貫時性的脈絡研究開始,累積到一定的質與量的時候,逐漸跨越時代的限制,如果能夠配合分工的工程規劃,從佛教內部有關思想演變的理論系統性地整合,進而整合各學門與佛教傳記相關之理論,朝向共時性的研究。在往後的議題發展,可以規劃廣納各種意見的空間,諸如社會學、心理學、哲學、人類學……等等,以不同學門的角度參與討論。現代學術在研究方法上頗重視各領域之間的互動[602],若繼承此一精神,則西方在近代宗教的研究上,所發展出來的許多理論架構,對於拓展佛教新視野,頗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益;相對地,佛學本身具有之思辨性,也能回饋於宗教問題上的思考,而佛教文獻所具備的豐富資源,也將是宗教研究尋覓題材的寶庫。

  在研究中除了檢討佛教福慧觀在理論上的不足,也注意到佛教興福事業,由於理念的偏差而使得制度的不健全,筆者僅例示僧團「淨人制度」的僧俗區隔與互動問題,但只是冰山的一隅,還有許多潛藏的問題,都是未來研究發展的空間。將來不僅在理論發展上朝向共時性研究,而且也應該儘量朝配合現實狀況,提供個人實踐方向與團體制度在修正上的理論參考。


602. 劉廣華曾指出科際整合在研究上的重要性,比照其觀點而言,宗教研究亦不能忽視其他學科的發現,否則其研究成果的效度及普遍性將減損。如果能以科際整合的理念,綜賅社會、心理、哲學、人類學等領域。透過各領域間的系統互動與連結發明(劉廣華,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