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述玄奘大師傳書之研究----奘公生年考

隆根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冊

頁61-89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80年十月初版


        61頁
敘起  
            唐代玄奘大師﹐為學法﹐為求法﹐為譯經﹐獻出寶貴的
        一生﹐不惜精血的耗費﹐不辭辛勞的經營﹐提供光大佛教的
        輝煌功績﹐照耀古今﹐歷久彌新﹗
            由於奘公忙於為法為人﹐未曾為自己的一生﹐直接寫下
        精詳的傳記﹐致令後來無法從其自述中﹐獲得了解他的全部
        生命史。只能於其同時代的高僧中﹐或為其師友﹐或為其門
        人﹐本其或見或聞﹐為他寫下的傳書﹐作綜合的認知。
            正因為如此﹐編寫奘公傳書的先賢﹐由於見聞的詳略﹐
        依憑史料的不一﹐以及撰述時觀點與重心﹐不盡相同﹐所以
        寫出的傳書﹐也即有或繁或簡﹐或具或缺的差異。        
        62頁        
            同時﹐受到當時印刷的未興暢﹐傳書的流通﹐多憑抄寫
        以應世﹐其間致誤者或有之﹐即刻版印行時﹐於中有乖者或
        亦難免。後來閱讀者﹐疏於考究與校正﹐當亦代有人焉。由
        此種種先後差別因緣間雜其中﹐這才使同傳奘公的傳書﹐而
        有了自相矛盾、互相乖違的問題之形成。迨至近代學者之研
        究﹐又各本其所依的傳本﹐作重彼薄此、尊後輕先的取捨之
        不同﹐於是眾論紛紜﹐莫衷一是﹐致令研讀古今奘公傳記者
        困惑不已﹗
            傳述奘公之傳書﹐有古本﹐有後出﹐有今著﹐綜合以觀
        ﹐最根本而重要之問題﹐莫過傳述奘公滅後享年的差異﹐由
        此而衍生出國、受戒、出家、出生等年歲之互異﹐乃成學者
        之間的諍論。
            年來關于閱讀大正藏史傳部﹐又以過去與今時﹐見到有
        關奘公歷史的文章﹐都曾留心一閱﹐故引起研究奘公古傳傳
        書的興趣。覺得近代的奘公歷史之研究﹐其對享年差異的諍
        論﹐導源於古本的三傳書﹐有考察古本三傳書的必要。感到
        書中自相矛盾與互相乖異的問題﹐有從比較、抉擇中求得正
        確傳說的可能。因此曾寫了一篇「唐僧玄奘大師生年之研究
        」的報告性質之文章於佛刊海潮音。玆再作進步的擇其三傳
        書中有關奘公生年等問題的記載﹐依前後次序﹐比對的分別
        以研究﹐考其同異之因﹐尋其乖違之源﹐然後比較﹐抉擇﹐
        以求其真實性﹐達致由異而同的一致結論。對書中有關西遊
        歷十七年的經過﹐略而不論﹐以於奘公生年等問題﹐尚無大
        關要。
            古本三傳書﹐即是﹕一、冥詳著的「大唐故三藏玄奘法
        師行狀」(一卷﹐以下簡稱行狀)﹔        
        63頁        
        二、道宣著的「唐京師大慈恩寺釋玄奘傳」(一卷、簡稱玄
        奘傳)﹔三、慧立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十卷、簡稱
        慈恩傳)。因此三本傳書﹐均撰寫於奘公卒後幾年內﹐著者
        均與奘公同時人﹐為最先行世的傳書﹐雖然在此三古本中﹐
        還有先後次第之分﹐這留到最後才研究與說明。至後出與今
        出之有關奘公傳記的記載﹐似不外本古本三傳書而轉述與考
        究﹐故不作根本之依據。有關三傳書以外的奘公文獻﹐在本
        文中﹐也暫不多採用。留待來日對討論三傳書的正確或不正
        確的問題時才抉擇取為旁證。又古本三傳書的著者與奘公之
        關係﹐本文亦暫不研究﹐留待以後才討論。        
                      一、 從奘公籍貫與家世說起        
            奘公的籍貫家世﹐在三傳書中﹐有其大致相同的開始。        
一、行           狀 二、玄奘傳 三、慈  恩  傳
法師諱褘﹐字玄奘﹐俗

姓陳﹐漢太丘長仲弓之

後。本居穎川﹐後徙河

南﹐子孫因之緱氏人焉

。高祖湛﹐魏清河太守

。曾祖山魏征東將軍南

陽郡開國

 

64頁

公。祖康齊國子博士轉

司業﹐又轉禮部侍郎。

父惠英﹐潔有雅操﹐早

通經術﹐形長八尺﹐美

眉明目﹐裒衣博帶﹐好

儒者之容﹐時人方之郭

有道。

 

 

釋玄奘﹐本

名褘﹐姓陳

氏﹐漢太丘

仲弓後也。

子孫徙於河

南﹐故今為

洛州

 

 

緱氏人焉。

祖康﹐北齊

國子博士。

父慧﹐早通

經術﹐長八

尺﹐明眉目

。…… 

法師諱玄奘﹐俗

姓陳﹐陳留人也

﹐漢太丘長仲弓

之後。曾祖欽後

魏上黨太守。祖

康﹐以學優仕齊

﹐任國子博士 ,

食邑周南﹐子

 

孫因家﹐今為緱

氏人也。父惠英

﹐潔有雅操﹐早

通經術﹐形長八

尺﹐美眉明目﹐

褒衣博帶﹐好儒

者之容﹐時人方

之郭有道。 

            在上三書引文比對中﹐玄奘傳稍簡略﹐行狀與慈恩傳較
        詳﹐尤其述奘公父惠英一段文句﹐二書完全相同﹐此有非行
        狀參考慈恩傳﹐即為慈恩傳參考行狀之痕跡﹐二者似必有其
        一。此二書中以後亦多有相同文句﹐不復煩引。就此二書以
        論之﹐究為誰參考誰﹖其決定將由誰是先出可推定。玄奘傳
        以文句略。但相同之跡﹐亦略見端倪﹐只不太明顯。如待三
        書先後次第考定後﹐誰可能參考誰之問題﹐即可解決。上錄
        三書之首文﹐無關奘公生年等問題﹐但於此可了解三書之間
        有其照顧之關係﹐非隔絕無顧而寫成﹐只有最先出者﹐才能
        獨立寫成﹐與後出者﹐斷絕依傍之緣﹐這對三書之研究﹐有
        利問題之解決﹐特先提出一敘﹐作三書中互相隔礙之消化幫
        助。        
                      二、 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出生        
            三書中﹐對奘公出生年日﹐均無明文記敘﹐這是三書共
        同的缺點之一。因此、欲於三書中﹐求其奘公出生之年﹐只
        有從三書中有關奘公年歲記載去推定。然以研讀奘公傳書之
        不同﹐所據有        
        65頁        
        差別﹐致有奘公生年不一的傳說。如據行狀的奘公卒於麟德
        元年﹐時年六十三歲﹐依之向上推算﹐則奘公出生當在隋文
        帝仁壽二年間﹐因從麟德上算至仁壽二年﹐正為六十三年。
        玆將奘公一生所歷朝代、皇帝、年號﹐依序排列於下﹐以作
        考對之依憑。        
                
朝    代 皇    帝 年    號 年    數
大    隋

 

 

大    唐

 

 

 

 

 

 

 

 

文    帝

 

煬    帝

高    祖

太    宗

高    宗

 

 

 

 

 

 

開    皇

仁    壽

大    業

武    德

貞    觀

永    徽  

顯    慶

龍    朔

麟    德

乾    封

總    章

 

二十  

十三     

九   

二十三

六 

 

        66頁       
            其次據玄奘傳麟德元年六十五歲說推算﹐至大隋開皇二
        十年﹐為六十五年之數﹐因此而有說奘公為開皇二十年間出
        生。第三據慈恩傳麟德元年六十九歲說﹐向上推至開皇十六
        年﹐得六十九年﹐因此有說開皇十六年間﹐為奘公出生之年
        。上三說中各有所據﹐似都有可信之理由。其實奘公出生之
        年﹐絕無三說均是之理﹐其中必有真偽存在於其間。如何才
        能獲得奘公生年之正確性﹖今據三書以研究﹐有一極其可靠
        之史實﹐能得圓滿之解決﹐而達一致的生年﹐且為三書所共
        信。玆將是項史實﹐先行抄列於後。
行            狀 玄   奘   傳 慈     恩      傳
法師年二十有一﹐

以武德五年……

武德年﹐二十

有一……

法師年滿二十﹐即

以武德五年……

           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慈恩傳﹐說為年滿二十﹐也
        即是二十一歲﹐和行狀與玄奘傳﹐實際相同而無異。此一三
        書共說武德五年二十一歲說﹐為澄清三書中很多問題的重要
        關鍵﹐倘若三書中﹐沒有這一有年號、有歲數的正確史實之
        記載﹐三書中很多大問題﹐即沒有辦法去解決。
            現在據此武德五年二十一歲的三書共說向上推算﹐至仁
        壽二年﹐正合二十一年之數﹐所以奘公的出生﹐三書一致的
        暗示﹐為大隋文帝仁壽二年間﹐仁壽二年﹐才是奘公正確的
        出生之年。除       
        67頁        
        非不以三書的明文記載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之共說為研究
        之根據﹐另作不可靠的依憑去考究。否則﹐尊重三書的研究
        者﹐相信沒有理由不接受三書的這一明顯暗示如印符合之史
        實。
            假使執持三書的六十三歲、六十五歲、六十九歲的三說
        為本而推定的奘公三個不同之生年﹐其中有二說﹐不但不合
        三書的史實﹐造成互相乖違的糾紛﹐而且只有六十三歲的行
        狀說﹐才能獲得自家的許可﹐玄奘傳與慈恩傳兩家的贊同。
        其餘二說﹐則不僅行狀不贊同﹐就連二說的自家也不許可﹐
        玄奘傳說奘公武德五年二十一歲﹐慈恩傳也說奘公武德五年
        二十一歲﹐這怎麼能通得過﹖因為依六十五歲推至武德五年
        ﹐奘公該是二十三歲﹐依六十九歲推至武德五年﹐奘公該是
        二十七歲﹐與三書明載武德五年二十一歲之說不相合﹐於此
        可以知道﹐奘公出生之年三說中﹐誰是真實可信的﹖是誰之
        虛誤可靠﹖        
                    三、 從三書研究與奘公之出家       
            三書中對奘公出家之年日﹐亦未有明確之記載﹐此為三
        書中共有的缺點之二。然三書中對奘公出家事﹐也有一些共
        同的敘述﹐可作比較去研究﹐推出奘公出家的年代﹐雖不十
        分可靠﹐但也較近事實。現在先將三書中所傳述奘公出家情
        形的記載﹐抄出於後。        
        68頁        
行          狀 玄    奘    傳 慈     恩      傳
大業之際﹐詔度

僧尼……因聽落

飾。

 

年十一誦維摩法

華﹐東都恆度﹐

便預其次。   

 

誦習經業﹐俄而有

敕﹐於洛陽度二七

僧……故持而取之

             奘公幼年﹐有「聰敏絕異」之資﹐有「翹神覺道」之志
        ﹐也有「少罹穹酷」之憂﹐因從其兄長捷法師﹐住「東都淨
        土寺」﹐「誦習經業」。當奘公「年十一誦維摩、法華」﹐
        不久大隋煬帝大業八年間﹐下詔度僧﹐於是奘公便也乘機求
        度。時奘公年少﹐有不合考取之虞﹐幸主考官「大理卿鄭善
        果有許郭之鑒﹐一見法師而謂人﹕此子年齒雖幼﹐風骨甚奇
        ﹐若住釋門﹐必為梁棟﹐因聽落飾」。亦即是「故特而取之
        」。從上三書比對考察中﹐雖未有明記奘公出家之年歲﹐但
        從行狀說「大業之際」﹐玄奘傳說「年十一……便預其次」
        ﹐慈恩傳說「俄而有敕……故特而取之」的綜合研究中,可
        以推知奘公出家,當在年十一時。從仁壽二年奘公出生﹐至
        大業八年是十一歲﹐與「大業之際」也相合﹐非初際﹐非末
        際﹐所以但說「大業之際」。從「俄而」與「便」來觀察﹐
        在奘公年十一時﹐有不久下詔度僧﹐不久奘公即去求度﹐獲
        得特許而如願以償﹐其間的時間﹐都是很密切﹐所以奘公大
        業八年出家﹐時年十一歲﹐是很近事實而與三書相順合。
            然而另有據行狀與玄奘傳中有聽講覆講時「抑揚剖暢備
        盡師宗﹐美聞芳聲﹐從玆發爽﹐時年十       
        69頁        
        五也」﹔「大眾重其學功﹐弘開役務﹐時年十五」﹔及慈恩
        傳有「時年十三也」 ﹐而有謂奘公出家為十五歲﹐或十三
        歲之不同傳說。其實這是誤解三書的記載﹐此是說明奘公年
        少而享大名的年歲﹐與出家實無暗示或密切之關係存在。如
        以此十五與十三二說﹐為奘公出家年齡﹐不但與明說年少振
        譽之時不相合﹐也有違三書所說「大業之際﹐詔度僧尼」﹐
        「年十一……東都恆度﹐便預其次」﹐「俄而有敕﹐於洛陽
        都二七僧……故特而取之」等之明文。因年十五與年十三﹐
        已是大業末年了﹐與「大業之際」不合。年十五與十三﹐與
        年十一相距四年與二年之長久﹐那有詔敕度僧﹐要待四年與
        二年之後才實行之理﹖
            至於年十五與年十三﹐同說奘公振譽之時﹐何以三書中
        會有不同之年齡﹖此一問題﹐留在下節中說明。        
                      四、 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出名        
            奘公出家後﹐仍依乃兄長捷法師﹐同住於東都淨土寺﹐
        自此「卓然梗正﹐不偶時疏」﹔對誦習之務﹐更是「口誦目
        緣﹐略無閑缺」。當時有義學高僧法師﹐弘化東都慧日寺﹐
        法事甚盛﹐奘公傾仰參聽﹐心室開朗﹐神速異常。據三書記
        載勤於學教之情﹐同有如下之實錄。        
        70頁        

 

行          狀 玄    奘    傳 慈    恩    傳
時景法師﹐講涅

槃經﹐執卷伏膺

﹐遂忘寢食。又

學嚴法師攝論﹐

愛好逾劇。並一

聞將盡﹐再覽之

後﹐無復所遺﹐

眾咸驚異﹗乃令

昇座覆述﹐抑揚

剖暢﹐備盡師宗

﹐美聞芳聲﹐從

玆發爽﹐時年十

五也。

時東都慧日盛弘法

席﹐涅槃攝論﹐輪

馳相係﹐每恆聽受

昏明思擇﹐僧徒異

其欣奉﹐美其風素

﹐受敬之至﹐師友

參榮。大眾重其學

功﹐弘開役務﹐時

年十五﹐與兄住淨

土寺﹐由是專門受

業﹐聲望逾遠。

 

 

時寺有景法師﹐

講涅槃經﹐執卷

伏膺﹐遂忘寢食

。又學嚴法師攝

大乘論﹐愛好逾

據﹐一聞將盡﹐

再覽之後﹐無復

所遺﹐眾咸驚異

﹖乃令昇座覆述

﹐抑揚剖暢﹐備

盡師宗﹐美聞芳

聲﹐從玆發矣﹐

時年十三也。

            奘公年少﹐又為出家學教未及深久﹐不過是一初進應法
        之沙彌耳﹐竟能昇座無思﹐覆講經論﹐「抑揚剖暢﹐備盡師
        宗」﹐儼然若具鮑學耆德﹐此不獨當時僧中難見﹐時歷千載
        之今世﹐又有幾人出現﹖怎不令人驚羨﹖於僧俗耳目中﹐遠
        近方隅內﹐怎不大出其名﹗奘公的美譽芳聲﹐從此發榮﹐羨
        煞當代﹗也愧煞我人﹗
            三書傳述奘公出家之四五年間事在學業﹐年十五時﹐才
        正式成名﹐此一發展之程序亦頗合事實與人情。而有將此一
        情形誤認為出家之時﹐作十五或十三歲出家之說﹐不知抹去
        一番修學之        
        71頁        
        經歷﹐一出家後即能振譽享榮﹐即使天生釋迦﹐恐亦難令人
        置信﹐而況天生我釋迦世尊﹐也還是要經過多年的修行﹐才
        成為佛陀﹐不知執十五與十三為奘公出家者﹐何以竟不知其
        誤會三書之甚呢﹖
            然而﹐果如執十五與十三歲為奘公出家之年﹐其有違三
        書之記載出家時明文﹐已如前節與本節所說﹐亦復與三書所
        述振譽之後的記載不合。據三書傳述奘公出家、學法﹐享名
        之後﹐(即十五歲時)﹐因「大業餘曆﹐兵饑交貿﹐法食兩緣
        ﹐投庇無所」﹐乃與兄捷法師「行達長安﹐住莊嚴寺」﹐未
        幾﹐「又非本望﹐西踰劍閣﹐即達蜀都﹐即而聽受阿毘曇論
        」(以上見玄奘傳)。行狀說至長安時﹐「時武德元年矣」﹐
        亦說大業「末年國亂﹐供料停絕」﹐而去長安﹐再去四川﹔
        慈恩傳亦同。在大業末際﹐隋家天下﹐已變亂多端﹐此時焉
        能有詔天下度僧之事出﹖奘公不早先出家﹐何能有從容學法
        ﹐振譽東都之榮﹖此為不與三書記載相合者一。而奘公在川
        ﹐「志振遐邇﹐敬惜才陰﹐四五年間﹐究通諸部」(見行狀
        ﹐慈恩傳大致同)﹐此時奘公已達「年二十有一」﹐時當武
        德五年。倘奘公為十五或十三歲出家﹐即大業十三年或十年
        出家﹐過長安﹐進四川﹐經四五年學法﹐十五歲說勉強可通
        ﹐十三歲說﹐至此不過十八、九歲﹐與武德五年二十一歲不
        合﹐此為不合三書記載者二。於此亦可見十五或十三歲出家
        ﹐與三書前後記載不合者眾矣。若依奘公開皇十六年生及二
        十年生﹐而說十五或十三歲出家﹐則不合三書者﹐問題更多
        ﹐此不贅說。        
        72頁        
            至於三書中記奘公振譽之年﹐有十五與十三之不同﹐本
        文以十五為正說﹐十三為誤說。其理由有四﹔一、十五為行
        狀與玄奘傳共說﹐捨少從多﹔二、十三歲說﹐從東都行長安
        、入四川學法﹐經過約五、六年﹐只十八、九歲﹐與武德五
        年時二十一歲不合﹔三、十三歲說﹐雖依慈恩傳﹐然亦有自
        家自相矛盾者多﹐前文中已敘過﹐不重出﹔四、與行狀及玄
        奘傳不合。然則慈恩傳何以會說十三歲呢﹖這以行書五與三
        相似﹐抄寫或傳述而致誤。否則慈恩傳無誤﹐應能自圓其說
        ﹐不該有自相矛盾的前後諸多問題存在自家傳書中﹐此為自
        然之理。        
                      五、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受戒       
            奘公出家後﹐經過近十年的尋求明師﹐研習經論﹐對當
        時佛教的經論﹐不管是大乘與小乘﹐幾乎遍達﹐所以玄奘傳
        中有「時皆訝其憶念之力﹐終古罕類」的「相與稱讚」。行
        狀與慈恩傳有「究通諸部」的「眾人咸伏」之記述。此時已
        到受具合法之年﹐唯一尚待探究的即為律學﹐於是奘公即在
        年滿二十之時﹐受戒學律﹐三書中有如下記載。
  
行                狀 玄奘傳 慈      恩       傳
法師年二十有一﹐以武

德五年﹐於城都受具﹐

坐夏學律﹐五篇七聚之

宗﹐亦一遍斯得。  

 

武德五

年﹐二

十有一

。    

 

法師年滿二十﹐即以

武德五年﹐於城都受

具﹐坐夏學律﹐五篇

七聚之宗﹐一遍斯得

。   

        73頁       
            奘公以武德五年﹐二十歲滿﹐亦即二十一歲﹐為佛制法
        定受具足戒的年齡﹐即行受戒。這表示奘公學法而又專重法
        律的知行合一之精神。坐夏安居﹐也是佛制每年夏季安居三
        月的出家學行。奘公於受戒後接著在受戒的寺中﹐坐夏安居
        ﹐於此期間﹐鑽研律學﹐故有「五篇七聚之宗﹐一遍斯得」
        的通曉成績。奘公受戒坐夏安居的記載﹐行狀與慈恩傳盡同
        ﹐獨玄奘傳中缺﹐此似為傳寫漏脫。受戒為出家比丘一件大
        事﹐玄奘傳只記出武德五年二十有一歲的一致傳說﹐下文則
        敘到諸學﹐遊學去了﹐顯然似傳寫中略脫。然受戒有行狀與
        慈恩傳之共說﹐玄奘傳略脫﹐亦無妨奘公受戒之事實﹐故不
        成問題。而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三書一致傳出﹐這對
        三書的真實性、正確性﹐有著極大的幫助與貢獻﹐三書中互
        相乖違﹐自相矛盾的問題﹐均能由之而消除﹐而解決。所以
        研讀奘公三書傳記者﹐當要特加重視﹗因為這一年號與年齡
        的記載﹐本身非常的健全﹐在三書中尋其同樣的性質記載﹐
        實不多得。這一記載的特點有五﹕一、三書一致的共說﹔二
        、為奘公受戒正確的年齡﹔三、有顧前照後的一貫性﹔四、
        有正誤解紛的功用﹔五、有如亂麻之頭緒。
            可是有人未能重視這一記載﹐從不甚健全的傳述年歲中
        ﹐執一而論奘公的生年﹐以致問題叢生﹐不能解決自家的矛
        盾﹐不能消化三書互乖的糾紛﹐結果走上有似重編奘公史傳
        的作略﹐這對奘公歷史的真實性﹐增加了一層迷濛﹐這是很
        遺憾的事﹗因此、也有人以為奘公是大業十一年受戒(見梁
        任公佛學研究十八篇)﹐及有人又將受戒與坐夏安居同時先
        後分成異時先後﹐受戒為大        
        74頁       
        業十二年﹐坐夏安居為武德五年(見羅香林教授「玄奘法師
        年代考」)﹐足見其對三書共說之忽略。不知不顧三書同傳
        武德五年二十一歲受戒與坐夏安居之說﹐這對研究奘公歷史
        之根據﹐已有不健全﹐欲其有真實而不亂的結果﹐焉能獲得
        ﹗不依三書以求真實﹐即使獲得的真實﹐也非三書的真實﹐
        也即是與奘公的實際歷史不相干﹐這怎能令人信服呢﹖        
                      六、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出國        
            奘公為充實學問﹐於受戒安居後﹐乃別兄「汎舟三峽﹐
        沿江而遁」。初到荊州﹐「後復北遊」﹐「 遍謁(眾)賢﹐
        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
        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上引行狀)。此為奘公
        出國西遊之動機。慈恩傳同上說﹐玄奘傳亦大致同。唯奘公
        出國的年齡與年代﹐三書中有差異及問題。且錄三書所記出
        國年齡與年代於後。
          
行       狀 玄    奘    傳 慈    恩    傳
貞觀三年﹐將

欲首塗﹐……

時年二十九也

。  

時年二十九也﹐

遂厲然獨舉……

會貞觀三年﹐時

遭霜儉……  

貞觀三年秋八月

﹐條欲首塗……

時年二十六也。

 

                   上三書中﹐同說貞觀三年出國﹐均有問題﹐因三書後文
        均記奘公貞觀十九年正月回國。奘公
        75頁       
        說在西域「週遊一十七載」。如是貞觀三年出國﹐則不足十
        七年。同時玄奘傳說「貞觀三年﹐時遭霜儉」。貞觀元年有
        霜儉之災﹐貞觀三年之說﹐實為誤傳。因此三書共傳貞觀三
        年﹐乃是貞觀元年誤寫。又以奘公詁制經序表中自說﹕「沙
        門玄奘言︰奘以貞觀元年﹐往遊西域」﹐亦可用來證明貞觀
        三年是誤。又行書元與三相似﹐或亦為致誤之因。至出國年
        齡﹐有二十九與二十六兩說。二十九為誤出﹐據武德五年二
        十一歲﹐至貞觀三年﹐應為二十八﹐此為知其誤出者一。如
        以貞觀元年算﹐則應為二十六﹐故知二十九為誤出者二。慈
        恩傳說二十六,以武德五年二十一歲﹐推至貞觀元年﹐正為
        二十六,故慈恩傳說極正確。今以慈恩傳之二十六歲說﹐以
        正行狀與玄奘傳二十九歲之錯誤﹐則奘公出國為貞觀元年﹐
        時年二十六歲﹐三書之互乖與自相矛盾處﹐即可消除﹐而成
        一致的出國年代。否則﹐不但真偽並存﹐有障奘公之史實﹐
        而且武德五年至貞觀初﹐不過相距數年而已﹐當時撰寫傳書
        的著者﹐對帝年的演進﹐該為耳熟能詳﹐竟將奘公寫成二十
        九﹐而不覺知其錯誤﹐實難令人相信。故此、二十九歲實為
        二十六歲的傳寫致誤而無疑。奘公時代﹐著書立說﹐多以抄
        寫以傳通﹐展轉之間﹐成為致誤的一大根因。因此、古本的
        書籍﹐多有同一著者之書﹐而有不同的傳本﹐此又非佛家之
        典籍獨然。迨至刻印、排印的印刷盛行﹐刻錯、排錯的現象
        ﹐於今世的書籍中﹐亦多存在﹐即使精校﹐也難免誤。是故
        傳述奘公的傳書之間﹐自家的矛盾處﹐互相的乖異處﹐多有
        非本來即如此﹐要在研讀者﹐差為抉擇會通耳。倘執文泥古
        ﹐不加揀別與        
        76頁        
        會通﹖或以一概全、守一癈多﹐都不免要有礙真實﹐弄成誤
        上加誤﹐那也即要如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了。                
                      七、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回國        
            奘公「貞觀元年秋八月」間西行﹐至貞觀十八年間返達
        于闐國﹐「為于闐王留連﹐未獲即還」﹐於是先行上表唐室
        。表中有「歷覽周遊一十七載」。以貞觀元年算至十八年﹐
        正為十七年﹐可證前貞觀三年出國之說為誤寫。在于闐經過
        「七八月」﹐才獲得唐皇的覆書﹐歡迎其歸﹐於是奘公才在
        十九年春正月﹐返抵長安﹐三書均有「貞觀十九年春正月」
        到達長安一致的記載﹐這對三書間的一些矛盾處﹐也有劃清
        的幫助。如三書記載貞觀三年出國﹐倘非有此十九年回國的
        明記﹐則「歷覽周遊一十七載」的推算﹐即要數到貞觀二十
        年才足﹐也不能知道貞觀三年是錯誤了。以有這一十九年回
        國的三書一致記載﹐才正確地知道貞觀三年出國的錯誤﹐確
        定貞觀元年出國真實性﹐完足奘公西遊一十七年之足數﹐消
        除三書間的出國之矛盾問題﹐增加三書的真實性。不過在奘
        公于闐上表中﹐也有自說相違處﹐如表文中說「貞觀三年四
        月」出國﹐這不但年代有誤﹐月數也與前說秋八月不同。實
        際這也是三與元﹐四與八的誤奪﹐非實有此不同的奘公自說
        存在﹐否則奘公即要有「自語相違過」了﹐說貞觀三年四月
        出國﹐又於貞觀十八年時﹐說已周遊西域一十        
        77頁        
        七載﹐怎能自圓其說呢﹖貞觀元年秋有霜儉之害﹐奘公元年
        秋出國﹐即乘此「道俗逐豐四出」之機會而啟行﹐四月無霜
        儉事﹐故此四為八字誤寫而無疑。本節多據慈恩傳研究﹐以
        其記述回國較詳耳。        
                      八、從三書研究奘公之卒年        
            奘公回國﹐受到京城官民的熱烈而盛大的歡迎﹐人數達
        「數十萬眾」﹐時在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二十八日﹐
        又以幢幡寶蓋﹐隆重儀典﹐迎新至經像法物﹐安置於弘福寺
        ﹐道俗嚴飾隨於經像而行者途塞﹐立於道傍瞻仰者有若長城
        。此中三書記奘公至長安日期稍有不同﹐行狀說二十五日﹐
        玄奘傳二十四日﹐慈恩傳亦於後文中說二十五日到長安。而
        實際行狀的二十五日是指進入京城而言﹔玄奘傳的二十四日
        是說抵達京郊。行狀對入都的前後情形略去﹐玄奘傳與慈恩
        傳則有較詳記述﹐故慈恩傳又有二十八日奉迎經像入弘福寺
        的盛況記載﹐此為三書互有詳略的傳述不同。
            奘公入都城時﹐此時太宗皇帝在洛陽﹐故於二月至洛陽
        謁帝﹐三月一日還長安弘福寺﹐準備譯經﹐帝敕京師留守房
        玄齡為譯場監護﹐並徵朝野高僧靈潤等二十餘人襄助譯事。
        此後奘公專志從事翻譯新經﹐直至麟德元年正月一日﹐譯大
        寶積經數行﹐自量力難成辦﹐於是絕筆﹐總共譯出        
        78頁        
        經論﹕「梵本七十五部﹐譯為唐言﹐總一千三百四十一卷﹐
        尚有五百八十二部﹐未譯見翻者」。上為行狀說。玄奘傳則
        說為「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慈恩傳則說為「七十
        四部﹐總一千三百三十八(五)卷」﹐此為三書所記略有不同
        。然三書對梵本原有「六百五十七部」﹐卻記載一致﹐無有
        參差。本文對譯出部卷之不一的記載﹐不作討論。
            至此﹐奘公譯事告畢﹐大願圓成﹐雖然未譯之經論梵本
        尚多﹐但奘公已盡形壽之勞﹐遺澤後世無遺。而奘公即於麟
        德元年二月五日中夜﹐捨壽上昇﹐三書均有一致的記載其臨
        終前後及正卒時的情形﹐略結為﹕
            麟德元年二月五日中夜﹐奘公示寂。
            但遺憾的三書均未記載奘公享年多少﹐這是三書共同的
        缺點之三。而三書在奘公臨終之前﹐有行年多少的不很一致
        之記載﹐以致形成奘公享年多少的混亂與諍論﹐此留下文再
        討論。現在且據三書唯一可信的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的
        正確而可靠之記載﹐推至麟德元年奘公卒﹐可以獲得一致的
        結論﹕
            奘公享年六十三歲。
            因為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的記載﹐三書共傳共信的﹐
        健全而無任何其他矛盾的問題。向上可合奘公振譽之年﹐出
        家之年﹐得到一致共許仁壽二年出生。向下可合出國年﹐回
        國年----貞觀        
        79頁        
        十九年﹐奘公四十四歲﹐譯經年----貞觀十九年至麟德元年
        ﹐二十個年頭﹐行狀說「於今二十載」﹐與「今麟德元年﹐
        吾行年六十有三」之說也合。唯不合於玄奘傳之「行年六十
        五矣」說與慈恩傳之顯慶五年「玄奘今年六十五」說﹐以及
        據此推出奘公卒年六十九歲說----顯慶五年至麟德元年﹐中
        度龍朔三年﹐即六十五加四﹐故成六十九歲說。然此六十五
        與六十九兩說﹐均以不健全故﹐所以與三書武德五年二十一
        歲之共說不相符﹐不但有互相乖違處﹐即在自家也多矛盾處
        ﹐故六十五與六十九兩說﹐實難令人可信。如據六十五說研
        究﹐在玄奘傳則有﹕
            一、 奘公回國之年當為四十六歲。
            二、 奘公出國之年當為二十八歲。
            三、 奘公受戒之年當為二十三歲。
            四、 奘公出名之年當為十九歲。
            五、 奘公出家之年當為十三歲。
            六、 奘公出生之年當在開皇二十年。
            依上所說﹐則與其傳中明記出國二十九(這本誤寫﹐前
        已論過)﹐武德五年二十一歲﹐振譽時年十五歲﹐出家年近
        十一﹐及暗許回國之年四十四(從武德五年二十一至貞觀十
        九年推出)﹐生於仁壽二年(從武德五年二十一至仁壽二年推
        出)﹐皆不相合矣﹐此為自家矛盾處﹔與行狀        
        80頁        
        及慈恩傳互違亦多﹐不復煩舉。如據慈恩傳顯慶五年六十五
        歲說研究﹐則有﹕
            一、 奘公回國之年當為四十九歲。
            二、 奘公出國之年當為三十二歲。
            三、 奘公受戒之年當為二十七歲。
            四、 奘公出名之年當為二十二歲。
            五、 奘公出家之年當為十七歲。
            六、 奘公出生之年當為開皇十六年。
            如上所說﹐則與自家傳中明記出國年二十六﹐受戒年滿
        二十﹐出名之年十三歲﹐出家暗示年近十一﹐以及回國暗示
        四十四歲﹐出生暗示仁壽二年﹐皆不相符矣。又自相矛盾處
        ﹐尚不只如上而已﹐如年十三歲時﹐因亂而入長安﹐進四川
        ﹐學法三四年﹐其間不出五六年﹐該為十八九而已﹐但本傳
        中即二十歲滿了﹐即是一例。至於對行狀、玄奘傳之間﹐互
        相不合﹐亦復眾多。如行狀六十三歲說﹐則自家即無如上眾
        多矛盾處﹐也能與玄奘傳、慈恩傳﹐多相合處﹐這已如前討
        究過﹐不再贅述。而三書本多一致的傳述奘公歷史﹐何以在
        最後又發生享年大問題﹐於此再當分別與綜合的研究。
            玄奘傳說﹕「以顯慶五年正月元旦日﹐創翻大本(即大
        般若經)至龍朔三年十月末了﹐凡四        
        81頁        
        處十六會說﹐總六百卷。」這與行狀說﹕「以顯慶五年正月
        一日﹐翻大般若經﹐至龍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終訖﹐凡四處
        十六會說﹐總六百卷」相同。又說﹕「自般若翻了﹐惟自策
        勤﹐行道禮懺。」奘公自翻經以來﹐辛勤無間晝夜﹐雖自修
        禪觀禮懺﹐亦精進無怠癈﹐但以譯事繁重﹐終感未專。此時
        譯事大致完成﹐自覺年事已高﹐體力難勝續譯之務﹐所以一
        心專志﹐行道禮懺。生平傾仰彌勒﹐常願效無著菩薩兄弟芳
        蹤﹐當生兜率奉事彌勒﹐故對薰修之勤﹐此時益勵﹐有逾往
        常。行狀所記﹐亦多相同。又說「麟德元年告翻經僧及門人
        曰﹕有為之法﹐必歸磨滅﹐泡幻形質﹐何得久停﹐行年六十
        五矣﹐必卒玉華﹐於經論有疑者可速問。……至正月九日告
        寺僧曰﹕奘必當死。……因既臥疾……至二月四日﹐右脅累
        足﹐右手支頭﹐左手髀上﹐鏗然不動……至五日中夜﹐弟子
        問曰﹕和上定生彌勒前否﹖答曰﹕決定得生﹔言已氣絕。」
        這與行狀說﹕「至麟德元年正月一日﹐玉華寺眾及僧等﹐請
        翻大寶積經﹐法師辭曰﹕知此經於漢土未有緣﹐縱翻亦不了
        。固請不免﹐法師曰﹕翻必不滿五行﹐遂譯四行止﹐謂弟子
        及翻經僧等﹕有為之法﹐必歸磨滅﹐泡幻之質﹐何得久停﹐
        今麟德元年﹐吾行年六十有三﹐必卒於玉華﹐若於經論有疑
        ﹐宜即速問。……至正月三日﹐法師又告門人﹕吾恐無常﹐
        欲往辭佛﹐遂與弟子等往﹐先造俱胝偶像所﹐禮懺辭別。…
        …至月九日申時﹐又告玉華寺寺主慧德等曰﹕某必當死。…
        …至二月四日……以右脅著床﹐舒足重疊﹐右手支頭﹐左手
        申安髀上迄﹐至命終更不轉動﹐……至五日中夜﹐弟子光等
        又問﹕和上定        
        82頁        
        生彌勒前否﹖報云﹕決定得生﹔言訖捨命」。大致亦多同﹐
        僅彼略此稍詳耳。其間最成問題的﹐即是行年六十五之說﹐
        因此有依之而謂奘公享年六十五﹐故成與行狀六十三說相對
        立。其實此六十五之說﹐實不足信﹐理由從上比對及其自家
        傳述中﹐可得有三﹕
            一、 玄奘傳中自說武德五年奘公二十一歲﹐至麟德元
        年﹐當為六十三﹐絕非六十五。
            二、 玄奘傳中記此臨終之情﹐多有與行狀共同之點﹐
        不應在此行年之說﹐獨出異唱﹐與六十三歲之真實﹐立虛妄
        不實之六十五﹐自陷反自亦反他的不健康之謬說。
            三、 六十五說﹐與自家傳述史實多不合。
            然而六十五從何而產生﹖五奪三﹐傳寫致誤。否則﹐玄
        奘傳中明明說武德五年二十一歲﹐而且行狀﹐慈恩傳皆同﹐
        為什麼時過四十二年﹐年當麟德新元﹐忽來六十五歲之說呢
        ﹖此可信﹐不知真偽何別矣﹖
            其次﹐慈恩傳說﹕「至(顯慶)五年春正月一日﹐起首翻
        大般若經﹐……然而法師翻此經﹐時汲汲然恆慮無常﹐謂諸
        僧曰﹕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經部甚大﹐
        每懼不終﹐努力﹐人加勤懇﹐勿辭勞苦。至龍朔三年冬十月
        二十三日功畢絕筆﹐合成六百卷﹐稱為大般若經焉。……法
        師翻般若後﹐身覺身力衰竭﹐知無常將至……麟德元年春正
        月朔一日﹐翻經大德及玉華寺眾﹐慇懃啟請翻大寶積經﹐法
        師見眾情專至﹐俛仰翻數行訖﹐便攝梵本﹐停住告眾曰﹕此
        經部       
        83頁       
        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
        遠﹐今欲往蘭芝等谷﹐禮拜辭俱胝佛像﹐於是與門人出﹐僧
        眾相顧﹐莫不潸然﹗禮訖還寺﹐專精行道﹐遂絕翻譯。……
        至九日暮間﹐於房後度渠﹐腳跌倒﹐脛上有少許皮破﹐因即
        寢疾﹐……至二月四日夜半﹐……遂以右手支頭﹐次以左手
        申髀上﹐舒足重疊﹐右脅而臥﹐迄至命終﹐竟不迴轉﹐不飲
        不食。至五日夜半﹐弟子光等問﹕和上決定得生彌勒內院否
        ﹖法師報云﹕得生﹔言訖喘息漸微﹐少間神逝。」觀此與行
        狀及玄奘傳﹐大體多同﹐只有詳略之分。
            但其間最不同處有二﹕一是將行年六十有五﹐說在開譯
        般若之後﹐龍朔三年之前﹐實際難定說於何年中﹖據本傳說
        ﹐奘公開譯般若時﹐有以「文既廣大﹐學徒每請刪略﹐法師
        將順眾意」﹐忽於夜夢中見多怖畏事﹐因「不敢更刪﹐一如
        梵本」而譯。譯至初會中「嚴淨佛土品」﹐已是第三百九十
        三卷﹐已超過六百卷過半之數﹐以全部譯大般若的近四年之
        時間來分配﹐也得二年左右才能譯出。此時有諸僧夢見「玉
        華寺內廣博嚴淨……」等瑞相﹐因告奘公﹐奘公云﹕「今正
        翻此品﹐諸菩薩等必有供養﹐諸師等見信有此乎」﹖然後才
        說到「然法師翻此經﹐時汲汲然恆慮無常﹐謂諸僧曰﹕玄奘
        今年六十有五﹐必當卒命於此伽藍」。今有人便據此謂初譯
        般若時﹐說「介年六十有五」﹐即依顯慶五年推至麟德元年
        ﹐而說奘公享年六十九歲了﹐這與慈恩傳所說﹐多麼不相符
        ﹖即使在譯般若時說此六十有五﹐照本傳上文研究﹐也該是
        在「今正翻此(嚴淨佛土)品」       
        84頁        
        時說﹐應在龍朔二年前後間﹐也非顯慶五年說﹐有人竟派上
        顯慶五年說而推斷奘公享年六十九歲來﹐這實是大錯誤﹗假
        定即以顯慶五年六十五歲來說﹐也是無可信處﹐因其自違者
        多﹐如本傳中說武德五年二十一歲(即二十歲滿)﹐據此至顯
        慶五年當為五十九歲﹐今謂六十五歲﹐可知其非。回轉來說
        ﹐據此六十五歲向上推去﹐至武德五年﹐當為二十七歲﹐與
        本傳中自記年滿二十歲說又不合。所以顯慶五年六十五歲說
        ﹐及其依此推出奘公享年六十九歲說﹐皆不足信﹐總結其理
        由有﹕
            一、 非慈恩傳真實說。
            二、 自違慈恩傳處者多。
            三、 不合行狀、玄奘傳處亦多。
            四、 六十五歲說﹐如非因襲玄奘傳而來﹐即為誤寫。
            五、 誤繫六十五歲於顯慶之後﹐龍朔三年之前說。
            六、 六十九歲說﹐也非慈恩傳所說。
            七、 三書共說武德五年二十一歲之真實﹐不當棄而不
        願﹐遷就六十五與六十九之不實說。
            八、 行狀與玄奘傳﹐同在麟德元年記述奘公行年多少
        ﹐獨慈恩傳說在龍朔三年之前去﹐顯然為錯亂﹐故信二不取
        一。        
        85頁        
            不然﹐三書記載中﹐自他矛盾處﹐均可據三書而校正﹐
        達致同傳一代大師的一致生年﹐為何獨有六十九說﹐不能消
        除自他矛盾呢﹖誰真誰假﹐可以想見。        
                      九、 從三書研究問世之先後       
            傳述奘公三本傳書寫成問世之先後﹐據研究所得﹐次第
        如下﹕
            一、行狀最先出﹐以在行狀中﹐有著一暗一明之表示。
        所謂暗示者﹐奘公卒後﹐行狀之記載﹐只到奘公卒後葬前的
        事﹐入葬的衰榮盛況﹐未見記述﹐尤其不久﹐當朝高宗皇帝
        ﹐因見奘公靈塔﹐而感憂煩﹐故又下敕改葬奘公靈柩於較遠
        處。入葬、改葬﹐均為大事﹐行狀無一言記述﹐可見其狀或
        已寫成行世﹐不及記入。所謂明示﹐行狀末後﹐有著者冥詳
        讚述奘公一生其對佛教貢獻之大時﹐中有「若斯法師﹐還國
        已來﹐於今二十載」。從貞觀十九年奘公回國﹐至麟德元年
        奘公卒﹐是二十個年頭﹐則此行狀﹐亦當於奘公當年卒後不
        久而撰成﹐方合「於今二十載」之說﹐從此故知行狀為最先
        問世之奘公傳書無疑。
            其次﹐為玄奘傳後出﹐這以玄奘傳中﹐有明白記載到奘
        公入葬及改葬事。如傳中說﹕「又下敕葬日聽京城僧尼幢蓋
        往送﹐於是素蓋素幢﹐浮空雲合﹐哀笳哀梵﹐氣遏人神﹐四
        眾以之悲涼﹗七眾惜其沉沒﹗乃葬於白鹿原四十里中﹐皂素
        彌滿﹐其塋與兄捷公相近﹐苔然白塔﹐近燭帝城」        
        86頁        
        。又云﹕「尋下別敕﹐令改葬樊川」。此為後出者可信之一
        。玄奘傳中甚多記載文句﹐與行狀相同﹐如前節中之「有為
        之法﹐必歸磨滅」﹐即是一例﹐有參考行狀之痕跡﹐此為後
        出者可證之二。玄奘傳著者道宣律師﹐於乾封二年卒﹐則此
        傳寫成問世﹐必在奘公改葬之後。而奘公改葬﹐無明確之年
        記載﹐然推之不會太久﹐以傳中說「尋下別敕」﹐太久則皇
        帝憂傷之懷﹐當隨時日磨蝕而不復存在﹐何勞改葬之為。當
        然更不會在宣公快要卒時﹐才有本傳寫成﹐本傳當在麟德元
        年末或二年間出世。
            再次﹐慈恩傳為最後出。在本傳中有奘公入葬的明確月
        日﹐如「三月十五日又有敕曰﹕故玉華寺僧玄奘法師﹐葬日
        宜聽京城僧尼『造幡蓋送至墓所』」。又「以四月十四日將
        葬滻之東……十五日旦掩坎訖」奘公二月五日卒﹐停供二月
        零十天﹐此與玄奘傳「迄今兩月﹐色貌如常」﹔行狀「時經
        六十日﹐頭髮漸生﹐顏色如常」﹐大致都相合。奘公遺體用
        「金棺銀槨」以藏﹐似有明體莊飾可視。本傳後又云﹕「至
        總章二年四月八日﹐有敕徙葬法師於樊川北原﹐營建塔宇」
        。此與玄奘傳「尋下別敕﹐令改葬樊川」﹐亦相符合。然據
        本傳「至總章二年」改葬﹐總章距奘公卒已五年﹐距宣公乾
        封二年卒亦近二年之久﹐足證本傳不但遲行狀後出﹐遲玄奘
        傳出亦將二三年矣﹐故據此本傳為最後出﹐豈不甚當。不過
        本傳所記總章二年﹐實為錯誤﹐此有兩點事實可證﹕
            一、宣公乾封二年間卒﹐如改葬在總章二年﹐則宣公已
        去世近二年矣﹐無由見聞改葬之事﹐        
        87頁        
        記載於其傳中。
            二、高宗因憂傷奘公﹐見其靈塔逼京﹐更增愁惱﹐如此
        實情﹐豈容忍受至五年後﹐才下敕改葬。且玄奘傳中﹐明記
        「尋下別敕」﹐表示並(不)太久﹐即下敕改葬了﹐故知本
        傳所記必為誤寫﹔如是麟德二年﹐或乾封二年﹐也還較合情
        理。然本傳所記改葬之年既不確實﹐本文亦不固持以證後出
        ﹐另從本傳序文中﹐亦可獲得可信可證之事實。本傳著者慧
        立﹐撰本傳原本五卷﹐如彥悰於本傳序中說﹕「傳本五卷﹐
        魏國西寺前沙門慧立所述」。後以「慮遺諸美﹐逐藏之地府
        ﹐代莫得聞。爾後役思纏痾﹐氣懸鐘漏﹐乃顧命門徒掘以啟
        之﹐將出而卒﹐門人等哀慟荒鯁﹐悲不自勝﹗而此傳流離分
        散他所﹐累載收購﹐近乃獲全﹐因命余以序之﹐迫余次……
        方乃參犬羊以虎豹﹐糅瓦石以琳璆﹐錯綜本文﹐箋為十卷」
        。觀此﹐本傳出世之因緣複雜﹐成後藏於土﹐出而復散失﹐
        不知經過幾多年﹐才搜原本全文五卷﹐再經彥悰整編、補充
        ﹐乃成十卷問世。而彥悰之序﹐著於垂拱四年間﹐距奘公卒
        後已有廿四年﹐不論慧立卒於何年﹐本傳為次於行狀、玄奘
        傳而後出﹐當不成問題吧﹗至於本傳中記載之文句﹐多有與
        行狀相同者﹐此不重引﹐前文見到者已眾﹐則本傳亦似有見
        行狀傳通﹐有參考過﹐而行狀先出﹐後出之本傳﹐取以為助
        成因緣﹐亦為情理所容。唯本傳詳則詳矣﹐稍有金沙混雜﹐
        誠如序文說﹕「參犬羊以虎豹﹐糅瓦石以琳璆」﹔序者有先
        見之明。以本傳為最後出﹐且著述為二人﹐加之傳寫致誤於
        其間﹐不正確之處難免﹐亦不足為怪﹐而況        
        88頁        
        誤脫之事﹐非本傳所創有﹐獨有﹐古今典籍﹐見之眾矣。但
        研讀者能知﹐不為誤脫者所困﹐當是著奘公傳書者所厚望。
        有謂本傳先出﹐最為可信賴﹐而對行狀、玄奘傳頗有不足取
        信之言態﹐不免有真假不分﹐違著者之心願。故我取三書以
        共研﹐冀其能得三書之本真﹐去其偽妄之錯亂﹐而不作偏愛
        之取捨。唯以奘公生史實﹐以三書致亂﹐還從三書求定說﹐
        免使一代偉人﹐生年不白。復愧心長才拙﹐深恐所考有錯失
        ﹐有待時賢教正﹕        
                                結論        
            本文研究傳述玄奘大師傳書﹐考證奘公生年﹐至此告終
        了。再作奘公一生之重要年代﹐排列於後﹐以為本文之結束
            一、奘公出生﹕大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六○二)。
            二、奘公出家﹕大隋煬帝大業八年﹐時年十一(六一二)
            三、奘公出名﹕大隋煬帝大業十二年﹐時年十五(六一
        六)。
            四、奘公受戒﹕大唐高祖武德五年﹐時年二十一(六二
        二)。
            五、奘公出國﹕大唐太宗貞觀元年八月﹐時年二十六(
        六二七)。
            六、奘公回國﹕大唐太宗貞觀十九年正月﹐時年四十四
        (六四五)。
            七、奘公卒年﹕大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五日﹐享年六十
        三(六六四)。
                                    九月十日於星洲雙林寺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