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通論

王恩洋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3冊
大乘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頁351-392


. 351頁 一、佛法總論 將通論唯識,先總論佛法,支由本起故,學從教生故。 何故名佛法?何因說佛法?何者為佛法? 諸法實相因果體用究竟證覺,一切智智,如是覺者是稱 曰佛。佛既覺證如是實相,還以世俗言說詮表其義開示眾生 ,是之曰法。此法佛之所說,依主得名,故名佛法。 何因說佛法者?悲眾生故,佛說於法。眾生云何足悲? 苦故足悲。眾生有何苦?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 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一切無常五取蘊苦;廣而言 之有百一十苦, (見瑜伽) 約而言之曰苦苦、壞苦、行苦; 佛視眾生無處無時而非苦者,是故興悲。興悲何故說法?曰 :為拔彼苦故說於法。蓋眾生一切苦由貪瞋惡行之所招也, 貪瞋等行緣愚癡而起也﹔由愚癡 352頁 故迷謬法性,由迷謬故興起執著,由執著故而起貪瞋,貪瞋 故惡行,惡行故招苦;將拔其苦,當拔其因,愚癡者一切苦 之因也;對治愚癡必由智慧,引生智慧必由於教;佛為對治 眾生根本愚癡而拔彼一切苦故,以是因緣而說佛法。 何者為佛法者?曰:佛法無邊,區以別之曰教、理、行 、果。所云教者:我佛世尊,動止語默,放光變化,無非教 也,然今所說指佛音聲名句種種施設,釋迦如來以聲為教體 故。如是聖教謂即十二分教:一契經,二應頌,三記別,四 諷頌,五自說,六緣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廣 ,十一希法,十二論議。如是十二分教二藏所收:曰聲聞藏 ,曰菩薩藏。於二藏中又各分三:曰素呾纜,曰毗奈耶,曰 阿毘達磨;初謂契經,次云調伏,次云對法。由義事體制別 故教分十二,由乘別故藏分為二,由戒定慧三學別故藏分為 三。如來一代教法此中求也。 所謂理者:即教所詮,二諦四諦,緣性緣生,三性三無 性,無量無邊皆理也。然略說少分,大小乘共,不共外道, 有四囗陀南:曰一切行無常,曰一切法無我,曰涅槃寂靜, 曰有漏皆苦。 何謂一切行無常?諸有生者必歸滅故,相續轉變不常住 故。知無常者有二利益:一了緣生實相,二得貪癡對治。所 謂緣生實相者:世間萬象建立於因果,由因招果,由果酬因 ,因果感赴萬象森起而秩序不亂,是故善有其果,惡有其報 ,轉變生起功不唐捐,相似相續妙用無盡。此之因果,依無 常立。諸有怖畏無常者,以為諸法凝然無壞無滅,而不知使 世間萬法皆凝然者,則一切 353頁 事象皆作變轉,無變轉故即無有用,惡者常惡不可改故,劣 者恆劣不可進故,用義既無因果即失,因果既失則善可無功 惡亦無報,含識精進努力奚為?抑使諸法恆不滅者,滅既不 成生亦不立,待生有滅,待滅有生故。譬之稼穡,由種而芽 ,由芽而根莖花葉,轉變相續終復成種。使原始種子恆無滅 者,則芽不生,芽如常芽則根莖花葉亦復不生,世間萬象恆 爾頑然。是故諸法相生,即迭相滅,苦無有滅,即無有生, 妙用既無,乾坤頓息,以是因緣背無常義即背緣生,知無常 者即達緣生實相也。所謂得貪瞋對治者:一切惡業由貪瞋起 ,一切貪瞋由執著諸法恆常可信保起,苟知諸行無常義者, 了達盛衰電轉暫有即無,有生必滅無可信保,我我所執便爾 輕微,然則何事足貪復足瞋者?惡行既息,善法斯生,善法 既生,惡行斯息,喜、捨、慈、悲成出世種,是為對治貪瞋 義。 何謂一切法無我?曰:一切法者謂有為無為,有為法者 即前諸行,諸行流轉不恆不常,因果感赴有功用故,是名有 為。此無為者,即彼諸有為法實相實性,周遍恆常無轉變故 ,無有起滅無作用故,故名無為。何者為我?曰主宰義是我 義,實體義是我義,如世間言我作我受我欲我行,皆謂有其 實體能主宰事物故名我也。然此我者實為妄執,諸法中求皆 不可得。所以者何?諸有為法待因緣生,生已即滅,無有主 宰,不常住故。諸無為法即有為法實相實性,無有作用,無 別實體故。既都無我,亦都非我,故曰一切法無我。知法無 我者有二利益:一者通達諸法實相,二者 354頁 遍能對治一切遍計所執,遍能息除一切貪瞋癡慢﹔義趣無邊 此不具述。 所謂涅槃寂靜者:梵云涅槃,此謂圓寂,圓謂圓滿不可 增減,寂謂寂靜不可變壞,是即諸法真實體相圓成實性也。 亦即前云無為法也。即此又名自性涅槃。自性涅槃者,自性 即涅槃也。蓋諸法法性安住恆然,本無有生後亦無滅,無增 無減,無欠無餘,故謂圓寂。即以是故,涅槃寂靜。蓋諸法 法性雖自清淨,然諸眾生愚癡所覆恆起種種遍計所執,煩惱 顛倒無靜息時。然此眾生雖於法性恆起顛倒,然彼法性非即 隨彼而有顛倒而有損益,性常恆住不可破壞,故曰涅槃寂靜 也。即依此自性涅槃寂靜義故,有餘無餘無住擇滅得涅槃名 ,功德圓滿故曰圓也。煩惱斷淨故曰寂也。即此涅槃斷障證 果,無顛倒,無增減,如如相應,寂然安往,以是因緣得名 涅槃寂靜也。證自性涅槃故得證法身,得擇滅涅槃故得解脫 身。 何謂有漏皆苦?曰:諸有為法又別二種:一者有漏,二 者無漏。漏者流轉義,煩惱雜染是為漏因,業果異熟是為漏 果,因則取相執著纏縛結使自惱惱他,果則生老病死愁嘆憂 悲無安無樂無不皆苦;善等心心所法雖非煩惱,然有無明俱 故,取相執我,仍非寂靜,是三界因;靜慮無色受果有盡, 還歸墮落;善惡無記若因若果無不皆苦,故曰有漏皆苦也。 知有漏皆苦者,於世間法無貪無戀,勤求出離。 即此四囗陀南印諸法理周盡無遺,順之者為佛法,背之 者為外道。表之如次: 355頁 ┌有漏……皆苦……┐ ┌有為┤ ├諸行無常┐ │ └無漏………………┘ │ 一切法┤ ├無我 └無為…………涅槃寂靜………………┘ 所謂行者:佛法言行依教理出,有其宗旨,有其方法。 言宗旨者:趣涅槃故。涅槃寂靜是安樂解脫身故,有漏皆苦 不可希戀故,流轉還滅為內法外道聖人凡夫之分途,故佛法 言行以證涅槃為唯一宗旨也。然在佛法雖同向涅槃,然有以 自度自了為究竟者,有以一切眾生同得解脫為究竟者,前者 智悲薄弱是稱小乘,後者悲智廣大是為大乘。又小乘人怖畏 生死耽著涅槃故,煩惱既盡身智亦滅。大乘人雙證二空我法 俱遣故,生死亦不怖涅槃亦不耽,生死也而無染污,涅槃也 而起妙用,即於生死而證涅槃,善根無盡,悲願無邊,此菩 薩所以稱摩訶薩也。所云方法者:將證涅槃須用功力,必有 能證方證所證故。此能證者是為無漏智慧。是故佛法修行非 斷有為以求無為,但興起引發無漏有為以對治有漏有為耳。 無漏既起,有漏即滅,有漏既滅,執障斯破;執障既破,真 性即顯;無為涅槃,由斯遂證。佛法修行,方法如是。又清 淨智慧從定乃生,寂靜禪定從戒所獲,是故戒定慧三功夫漸 次。又修所成慧依於聞思,故聞思修又為修行必經之次第也 。至於大小乘人志願既異,故其行也廣狹亦殊;小乘人但觀 四諦緣起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等而護聖果,大乘 356頁 人則須六度萬行始成菩提也。 所云果者:菩提涅槃為二轉依。然又隨大小乘修行不同 而證果有異。聲聞菩提不證法空,鏡智等智亦不能起,功用 狹劣斯為小也。於四涅槃亦缺無住。唯大菩薩證佛果時,四 智四涅槃一切圓證,是之謂大菩提大涅槃大轉依也。 佛法者,聞如是教,達如是理,修如是行,證如是果, 畢竟離染,畢竟證淨,拔一切苦,得究竟樂,我佛以大悲而 興如是教,菩薩以大願而宏如是法而學如是法,所謂佛法如 是如是。 二、略述諸宗 總論佛法已,次略述諸宗。支互相生,增上引發故;展 轉破立,勝義乃彰故。 述宗有二:初述諸宗緣起,次述諸宗宗義。 我佛說教,殊勝真實;依而行之,斷障證果;可尊,可 崇,可依,可恃,故名宗也。然佛在世,以一切智應一切機 ,以一音聲說一切法,是故機感雖殊,宗唯是一。自化緣既 畢,金軀匿影,於是傳法攝生者有賴於眾聖,摧邪顯正者責 在乎菩薩。是故飲光憂喜集結三藏,迦旃尼子制作婆娑。至 乃龍樹提婆暉光般若,無著世親闡演瑜伽,遂使微言絕而復 續,大義隱而復彰,小宗當鋒而靡旗,外道聞聲而變色,至 功彌乎天地,大德潤及群生,諸宗之興其何能已。然佛法無 邊, 357 頁 而聞者量局;至理無相,而言詮難兼﹔是故信乎此者或惑於 彼,明於俗者或昧於真,遂至小宗互謗空有相譏,凝雲糾紛 凝結不解,分隔聖言,感匱法業,蓋自大天五事以還而法門 以之多事也。雖然,至理因諍論而彌明,思辨以破難乃益精 ,自小乘而般若,自般若而瑜伽,終之以唯識。千餘年間, 展轉破立,智海騰波,潮音競響,溢溢洋洋,誠壯觀也哉。 是故欲窺佛法之廣大,不可不知諸宗之緣起。異部宗輪論曰: 佛涅槃後,百有餘年,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 號無憂,統攝瞻部,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 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後即 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 出世部,三雞胤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 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 出一部,名說假部。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 邪歸正,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 ,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玆乖諍分為三部 :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眾 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其上座 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諍,分為兩部 :一說一切有部,一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 雪山部。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 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 部:一法上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 358頁 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采菽氏師。 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 善歲部。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 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如是上座七 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 如是小乘諸部,大眾有九,上座十一,合二十部,如次 興起,蘊處界三言多溺有。龍猛菩薩證極喜地,七百年時出 生於世,採集大乘無相空教,宗般若經,造中論等,究暢真 要,除彼有見。聖提婆等諸大論師,造百論等,弘闡大義。 由是眾生復惡取空,無著菩薩位登初地,證法光定,得大神 通,事大慈尊,遠宗釋迦深密等經,近依慈氏瑜伽大論,宏 大乘三性唯識非空非有之教。其弟世親紹隆其學,作唯識論 等,廣演厥旨。由是以還,大乘教中般若瑜伽兩宗對峙。然 各行其道,未見乖諍。至於清辯護法兩論師出,而後互有微 辭也。諸宗緣起,如是如是。然此皆限於印土本宗,若夫其 流傳於中土者,則台賢禪淨三論慈恩成實俱舍地論攝論及律 宗等,宗派雖多,要皆承西土餘緒,不能出此諸宗範圍也。 又在西方瑜伽宗後,真言繼起。此宗亦傳龍猛之教,開元之 世傳來東土,至今猶盛行於西藏日本也。 述宗緣起已,次略述諸宗宗義。先明同義次明別義。何 謂同義?曰:諸宗大小雖殊,然既同宗佛教,宗義旨趣何能 大乖。上章論佛法別以教理行果四事,此之四者皆諸宗所不 能背者也,是故諸宗同義即上章所述四事也。一者教,俱宗 佛教;二者理,俱明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有 359頁 漏皆苦之理;三者行,俱修戒定慧趣出世行﹔四者果,俱求 菩提涅槃之果;是則諸宗同義也。至其別義,以次明之:一 者小乘二十部總以法有我無為宗。所謂法者有為無為是為法 ,所謂我者我及我所並稱我。故曰有為無為有我及我我所無 也。知無我者,能捨貪癡,能斷結縛,煩惱既空,涅槃遂證 ,經於四向四果而得解脫,是為小宗宗旨也。然云何知法有 我無耶?曰由教理故。教如雜阿笈摩頌言:我實無我性,顛 倒故執有,無有情無我,惟有有因法,謂十二有支所攝蘊、 處、界、審思此一切,無補特迦羅。理謂一切有者,現比二 量可證可覺;如五塵等現量可得,如五根等比量可得,故是 有也。所云我者,唯依五蘊聚集相續而假施設。聚集故假, 如軍林等;相續故假,如流泉等。既假施設,故非實有。若 謂實有,必有別體離於蘊等。然離蘊我,實不可得。現量不 可知故,比量不可知故。故但隨情,依蘊所執。如是道理, 諸部俱明;故諸小宗,總以法有我無為宗也。雖然,三世有 無,諸部異執,三法假實,又各不同。乃至犢子部等計有實 我,與蘊非即非離,是則有同外道。一說部謂世出世法,但 有假名,則又鄰似大乘。自餘諸宗,別義繁夥,余既未能廣 學,玆亦不能盡論也。 二者般若宗義,總以般若智照實相無性為宗。云何般若 ?云何實相?般若者,謂能觀智。實相者,謂所觀性。何者 能觀智?何者所觀性?曰:都無所觀,是稱能觀智。都無有 性。是為所觀性。是故經言:曼殊室利慧眼何見,答言慧眼 都無所見。又說梵志,如來菩提非能現觀。契經又 360頁 言,一切諸法皆同一相,所謂無相;即此無相是法實相。般 若宗,即以此等聖教以為宗也。蓋一切法,從眾緣生,如幻 如化,虛妄顯現,都無實體;是即無性也。以無性故,相不 成實,是則無相。無相故無生。無生故無滅。無生無滅,故 本來寂靜。本來寂靜,故自性涅槃。是即真如法性,當體現 成,本自具足,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者也。然諸眾生分別戲論 ,邪見所執故,計有我人法非法等。橫興執著,知見叢生。 即此知見,取種種相。由種種相,障法實相。由諸知見,蔽 般若見。因緣展轉,迭增迭長,而菩提涅槃永難證得,生死 輪轉無出期也。諸佛菩薩為除眾生種種見故,說於諸法勝義 空教: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有為空,無為空,乃至 無法有法空。了知空故,心無取著。無取著故,無有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般若智慧即現前也。 智生障斷諸法實相由斯證得,勝義無邊,智者應學。問曰: 諸法實相,所謂無相。有固是相,無亦是相,般若言空,云 何不墮無見。曰:為除有執,故說於空,非欲執空,而說於 空,故空有見不墮無見也。設執空者,亦空空也。復次:為 破於有,故說於空。有見既除,空亦自遣。如病服藥,病除 藥止;又如燒薪,薪盡火滅。加行位中,以空遣有﹔入真見 道,空亦自空。有空俱泯,是即般若智照,行無所行,得無 所得,都無所觀,名真現觀也。問曰:般若言空與斷見外道 有何差別?曰:斷見外道於世諦中撥無因果,無罪無福。般 若言空,以諸法待緣而生,無自性故,說彼為空;非謂無因 無緣,故說為空;以是全異。曰:既不撥因果,云何復破因 果?曰:為 361頁 彼執因緣有實自性故破於因緣,非為都無所有故破於因緣。 復次般若有二諦:就真諦言一切皆空,無生無滅,無因無緣 ,無諸所有。就俗諦故生滅因緣,一切諸法,皆不遮遣。福 德智慧,二種資糧隨應攝故。特眾生愚痴,多著有見,故中 觀等多就勝義而說於空。善宗義者,固應知其所破,亦應知 其所不破,斯能服藥治病,不致藥復生病也。廣詳漸義,如 智度論等。此非專篇,略不述也。 三者瑜伽宗義,云何瑜伽?曰瑜伽者相應義。教理行果 不愚不謬,教則善知依趣應病施方,理則如有盡有不增不減 ,行則隨順正軌不緩不越,果則用極體圓功不唐捐,如如善 巧,方便為究竟,斯之謂瑜伽也。無著受大論於慈氏,最勝 子等釋之曰:此論理無不窮,事無不盡,文無不釋,義無不 詮,疑無不遣,執無不破,行無不修,果無不證。又曰…… :復有二緣故說此論,一為成就菩薩種姓補特迦羅唯依大教 ,遍於諸乘文義行果生巧便智,斷一切障,修一切善,證佛 菩提,窮未來際,自他利樂,無休廢故﹔二為成就二乘種姓 及無種姓補特迦羅,亦依大教,各於自乘文義行果生巧便智 ,斷煩惱障,伏諸蓋纏,修自分善,得自乘果,出雙界諸惡 趣故。是知此宗教義普被三乘,群經大義無不備明,未可以 何宗賅攝也。雖然,深密楞伽阿毘達摩華嚴經等此宗特崇, 求其與小乘般若異者,亦約略可得言焉。則五法三自性,八 識二無我,說諸法性非有非空,是為此宗要義也。唯識之義 且待後明。玆特就三性之理,略明其概。所謂三性者:一依 他起性 362頁 ,二遍計所執性,三圓成實性。此三自性,總攝世出世間一 切法,若有,若無,若相,若生,若真,若妄,靡不盡之矣 。所以者何,世間一切法,無有不待因緣而生起者,無有不 待因緣而相續住持者,依他而生依他而住,故曰依他起性。 即此依他起法,依他生故,都無主宰;依他住故,不得自在 ;無主宰故,不自在故,故無有我,以凡云我者必有主宰自 在義故。又一切法依他而生,生已必滅是故無常,無常故無 我,以凡云我者必是常故。既無有我,即無自性。即此無性 ,是為諸法實性。即依此無性實性,而立圓成實性。圓謂圓 滿,遍一切法,一切法俱無自性故﹔成謂成就,恆常不改, 一切法常無自性故;實為真實,顯非虛妄,一切法真實不虛 無自性故;故名圓成實。既諸法圓成,都無有我,都無自性 ,然而一切眾生常於無我無自性之依他起法中,遇事攀援, 虛妄計度,謂為有我,謂為有法,不達虛妄,執以為實。則 所謂我執法執是也。即以此故,建立遍計所執性,周遍計度 ,妄執為有,自性實無故。依他起性依一切有為法立,圓成 實性依實性真如立,遍計所執性依世間眾生愚癡妄情立,攝 諸法盡,故曰總攝世出世間法也。又依依他起故,立如幻等 義;依圓成實故,立實際等義﹔依遍計所執故,立空無等義 ;故曰即此三性總攝一切法若有若無若性若相若真若妄靡不 盡之也。問曰:云何知世問一切法皆依他起耶?曰:現量知 故比量知故。如禾稼等,世間現見依種子,土壤,水分,人 工等而生起,不自然起故。如宮室等,世間現見由梁柱等相 倚相拄始住,不自然住故。物如是心亦然耶?曰:心亦然, 眼識之起,要 363頁 由空明根境等九緣,乃至八識之起要待四緣而得生故。 (此 義中編明) 世間諸法如是類知。設有不為世間現量而得知者 ,如大地等,則可由聖教正理而比量之。此復云何?如契經 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等。既一切法唯心所變,相不離見 ,色不離心而獨起,心既依他起,依此心而起者自亦依他起 。諸如是等,理趣煩廣,如餘處辨。以是義故,依他起性道 理安立也。依他起性義安立故,無我無法之圓成實性道理安 立。三性俱安立故,依彼之義,依他如幻義,圓成真實義, 遍計空無義,道理安立如如不動,不可破壞,是即瑜伽三性 義也。 (此段多用拙作佛法之根據文中語) 復次:即依此三 性義,建立非有非空中道教義。辯中邊論頌云:虛妄分別有 ,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是故一切法,非 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契中道。此中言虛妄分別有者 ,顯示依他起性,依他起性以虛妄分別為自性故,即此亦復 現示依他雖有而不真義。於此二都無者,此謂即此虛妄分別 ,二謂實我實法,於虛妄分別中實我實法二俱無也。是即依 他起上無有遍計所執義。此中唯有空者,空謂即彼無我無法 二空真理,謂此虛妄分別唯有無我無法之空性也,是即依他 起上有圓成實性義。於彼亦有此者,彼謂即彼空性,此謂即 此虛妄分別,言彼空性不離虛妄分別,而別有體﹔圓成實性 ,唯是依他起性實相實理而不相離,故言空性,即有依他, 故云於彼亦有此也。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無及有故是則 契中道者,第三句中上有謂虛妄分別有,無謂無實我實法二 執,及有謂有彼空性,如次即指依他遍計圓成三性也。此中 就依他圓成言,不得云空 364頁 ﹔就遍計言,不得云不空;是故說言,是故一切法非空非不 空也。即此非空非不空義,不墮有見,不墮無見,遠離二邊 ,正處中道,是故說言是則契中道。此即瑜伽宗依三性義建 立非空非不空中道教理也。依是教故,依他圓成有如實知其 有,遍計所執無如實知其無;有知有故,能正起功德;無知 無故,能證入無得。智慧福德,資糧漸具。菩提涅槃,妙果 斯成。此宗大義,略述如是。 上三既明,餘可類悉。真言秘密,界別金胎;金剛說有 ,義本瑜伽﹔胎藏說空,理依般若。大日疏抄云:此經橫統 一切佛教,如說唯蘊無我出世間心住蘊中,即攝諸部小乘二 藏﹔如說蘊阿賴耶覺自心本不生,即攝諸經八識;三無我性 義,即法華勝鬘等經,瑜伽唯識等論。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 生句,即攝華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實相中。如說如 實知自心,名一切種智,則佛性一乘秘密藏皆入其中。此謂 此經可賅諸宗,亦即可知離諸宗義無別教義也。他若佛法之 流傳東土者,雖復宗派繁衍。然至理要不外此。三論慈恩真 言三宗直承西土,律悉傳迻,可無論也。自餘禪屬般若,淨 附真言,攝論地論瑜伽之支隅,俱舍成實小宗之餘緒,皆非 能別創義趣者也。獨天台頗揉合於性相,賢首漸染習於外議 ,以是為異耳。雖然,自六代以迄唐宋,此方大德代有其人 ,或則定水澄清,或則慧辨淵逸,於以軌範四眾,闡發群經 ,宏法度生,教明理達,是真不負如來囑累者也;至功赫赫 可弗念哉。依上所陳,諸宗緣起次第宗義異同,可知如來大 法雖性自 365頁 如如,然發揮闡揚要亦諸尊大士至功偉續。乃若論義抉擇, 開避引導;立破綜覈,俱有增長;貌若乖而實相成,辭若厲 而義彌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信然乎? 雖然,往哲說理矜持自宗,意氣未融,時亦有越常則者 。三時五時之判,了義不了之爭,莫不崇自抑他,時或議及 佛典。此則君子之過,期盡革之。至其平議失得,則庸拙起 信論料簡駁議答辨末章,曾詳及之。其是其非,所願就正於 有道者也。 復次,當小大共諍之際,小乘輒謗大乘為空花外道,又 謂大乘所宗契經俱非佛說。是非曲直已如莊嚴諸論等辨。及 至末世,學者風度,蔑神重質;攷證動徵史實,學說崇於進 化。其聞吾諸宗緣起次第,宗義異同之說,必有勃然仍興其 大乘非佛說之狂思,而益張其佛理隨時風而演進之異議者。 雖然,此事吾既論之,諸取拙著大乘非佛說辨而覆觀焉,當 可判其真似也。 三、唯識史略 唯識者,佛法中瑜伽宗之一支,宗祖既陳,次述唯識。 先且述其興起,華嚴經中如是頌言: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法而 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此三 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是 人見真佛。…… 楞伽經中如是頌言: 366頁 由自心執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 密嚴經中說如是頌: 一切惟有覺,所覺義皆無,能覺所覺分,各自然而轉。 解深密經佛告慈氏言: 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此中無有少法能 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 雜阿岌摩亦作是言: 婆柁黎諦聽能解諸結法,謂依心故染,亦依心故 淨:我實無我性,顛倒故執有。 又諸契經深密楞伽阿毘達磨及厚嚴等,處處說有阿賴耶識。 如有頌言: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如是類等,繁不具引。唯識一宗,有二要義:一者說三界唯 心,二者建立阿賴耶識。如是二義,諸經具明。故唯識言, 本自安立非由後起。雖然,如來說教,機感隨緣;眾義兼陳 ,初無定範﹔如摩尼珠,雜彼眾寶。當爾所時,諸大菩薩聞 是法者,亦各現前受用,或證無生,或具種智;推演系別, 蓋非所圖。此諸宗皆然,非獨唯識也。故常爾時有唯識教, 無唯識宗;有唯識義,無唯識學。自法王掩跡,法子遷昇, 眾生機劣,唯樂小教;般若開闡,轉復著空。於是而此唯識 之義,遂珠沉大海,寶落深山;貝葉梵章 367頁 ,若存若失﹔隻詞片義,如有如亡;而緣生勝義,無復有人 道及矣。不有先覺,誰開我人?紹述微言,有勞大士。至理 豈能長沒,正法宜應必昌。於是而九百年中,無著菩薩出生 於世。諸賢繼起,彌加闡揚,約略言之,有三時代。 一者:無著菩薩事大慈尊,受瑜伽論,約節錯綜作顯揚 聖教論,總括法相作集論,抉擇唯識作攝大乘論。攝大乘者 :阿毘達磨經中之品名。所謂論者,括瑜伽深密法門,而廣 演之,境行果三說菩薩殊勝功德,顯大乘體大。於中別以十 分,於十分中第二所知依分,建立阿賴耶識;第三所知相分 ,以唯識說三性;第四入所知相分,說修唯識入見道事。建 立賴耶中,建立異門,建立自體三相,建立薰習六義,建立 本識轉識互為因果;復以若離此識煩惱業生雜染不成,世間 清淨不成,出世清淨不成,證知此識決定是有。建立異門中 ,同時復以六義建立末那。唯識宗說緣生相,廣大殊勝,義 都在此。集諸經唯識要義,開後世此學權輿。其弟世親,先 學小乘,謗大乘說﹔後聞華嚴十地,涕淚悲泣,欲割舌悔過 。菩薩止之,乃造此論令之作釋。自爾以往,迴小向大,宏 攝論學。後復作二十唯識頌,並自釋之;摧破邪山,解外七 難。所謂七難者:一若唯有識,處定時定,相續不定,作用 不成難;以夢等解。二現量證境難以現境非外解。三不知覺 境難,以生死大夢解;四友教損益難,以多識增上解;五夢 覺異果難,以勢力羸劣解;六殺業無罪難;以意業罪大解; 七他心智通難,以還取自心解。 (論曰:此二於境不如實知 ,由似外境虛妄顯現故,所取能取分別 368頁 未斷故。此意說言,他心智所緣,還自識變也。) 由斯七理 ,釋外七難。唯識翳愆,披豁清淨;此宗正理,應正安立。 如斯論議,雖破敵有餘;然可服人口,難服他心。苟不於心 識性相,緣生正理,甚深抉擇,分別開顯;則妙義仍鬱而未 揚,群生亦信之難篤。是故晚歲精勤作三十頌。三十頌者: 成唯識論述記云:科此本教有三種三。……第二三云:此三 十頌分初中後,初一頌半略標離心無別我法以彰論旨,辨唯 識相;次有二十行頌半,廣明唯識若相若性,釋諸妨難;後 之五頌;明唯識行位。……廣如疏釋,玆難備陳。三十頌成 ,未即作釋,遂升睹史。淵思妙諦,未暢宏文,吁可惜也。 然後起諸師,談唯識者,雖諸家別說,皆奉菩薩此頌以為圭 臬;依而釋者,乃至十家。唯識之盛興,基於此矣。至功奕 奕,誠堪仰歎。無著作攝論以開宗,世親頌三十以啟後,兄 弟連翩,輝光法宇,是為此學開宗創始時代。 二者:世親既沒,十大論師咸釋三十唯識頌,議論抉擇 ,轉復精嚴,是為此學極深研幾時代。所云十師者,一曰親 勝,一曰火辨,三曰德慧,四曰難陀,五曰淨月,六曰安慧 ,七曰護法,八曰勝友,九日勝子,十曰智月。此十師中, 親勝火辨俱世親同時,德慧者安慧之師;勝友勝子智月,並 護法之門人;難陀淨月安慧護法年德雖有先後,然並一時人 也;火辨白衣,餘盡淄侶﹔七並南學,三系北宗;最初作釋 ,厥為親勝。雖十大論師,同釋彼頌,聲德俱高,同有功於 此學﹔然精深廣大,最為護法;故玄奘窺基二師譯揉成唯識 論,獨奉以為南指。是斯學之明星,照盲 369頁 瞽於昏夜者也。此學自十師之外,更有無性菩薩者,別作攝 大乘論釋;陳那菩薩,作所緣緣論,集量論;親光菩薩,作 佛地經論﹔勝軍居士,作唯識抉擇,俱發揮唯識之理,而陳 那二論於識體三分義,所緣識變義,在此宗學理上關係尤為 重要。其因明入正理門論,與斯學以方軌,障正義以屏藩, 為用亦至宏也。自無著以至勝軍,二百年間,斯學推演,雲 變波騰,抉擇甚深,日臻精密。考其演進之跡,先後不同, 諸師異議,略有十端:一者識體一分多分義,二者種子新生 法爾義,三者色法有無義,四者見相二分依他遍計所攝異義 ,五者二執八識有無分俱義,六者外器異地自他識變不變義 ,七者俱有依開導依多少有無義,八者見道緣如本後二智相 見有無,又三心見道真相異攝義,九者五識有漏無漏唯漏通 二義,出世末那有無義,十者如來說法不說法義。雖眾義甚 多,今且言十。所云識體一分多分義者,無著菩薩攝大乘論 言:云何安立如是諸識,成唯識性?……二由二性有相有見 二識別故。………又曰:亂相及亂體,應許為色識,及與非 色識,若無餘亦無。是無著世親言識體二分也。至於陳那乃 立三分,能量所量量果別故,於相見外立自證分。至於安慧 復依楞伽頌,說識一分。至於護法,於三分外又別立第四證 自證分。各有理據,中篇廣陳。是即識體一分多分義也。所 謂種子法爾新熏義者,依攝大乘,一切種子皆薰習起,無漏 聖道從聞熏生,難陀勝軍咸宗其義。護月論師說法種子法爾 成就不從熏生,熏但令長;護法菩薩,則說種子法爾新熏, 二俱是有。所謂色法有無義者,如來說法類別三科,蘊處界 中,色心並 370頁 列,故大小乘並言色心各別有體,性相差殊不可亂故。然說 唯心,義遣外境,於是十二處教義難和會﹔故世親二十唯識 頌曰:識從自種生,似境相而轉,為成內外處,佛說彼為十 。陳那觀所緣緣論亦說頌言:識上色功能,名五根應理,功 能與境色,無始互為因。如是即言諸內外處一切色法,唯依 於心,密意說有。是即不謂色法實有也。以是義故,成立唯 心。後起諸師,咸不遵此,均謂色別有種,從自因生。然言 唯識者,以不相離故,識增上力色方起故,故名識變,色實 有體﹔如說唯心,非無心所。於此一義,關係綦深,是唯識 中唯一諍論。即復於此,護法門下又有相見同種別種之爭。 凡此糾紛,皆容後決。所謂相見二分依他遍計所攝異義者, 安慧護法兩家異說,安慧說相見俱計所執,護法等則說為依 他起。所謂二執八識,有無分俱義者,安慧說識相見既俱遍 計,故說八識皆有執;然隨識有異,八識五識有法執無我執 ,七識唯內緣第八執為我故但有我執無有法執,第六意識遍 緣一切法故通起二執,是為二執俱不俱也。護法則說八識五 識俱現量故無我法執,第六遍緣一切法故,我執必隨法執起 故,六七二識俱有二執;然分別起者唯在第六。是故八識, 或有執,或無執也。所謂俱有依開導依多少異義者,於十師 中,於俱有依或說五根為有為無,或說七八有依無依;開導 依中或說諸識可互為依,或說諸識唯自類前後能作開導﹔以 次難陀,安慧護法等異。所謂外器異地自他變不變義者,或 謂外器現居及當生者異熟識變,如難陀等;或謂一切自地生 者同變,如護法等。所謂見道緣如本智後智相見有無者,或 謂本智緣如二 371頁 分俱無,或謂俱有,或謂相無見有;於後智中或說俱無,或 說有見無相,或說俱有。三心見道亦各別攝,或說為相見道 ,或說為真見道。所謂五識有漏無漏通二義者,或說唯漏不 通佛果,諸佛如來唯以大定智悲而為體故。或說五識通漏無 漏,諸佛如來捨無常蘊得常蘊故,一切法皆界處攝故,十九 界等聖所遮故。故佛如來具十八界。出世末那有無義者。或 依論說阿羅漢滅盡定出世心三位無末那故,不更說有淨末那 識。或說末那通世出世,六識八識定有俱有依故,平等智起 必有所依識故。如說四位無阿賴耶,非無第八,此識亦爾, 無染意位有淨末那。所謂如來說法不說法異義者,龍軍無性 說佛慈悲本願緣力,其可聞者自意識上文義相生,似如來說 ,如來唯有無漏大定智悲,無諸漏無記法,故教從自識生, 故說名唯識。護法親光則說如來亦實說法,名句文聲通無漏 故,如來身具有十八界故。眾生聞者仗託彼質,自識復變文 義生起,隨其自識漏或無漏,不親緣故說於唯識。十義大意 ,略如此述。二百年間總為諍此。古學今學,於以分焉。總 觀其異,古唯識學若謂唯識無境故說唯心,今唯識學義謂內 境亦不離識故說言唯心;前者色等俱無,後者十二處有。一 義之乘眾義多異。詳判是非容中篇辨。略言其意,後實逾先 。豈曰至理有時而進化,實後之所抉擇更能會通群經,彌符 至教也。四依抉擇,思想與人以自由,此其異於宗教。標準 聖言主張不同於計執,此其異於外學。治學之則無逾此矣。 或有問曰:如上所陳,安慧護法之學既多不同於古,云 何依以造論,還本世親,不別揉宗, 372頁 強事和會?曰:古今不同幾希之異,大同有在,仍自本宗。 後學之興,既多承古人之嘉惠;希微有得,無用誇張。但求 學理之符契,不驚一己之聲名,幸有益於群生,能補缺於先 哲而已。斯真以學理為大公,而忘相於人我者也,不其厚歟 ? 三者:譯揉宏布時代。斯學研幾,極於護法,勝義確陳 ,靡可移易,然在西土,殊未廣行。譯而揉之,我玄奘窺基 二師之功也。成唯識論樞要述其事曰: 護法菩薩果成先劫,位剋今賢,撫物潛資,隨機 利見。春秋六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厭無常以禪習 ,誓不離於菩提樹以終,三載之年,禪禮之暇,注裁 斯釋。……時有玄鑒居士,識鳳鵷之斂羽,委麟龍之 潛跡,每罄所資,恆為供養,深識同志,物竭積年。 菩薩誘掖多端,答遺玆釋。而誡之曰:我滅之後,凡 有來觀,即取金一兩;脫逢神潁,當可傳通。終期既 漸,奄絕玄導。……五天鶴望,未輒流行。大師玄奘 ……聞斯妙理,慇俯諦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 賢之是屬;乃奉玆草木,並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 睹聖容。…自西霏玉牒,東馳素象,雖復廣演微筌賞 之以為秘訣,及乎神栖別館,景阻炎輝,清耳目以淵 思,蕩心靈以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有 言我有美玉,韞匱藏之,誰為善估,我今估諸。基夙 遇單殊,九歲丁艱,自爾志託煙霞,加每庶幾緇服, 浮俗塵賞,幼絕情分。至年十七,遂預緇林。別奉明 紹得為門侍。自參預三千,即欣規七十,必諧善願。 後承函丈,不以散材 373頁 之質,遂得隨伍譯僚。事即操觚餐受此論。初功之際 ,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檢文纂義 ,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跡。大師固 問。基慇請曰:自夕夢金容,晨趁白馬,英髦間出, 靈智肩隨,開五分以心祈,攬八蘊而遐望,雖得法門 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東出策賚,並目擊玄宗 ,幸復獨秀萬方,穎超千古,不立功於參揉,可謂失 時者也。況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 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 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旨而難悟。請 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 ,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禮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 ,括眾經之要,苞群聖之旨。……雖復本出五天,然 彼無玆揉釋。直爾十師之別作,鳩集猶難﹔況更摭此 幽文,誠為未有。…… 窺師既揉成唯識論,復以所聞作述記六十卷,樞要別鈔 乃至料簡,各共多本。勝義浩浩,如長空之靡際,思致淵淵 ,信大海之無極;恢宏之功,信無量也。別有圓測,亦奘師 門人,別作疏文,義或出入。自爾以往,此土說唯識者,略 成兩派。靈泰慧沼智周如理等均主基師者也。道證慧觀義寂 憬興或朋測師者也。揀括眾義成學記者則有太賢。自餘奘公 門下,多有疏釋。自玆以往,治唯識者,有唐一代至數十家 ,並有著書,咸能自道。郁都洋洋,蘭芬桂馥,聲光遐被, 東渡朝鮮,至於日本。此學盛興,於焉極矣。雖然,自奘公 而窺基,自窺基而慧沼而智周,四代之後 374頁 不聞傳人,歷宋元明清,學絕千載。那爛慈恩,黍離麥秀, 顧念往昔,能不慨然。夫惟天道周星,物極必反。自石棣大 師勤勞法事,東瀛取藉,中土刊經。至我竟師,宏瑜伽學, 唯識要義,一再提宣,長劫童昏,千載一遇;伏膺感謝夫何 可言。仰惟同志,尚念玆哉,繼往光宗,匪異人任。 按唯識傳於中國,不始自奘師,覺愛真諦,並譯攝大乘 論,二十唯識論,然今述此學大成後之宏傳,故未及於二師 也。 四、唯識義旨 史事既陳,次應明義旨。一釋名義,次明宗旨。釋名義 者,云何名唯識?何者名唯識?言唯識者,唯謂簡持,識謂 了別,簡無外境 (境者所緣所慮義) 持有自性,無有彼法, 但有此法,故云唯也。了謂覺了,別謂分別,能覺了境,能 分別事,故名識也。即用顯體,故說名識,即心異名。說唯 識言,即顯外境皆無,但有內識也。既諸世間,皆共許知除 識以外有我有法,云何說言唯有識耶?以彼我法,性不成故 ,但由自心執著生故。云何不成?此不詳辨,論時至處,當 更確陳。彼我法等由執起者,可云非有,色聲等法眼識等緣 ,現所知故,云何非有唯有識耶?被色等法,雖亦非有,然 即由識所變現故,離識更無別自性故,即識為性,故名唯識 。或復色等,雖亦有性, 375頁 然識生時必仗識起,心不生時境即不生,心生起時即帶色起 ,為自相分,作親所緣,故諸色等皆不離識。不離識故,說 言唯識。即以此理說如是言: 世間諸法,若有若無,若假若實,或由執起,或 隨心生,俱識所變,皆不離識,故言唯識。 亦可說言: 世間諸法若離識者,性相體用皆無所有,識以外 法一切都無,故言曰唯識。 是知諸法苟離於識,一切俱無;苟不離識,一切可有。 即以是義,知唯識言,非謂世間餘法都無但唯一識;又更不 可謂但有自識,他識俱無。故成唯識論為答他疑,說如是義 : 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教,但說一識。不 爾云何?汝應諦聽,若唯一識,甯有十方,凡聖尊卑 ,因果等別,誰為誰說?何法何求?故唯識言有深意 趣。識言,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 相見,分位差別,及彼空理所顯真如;識自相故。識 相應故,二所變故,三分位故,四實性故;如是諸法 皆不離識,總立識名。唯言但遮愚夫所執定離諸識實 有色等。…… 又復應知言識有者,亦非遂謂如實為有;但謂依他如幻有耳 。故成唯識論復作是言曰: 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實有。為遣 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 376頁 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 唯識意義,略如是說。若如是知,不落疑見。 所謂何者名唯識者,既一切法皆不離識,故一切法唯識 。然別釋者,唯遮外境我法有故,遍計唯識﹔識表色等不離 心故,依他唯識;唯識真如,理遍萬法,恆常不改,真實不 虛故,圓成唯識。又此圓成實性,是唯識理;諸佛菩薩證斯 理已開示眾生,名句文義,是唯識教;諸行修者,依此教理 ,以漏無漏聞思修慧,現比量智,作是觀者,曰唯識觀,亦 曰唯識行;依斯觀行入真現觀,斷障證空,成菩提涅槃,得 大轉依,曰唯識果;去佛既遠,現覺難知,諸大論師以聞思 慧,依聖教正理,比度參稽,能立能破,有系有統,以闡明 如斯教理行果,令法久住,利樂有情,是曰唯識學。如是一 切俱名唯識。 唯識宗旨,有總有別:所云總者,一切佛法無不為令眾 生拔一切苦得究竟樂故,無不背棄流轉趣向還滅故,諸菩薩 等六度萬行戒定慧三無不為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故,即以是故 ,成唯識論說如是言: 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述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 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 ;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真解脫, 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 377頁 是即總以生解斷障,證二空,得二轉依,以為宗旨也。 所云別者:雖諸佛法俱以菩提涅槃為目的,然三藏既殊 ,三學復異,今此唯識既特明唯識理,但屬於慧學,故此宗 旨亦正以明唯識理得如實智以為旨也。此中又有總別,於中 總者,如唯識論云: 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迷唯識者,令達二空,於唯識 理如實知故。 此即總以達二空,明唯識理,以為旨也。別中別者:雖諸眾 生總迷唯識,然所迷謬種種不同,若不能遮種種異執,於唯 識理終不能證,故此教旨要能遮遣種種異執,方便令彼於唯 識理如實證知,故唯識論復作是言: 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非無,或執內 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體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 ;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令於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 故作斯論。 蓋大法難言,眾生多執,諸佛菩薩為破彼執,說種種言,然 彼不能如言遣執轉復執墮言中,佛為破我執,說十二處教: 眾生即依教執心外有境;為破法執故說一切皆空,即復於言 中計識亦都無;此小乘人惡取空者,所以迷唯識也。佛為彼 迷唯識理故,是故復說三界唯心,染淨由心等;然彼不知此 唯識言,但避外境,不表內法唯有一心,一類菩薩遂復執言 唯一意識,用別體同;或餘部執,但有於心,無別心所;如 此二種,是謬唯識。況復外道迷唯識故,起餘我法執﹔諸同 乘者 378頁 謬唯識故,轉復執無內境根等。或復聞說唯識,不知但為遣 法執故,遂復執有真實唯識可唯,不達依他如幻,於真唯識 理又豈能證?夫迷唯識者,固無入道之門;謬唯識者,亦錯 證真之路;正理既謬,出離何期,故造論者,總以破遣如斯 謬執,顯示真唯識理以為宗也。 以上三家,言雖有其總別,義實互為因果。蓋證菩提, 必由智慧;欲成智慧,必遣邪執;迷謬唯識,是邪執也;邪 執遣已,正智方生﹔正智既生,菩提涅槃於焉遂證。本末合 說,唯識一宗總以破執達理生智證果以為宗也。雖然,如上 唯識三說,述記如次說為安慧火辨護法之言,即於此中別得 一義;蓋火辨世親同時,唯識之教初明,迷者多而謬者少, 故但破外執,不遣內計。 [一意識師攝大乘有敘無破。] 初 興之學,但宜爾也。至於護法,此學之興已二百年,信者既 多,由是謬者亦眾。明者已明無事再立,謬者既謬不可長謬 ,否則真理轉復隱沒,藥復生病也,故護法特以破謬執明唯 識正理以為宗也。 五、唯識所明 唯識所明者:如前章云,一唯識言總目教、理、行、果 及學,故其所明,量亦如是。然就成唯識論等所言,可略分 為二:一者境事唯識,二者觀行唯識。 言境事唯識中,又有二:一遮遣外境,二顯識性相。遣 外境又二:一者破計所執,如成唯識 379頁 初二卷中所破外小,若我若法,實我主宰,時、方、大梵, 極微,外色,不相應行,無為法等是也。二者辨境由識變, 如論七卷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一頌 以往,廣以教理釋諸妨難,成立唯識。又如攝大乘論中說如 是頌: 鬼傍生人天 各隨其所應 等事心異故 許義非真實。 於過去事等 夢像二影中 雖所緣非實 而境相成就。 若義義性成 無無分別智 此若無佛果 證得不應理。 得自在菩薩 由願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 得定者亦爾。 成就簡擇者 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 如義皆顯現。 無分別智行 諸義皆不現 當知無有義 由此亦無識。 由此諸頌,總以四因知所緣境隨心轉變,皆不離心,是 故無別外境,境但識變。所謂四因者:一者相違識相智,二 無所緣識智,三自應無倒智,四隨三智轉智。三智者:一隨 自在者智轉智,二隨觀察者智轉智,三隨無分別智轉智。如 次應知。如是外法非有故,境但識變故,唯識之義理善安立 。又如二十唯識攝大乘等,皆廣顯斯義。此述略義未廣宣說 ,詳待中篇。 顯識性相中又分二:一者顯相,二者顯性。顯相者,一 顯能變,如成唯識論二卷以往,說三能變,成立八識七識, 備明相應諸心所等,乃至第七卷中辨心意八種異同皆是也。 二顯所變,即 380頁 如同卷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頌以下,乃至十因四緣五果廣 顯識變因果,及一切有情生死相續十二有支異熟感赴等,皆 是也。顯性者,一說三性,二釋三無性,三結歸唯識實性。 如八卷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諸頌以往,乃至此諸法勝義亦 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等諸頌釋所明是也。唯識一 宗從法相出,故說識性依三性明,復以唯識攝彼三性,故論 說言: 謂心心所及所變現眾緣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 誑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於此橫執我法有 無一異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無,一切皆名遍 計所執;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 真性,名圓成實,是故此三不離心等。 諸識性相若有若無若假若實,隨應即是三性攝也。餘義 宏廣,如論自明,恐繁且止。 觀行唯識者,攝大乘論入所知相分,成唯識論九卷十卷 唯識行位具廣宣說。玆略言者,諸菩薩等最初發心求住唯識 ,乃至成佛畢究證淨,位既懸殊,能觀所觀智境亦異。初資 糧位但樂多聞,於唯識教深心信解﹔次加行位起四尋思四如 實智,已能修觀而未證得;於見道位真現觀中,唯識始證﹔ 修習位中,修有差別:初四別證,五地合觀,七地長時,八 地任運,至究竟位,雖不更修,念念具能緣真俗識。於資糧 位,應知即以唯識聖教以為所緣,以聞所成慧而為能緣;雖 未現觀斷伏煩惱所知二種,然信此故,亦能少分伏除二麤現 行。於加行位,煖頂忍世第一法,如次能觀能取所取唯識無 境,乃至觀空識亦都無。最後見道證無所得。故說頌言: 381頁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 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 無所得。 修唯識觀雖通諸位,然加行位從假入真,功夫次第最為明著 。故諸學者,應於此位特尋求也。然即於此而得一義,觀唯 識者於彼最後當捨此唯識,乃能得證真唯識。亦猶之修空觀 者,空亦復空,乃能得證如實真空,是知菩薩造論乃至佛說 種種施設,皆唯方便,都非究竟。唯為遣執,非詮實相。真 勝義中,性離言故,非空不空無識非識,識且難名何唯不唯 ,故觀唯識應於此義諦審研幾,庶於真道能速悟入。我佛說 言,法譬於筏,豈不然歟?否則藥反增病,可哀也已。又復 應知,法不孤起,道不能單行;戒定慧三大有漸次。唯識者 佛法法門之一門,慧學者六度萬行之一學。苟無餘法增上資 長,真唯識觀豈能修證?況加行道中,依明得明增印順無間 四三摩地,乃發四種尋思實智乃得漸次入見道中,故知真智 依定起也。而定及慧,又依戒起。菩薩大戒,以菩提為因, 以大悲為建立。是故資糧位中,必於福德智慧,善備無邊, 而後加行乃可引發。修真唯識者,安可知此忘彼,不慇求也 。唯識所明略述如是,於彼正義當應審求,於所未明當詳他 宗。博大會通,是在智者。 六、唯識與餘宗之異同及其對佛法之關係 382頁 唯識所明遮無外境顯有內心,我法非有,空識非無,非 有非空,義符法相。故瑜伽唯識,自昔咸皆混為一談。至我 竟師,乃明其非是。大論序十義對觀,真實序六事顯別,大 小廣狹,本原不侔也。今略言其異,亦有三端:一者瑜伽之 教普被三乘,戒定慧三,修行證果無不備明﹔唯識之教,為 大乘說,於三學中唯專於慧,獨詳於境,行果俱略,是為廣 狹不同也。二者,瑜伽說俗諦事,三科平列,有十善巧;唯 識獨詳一識,總攝三科。平等總攝,義又不同。瑜伽唯識俱 明三性,於三性中俱詳依他,然真實品論依他起自性,謂從 眾緣所生自性;攝大乘論則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 諸識,一以一切有為為依他起,一以識言顯依他起,亦此義 也。三者世尊設教二諦盡之,勝義諦中一法不立,唯說一空 ;世俗諦中萬法俱顯,非唯一識﹔故瑜伽言,三科齊引,四 諦並張,是如實說。唯識遣境,表唯一心,是密意說。權實 不同,其異三也。然聖言泛廣應病施方,人地時機種種不同 ,故諸經中多隨順教。瑜伽大論,總抉聖言;抉擇分中,又 廣抉擇。至于唯識,時經二百年,人歷十數輩,於諸論議尤 更研詳。緣性緣生,又深抉擇。故所立義,彌更精邃。由是 應知如實說中多隨順說,密意說中多如實說。斯於佛法大有 功歟。又瑜伽說行,發心證果俱廣開顯;然唯識遣境,加行 位中由凡入聖最為深切,觀行瑜伽何能少此。是又此學有特 勝也。本宗不同,略述如是。 般若明空,當下即是。唯識說空,唯空所執。故掌珍唯 識,亙諍是非;兩宗不同,於焉明著 383頁 。詳其所以略有二端:若彼空言顯實性者,一就勝義說,是 故俱空;一切諸法平等一味故,不可施設同異差別故。一就 世諦說,有相無相事不同故,有用無用功能別故;龜毛兔角 不同羊毛牛角故﹔依他幻有,遍計空無,故此二法有無非一 。彼此兩宗,由此說異。若彼空言唯遣執者,一就觀行說, 是故空有亦復空空,不落二邊,不執有無,遣相觀空直入實 際;故般若言,有深妙用。一就法相說,俗諦三性空有各殊 ,是故說有空不空﹔勝義無相,言詮路絕,是故說言非空不 空﹔法相唯識,至符事理。兩宗不同此其由也。乃若聞空言 而惡取,聞識言謬執,自不達於本宗,奚足論於同異,遮而 破之,互所宜也。 小宗之義法有我無,唯識說言我法俱空,半滿之教自爾 差殊。三科假實,在小多諍﹔其在唯識,依他如幻,亦自不 同。然此俱大小之分,非但唯識。若就緣生說二異者,則阿 賴耶識,曰所知依;末那思量,為染淨依;所緣識變,都無 外境﹔三界虛妄,唯心所作;殊勝無邊,緣生至理。彼此判 若霄壤矣。又心相應法不相應行;無為法等,或增或減,說 假說實,亦多不同。緣生緣起,立義亦異。俱詳諸論,更不 詳談。 上述唯識與諸宗異義已竟,然四囗陀南為內法通義,二 空無我為大乘通義,三性八識為法相唯識通義。異者自異, 同者仍同,語不違宗,俱是佛法。內外之分,彌彰於此。 或佛問曰:唯識之義多由道理建立,展轉破立,全憑思 辯,此與西方哲學有何異乎?又西方 384頁 哲學亦有唯心論,彼此之殊,究為何等?曰:唯識之義,雖 多由道理建立,然此道理多本聖言量,故推究其根本,此學 乃從實證得來也。而諸哲學,全不如是,都不外於凡情遍計 ,妄所分別,方法不同,此其一也。又彼則汎爾空談,無關 實際,此則加行見道,切身受用,期證涅槃。故一不免於世 間戲論,一則正是還滅資糧。用無用別,此其二也。復次加 行道中修唯識觀唯遣外境,外境遣已亦遣內識,真見道中非 空不空,無識非識,真唯識境於斯始證。是故執有真實唯識 可唯,亦是法執。故唯識言,唯遮不執。而彼則堅持固執, 究竟興諍。執不執殊,不同三也。以是觀之兩家不侔,如白 與黑。若其立說之差殊,問題之解答,種種歧異,略如佛法 非宗教非哲學中辯,此不更詳也。至乃西方唯心論者既哲學 之一派,自與佛法唯識不同,以彼同出於遍計無用,有執故 。又彼學內容但知六識,八識境界昧焉不明,於是始則撥無 本質,繼復遁辭逃責,謂諸境界始存自心,自不見時存於他 心,俱不見時存於上帝之心,展轉支離,復又同於宗教之迷 信矣。辨此是非於中篇明。此外宗教則執有主宰,科學則專 逐外物,與此學異,更不待言。諸有以唯識作哲學科學講者 ,信亦太事牽強矣。雖然世間真實,道理真實,苟不違理, 有益於事,佛不違世間,菩薩種智於五明處求,如彼能自守 範圍不妄談勝義,則固無事與之興諍也。 已辨與餘宗異同,次明此學與佛法之關係。如上言之, 唯識之學最後晚出,時經二百載,人歷十數輩,甚深抉擇, 最為殊勝。則其於佛法之關係,可不難明也。蓋佛法有二諦 :一曰世諦義 385頁 ,說緣生;一曰第一義諦,詮表法性。然法性理,不離緣生 ,緣生不明,法性即難安立。是故經言,諸法從緣生,自無 有定性,若知此因緣,則達法實相,若知法實相,是則知空 相,若能知空相則為見導師。而掌珍立量,真性有為空宗, 以緣生故為因,以如幻為喻。即此可知,若昧緣生,即難明 法性矣。即此雖言一切佛法建立於緣生可也。然明此緣生義 ,最深最精,莫唯識若。建立賴耶種子,諸法有其真因;即 此遣除無因不平等因。建立唯心,而諸法展轉互不相離;即 此眾生各一宇宙,因果感赴,流轉還滅不相攙雜,不斷不常 ,不異不一。因果義成,法性義立。即此而遣除一切科學哲 學外道異論。是故此學之興廢,即謂為內學外學之興廢可也 。復次,方今科學盛行,專逐外物,不明唯心更何從救。況 彼尚論理,非有至精確之析理,又何從引彼入此乎?而唯識 者,又特於此擅長者也。是故唯識者,建立佛法之根本,障 衛佛法之屏藩,摧伏邪執之利刃,接引新機之方便;其於佛 法關係之重要自昔為然也,於今猶急焉﹔其存其亡,安危共 之矣。 雖然,唯識之義信則然也,顧其學術之組織,與所對治 之邪見,及所討論之問題,用之今世,則不無有隔世之憾焉 。故初學者每病其難入,或歎其不切,是所謂美中不足者歟 。以是因緣,今作通論,謬欲擇其義理,釋今疑難,更其組 織,以應今日之需。庶幾大法晦而得明,群疑結而得釋。然 愧才力短絀,學業荒疏,無以勝其志。正而教之,是所望於 同志耳。 附錄:自昔古德,判別教時,異說紛紜,莫衷一是。要 皆崇自所宗,抑餘宗也。故釋經論者 386頁 ,文前分別,必廣辨之。今通論唯識獨於此義未曾道及,似 違舊制。然非忽之,誠以義非決定,可不從也。昔作起信論 料簡答辨文中,有評判教一節,玆附錄之,以見愚意。 次評判教者,自昔判教,議論糾紛,西方則小大 相非、空有互諍,大乘則說小乘為方便之談,小乘則 認大乘為非佛說,空宗則說相宗空而不盡,未會究竟 ,相宗則說空宗但偏一空,非中道義。故各自處第三 時,而說他宗契經非了義。至於此方光德,議論更復 繁多,一時,二時,三時,四時,五時等,雜說不一 ,具如吾師唯識講義中述。非特判教多時,亦復立宗 各異,其在西方,但有大小之分,於大乘中但有空有 之別耳。 (其實大乘之分空有,始自清辨護法,然清 辨固亟閑法相,護法亦特表般若,博大宏通,慧智無 礙,各據聖言,昌明正理,雖互諍難,真俗兩宗精義 益彰,而啟後學之妙解,皆非守一家之言,而伐異黨 同者。抑護法清辨亦絕未自立性宗相宗之名,特學性 宗相宗者因二師之論辨特盛緣是而有二宗之分耳,然 此但主張教理之異,其他行持戒律住持都無有異,故 那藍陀寺,戒賢智光齊聲揚化,備座數百,小大同光 ,此蓋與東土之各守一經,各住一寺,便自嚴以某宗 某宗者,小大宏局迥不相牟也。) 其在東土,則同講 法相也,而地論攝論各自分宗;同宗地論也,而南北 兩道又自分宗﹔成實俱舍,但小乘中一部論議;法華 華嚴,但大乘教一部經典;所詮教義,各局方隅,或 則教理不該,或則行果不備。夫境行果三,學佛之終 始;三藏十二部經,聖言之宏規;缺一不全,便難修 己化物;譬如人之肢體不具,即人之體用不備,而有 顛躓殘廢之懼。況夫守一遺多,而可自為宗祖者也 387頁 。夫地論攝論兩宗之興,固原於佛法初來,經論不備 ,守缺待全,江漢朝宗,終歸於海猶可說也。乃若教 典既備,譯事已昌,猶復固局一隅而自尊大,則不得 不歎其所見之陋矣。宗派既繁,判教愈雜,吾固非但 不滿於此方先德五教四教而已,即於西土般若瑜伽兩 宗之互自高下,亦未敢贊同;而一守佛法平等無有高 下,佛語圓音隨類解別,教唯是一乘則有三之說。多 本師聞,非自力也。 何言夫佛法平等無有高下耶?曰我佛說教,所為同故, 所說一故,隨宜應機時無定故,同時聽法根有別故;以是四 義不特無始終圓頓之分,亦且無大乘小乘之別。 何言夫我佛說教,所為同耶?曰,如來大悲願,從初發 心,以至成佛,常念眾生流轉生死,沉淪五趣,邪見僻執, 虛妄顛倒,心斯悲愍,誓願拔濟;金剛經云,所有一切眾生 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想若無想,我皆令入 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法華經云,如來出世普為眾生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是也。以是因緣,可知我佛平等 大悲,說法因緣皆為眾生入於涅槃,成於菩提,所為是一, 無二無三,是為說法所為同義。 何言夫我佛說法所說一也?曰:一切佛教,二諦所攝, 勝義明空以顯實相,世諦說有以明緣生,是故一真法界,無 我無法,無作者受者,而善惡因果法相不壞。仁王般若經云 :「以諸法性即真實故,無來無去,無生無滅,同真際,等 法性,無二無別,猶如虛空。 (中略) 以諸法性悉皆 388頁 空故。由世諦故,由三假故,一切有情蘊處界法,造福非福 不動行等,因果皆有﹔三乘賢聖所修諸行,乃至佛果,皆名 為有﹔六十二見,亦名為有。 (中略) 又云:佛言:「大王 ,智照實性,非有非無,所以者何,法性空故,是即色受想 行識十二處十八界士夫六界十二因緣二諦四諦一切皆空。是 諸法等,即生即滅,即有即空,剎那剎那,亦復如是。 (中 略) 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諸法,一切皆空,內空,外 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無始空,畢究空,散空 ,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般若波羅蜜多空,因空,佛 果空,空空故空。諸有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 有,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十地故有,佛果故有 ,一切皆有。」無量義經云:「是一法門,名無量義,菩薩 欲得修無量義者,應當觀察一切諸法自本來今,性相空寂, 無大無小,無生無滅,非住非動,不進不退,猶如虛空,無 有二法。 (中略) 又復深入一切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 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異如是法,法相如是滅如是法 ,法相如是能生惡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異滅者亦復如 是。 (中略) 次復諦觀一切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滅。復 觀即時生住異滅。如是觀已,而入眾生諸根性欲;性欲無量 ,故說法無量;說法無量;故義亦無量,無量義者,從一法 生;一法者即無相也。如是無相,無相不相;不相無相,名 為實相。」又云「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常為眾生演 說諸法,四相之義,苦義,空義,無常,無我,無大,無小 ,無生,無滅,一相無相,法性法相,本來空滅,不來不去 ,不出不沒。」如是 389頁 聖言,妙廣無邊,不可備述。刻求其義,靡不同一。所謂勝 義皆空,一法不立,世諦故有,萬法俱彰;空有兩輪,攝佛 法盡;法性緣生說聖教盡,而此兩輪相依而立,依法緣生始 言法性,依法空性說實緣生。不即不離,非一非異,故無法 外之如,亦無如外之法,離俗無真,離真無俗,世諦勝義, 平等平等,此之謂我佛說法所說一義也。 二義既明,則諸契經雖說法無量,妙義無邊,然宗旨所 在,則咸為大悲度生,使證菩提涅槃;義趣所歸,則咸為根 本後得二智所照法性緣生。說緣生者,令知法有用,知法用 故,則能正起功德;說法性者,令知法無體,知法無體,則 能悟入無得。以功德故,加行滿而證得菩提;以無得故,煩 惱斷而畢竟涅槃。諸佛度生,如是如是。是故一切經義,所 為所說,靡有不同,平等平等,一切一味,何大何小?何別 何通?何頓何漸?何偏何滿?諸有於諸契經生高下想者,斯 皆凡夫習氣,分隔聖言,不善會通,謬生邪執者也。諸魔得 便,感匱法業:愚癡可矜互諍無益也。 難曰:既法平等,所說都一:云何佛以四依教人,依了 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佛既言經有了不了,則古德判教分經高 下,何不可然。曰:我佛說教,義趣旨歸雖惟一義,而為眾 生諸根性欲有差別故,即依一義說無量義,於一相中無量相 生,由是因緣,各經所明,亦有差別,此則如於般若華嚴深 密楞伽等雖並言諸法性相,然輕重不同,於是所明有了不了 。了者顯了義,了盡義。夫空而不至般若,法性之義不盡; 有而不如法相,緣生之理不顯;故言法性則必以般若為了義 ,而 390頁 深密等經未為了義;若言緣生,則必以深密等為了義經,而 般若等為非了義。互有所了,即互有所不了。吾人以法性還 般若,以法相還深密等,則一切契經皆為了義。吾人求法相 於般若,則三性五法一切法相,因果生起,義都未盡;吾人 求法性於深密等,則有空不空,有存有遣,以言性真,義亦 未顯;斯則一切契經皆不了義,了不了義,斯為的釋。吾人 聞佛聖言,惟應因言求義,不可執言迷理,此則所謂依義不 依語者也。由是可知依義求理,則一切契經皆是了義;依語 起執,則一切契經皆不了義。真法王家子,應於此義亟深研 幾也。 再有難者,經義既同無非了義,所為又一皆為轉依,則 菩提涅槃一切眾生胡不盡證,而三乘道果應無差別可得也。 今既證果有別,三乘有殊,即果求因,是佛說法先後大小有 差別也。曰此不然,三乘聖果所以別者,緣於眾生種姓有殊 故耳。是故教惟是一,乘則有三。教惟是一者,一切契經同 說法性緣生;乘則有三者,二乘固局人空不達法,無蘊處界 三執實執假,三世諸法說有說無,而不了知依他起性一切如 幻;就法性說,真如實際平等一空;大小三乘由斯判耳。諸 法實相本不可言,借指示月,方便顯示,不觀月而觀指,隨 言說而生執,此非說法者教不平等,實聞法者根性自差耳。 教一乘三之旨既明,一切疑難並釋。然有餘義玆再略陳 。設謂諸佛說教定有前後,所說教義定有高下者,今當問彼 說教時,三乘得同聽不,一時聞教三乘得果有差別,不又佛 度生初中後時 391頁 定度何乘不度餘乘不?若謂佛說教時定分前後,三乘等眾定 不同聽,既同聽者得果必同,又佛度三乘前後定不相雜者, 則汝判教定別前後分大小始終頓漸等,斯有可通。然契經云 「初說四諦,為求聲聞人,而八億諸天來下聽法,發菩提心 ;中於處處演說甚深十二因緣,為求辟支佛人,而無量眾生 發菩提心,或住聲聞;次說方等十二部經,摩訶般若,華嚴 海雲,宣說菩薩歷劫修行、而百千比丘萬億人天無量眾生得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住辟支佛因緣中。」 觀此經文則知我佛說教初中後時三乘同聽,雖同聽一法而以 乏異故得果遂差,而佛初度聲聞亦即度於獨覺菩薩,度獨覺 菩薩亦即度於聲聞菩薩獨覺,由此可知一地所生一雨普被, 草木禾稼生起不同;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教 惟是一乘則有三,此義堅立靡可動搖。則定判教時大小先後 者,全無當矣。是為隨宜應機,無有定時;隨類聞法得解各 異義。 了是諸佛說法所為同,所說一,時無定,解各殊,四義 ,判教之事都無有當,大小之諍空有之爭都可以已。若夫四 教五教則更無辨論之價值矣。所以者何?藏通別圓是稱四教 ,小始終頓圓是為五教。若在我意,則一切佛語無非藏收, 豈但阿含。一切佛法,三印九事,緣生法性,諸經並說﹔就 事而言三乘之教無不皆通。就根而言,悟入有殊,得果各異 ,則一切契經無不皆別。就理而言,則法性圓滿妙用無礙, 無不皆圓,今以般若為通,方等為別,法華華嚴為圓,高下 顯然。夫然,則般若所陳應非究理,云何得為諸佛智母。既 非別教應二乘亦證法空。別者,方等之專 392頁 名,般若非別,般若應非大乘。夫方等者,即方廣之別名, 而方廣則大乘契經之總名也。般若既大乘,般若何非方等。 方等既大乘之總名,又何不可以攝法華華嚴。又別而非圓, 豈其說理有所未盡。既有未盡,應同二乘有見,有執。如是 仍不得名方廣。如是之義,都無有當。四教之義胡能安立。 四教之說既非,五教之旨亦破,以五教固抄襲四教而來,而 又自尊於圓位者而已。四教之次第既破,五教又何需說焉。 況夫吾前既申四義,顯示佛法平等,一切一味度生無定時, (初中後說法普度三乘非定先度聲聞次度緣覺後度菩薩) 得 解無定教, (初時人天聞四諦而發菩提心,二時聞十二因緣 教而成聲聞或發菩提心,後聞方等教而或得聲聞四果或住辟 支佛因緣中) 則一切高下先後之說都無待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