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六足」「發智」

梁啟超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
1978年11月出版
頁267-276


. 267頁 一、說名稱及傳譯淵源 「六足」「發智」者,「說一切有部」之寶典也。其成 立在大毘婆沙前,婆沙宗之。「有部」為印度佛教正統派, 故欲知教義之淵源,以察其後此蛻衍進展之跡,不可不瀏覽 此諸書。 「六足」者,六部論之譯名,末皆繫一「足」字,故得 名焉。 (一)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二十卷 舍利弗造┐ (二)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二十卷 目犍連造┼─佛在 (三) 阿毘達磨施設足論 (未譯) 迦旃延造┘ 世時 (四)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十六卷 提婆設摩造─佛滅 後三百年 (五) 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十六卷──┐ ├世友造─佛滅後 (六)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三卷(節本)┘ 四百年 268頁 此所謂「六足」也,據俱舍論所引,尚有鄔波□多之理目足 論,但未譯傳,是否與「六足」同類,不敢斷言。所謂「發 智」者: (七) 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 迦多衍尼子造──佛滅 後四百年 右七書譯名,皆唐玄奘法師所定。阿毘達磨舊作阿毘曇 ,譯言對法,亦云大法。佛典分三藏: (一) 脩多羅,即經 藏。 (二) 毘尼,即律藏。 (三) 阿毘曇,即論藏也。故凡 古代大論,多冠此名。此六足論者,除施設足外,餘六部皆 奘師譯出。其品類足一種,則劉宋時求那跋陀羅、菩提耶舍 曾共譯,名曰眾事分阿毘曇論,為十二卷,奘本則第二譯也 。其發智一種,則苻秦時瞿曇、僧伽、竺佛念曾共譯,名曰 阿毘曇八犍度論,為三十卷,奘本亦第二譯也。奘公譯異門 、法蘊、識身、品類、發智皆依足本,惟界身篇末,有窺基 後序,謂﹕「此論大本,有六千頌,後以文繁,或致刪略, 今此所翻有八百三十頌。」然則所依乃節本矣,此所以卷數 與餘書不侔也。所以用節本之故,殆因奘公老年精力不繼, 基序稱此論以龍朔三年六月四日譯訖。考奘公示寂,即在次 年 (麟德元年) 之二月四日,上距成書時僅八月耳。其施設 足之所以闕譯,當亦為此。今藏中尚有宋法護譯施設論七卷 (大中祥符間) ,或謂即抄譯施設足,未敢具信,冀他日或 得梵本印審耳。 269頁 二、說「六足」 異門、法蘊、施設三足,舊稱佛三大弟子舍利弗、目犍 連、迦旃延所造。果爾,則當為論部最古之書。然佛典年代 ,每多帶神話的性質,未敢謂為信然也。舍利弗著述今在藏 中者,尚有舍利弗阿毘曇論三十卷,然彼書乃「犢子部」所 宗,與集異門足論似截然不同 (說詳彼篇) ,得非韓非子所 謂「孔墨皆道堯舜,誰與定堯舜之真耶﹖」然異門足之教義 ,與發智及婆沙所衍最相吻合,其為「有部」根本義法所出 ,蓋可斷言。 法蘊足列舉「心數法」 (即心所有法) ,最為詳盡。其 所舉不善法,自貪、瞋、癡、忿、恨、覆、惱,以至愁、歎 、苦、擾凡八十種 (卷九) ,純為系統的分類,以校今代泰 西之心理學書,精密過彼遠甚,以學術進展之常蹊論之,其 成書似在發智以後。又言:「五取蘊無常轉動,勞倦羸篤, 是失壞法,迅速不停,衰朽非恆,不可保信。是變壞法,有 增有減,暫住速滅,本無而有,已有還無。」 (卷六) 此頗 似「經量部」之「過未無體說」,與「有部」之三世實有說 不相容,故吾竊疑此書頗晚出,非佛在世時所宜有也。 據三論玄義稱,舍利弗阿毘曇亦名犢子毘曇。又異部宗 輪論謂「法藏部」自稱「我襲采菽氏」,采菽即目犍連也。 然則此二大弟子者,或即為彼兩部所宗,然而兩部皆同出「 有部」,故 270頁 此二書亦不失為「有部」之大典也。 集異門足論目錄如下: 緣起品第一 (世尊遊力士生處住其所造初成臺觀命舍 利子代宣法要舍利子承命結集毘奈耶) 一法品第二 (有三門) 二法品第三 (有二十七門) 三法品第四 (有五十門) 四法品第五 (亦五十門) 五法品第六 (有二十四門) 六法品第七 (亦二十四門) 七法品第八 (有二十三門) 八法品第九 (有十門) 九法品第十 (略有二種) 十法品第十一 (略有二種) 讚觀品第十二 (佛從臥起讚善勸持) 法蘊足論目錄如下: 學處品第一 (明優婆塞五戒) 預流支品第二 (明四種法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 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 證淨品第三 (明四不壞淨:一佛證淨、二法證淨、三 僧證淨、四聖所受戒) 沙門果品第四 (明四聖果) 通行品第五 (明四通行:一苦遲、二苦速、三樂遲、 四樂速) 聖種品第六 (明衣食臥具知足及樂斷樂修聖種) 正勝品第七 (明四正勤) 神足品第八 (明四種「三摩地」﹕一欲、二勤、三心 、四觀) 念住品第九 (明身受心法四觀) 聖諦品第十 (明四聖諦) 靜慮品第十一 (明四禪法) 無量品第十二 (明慈悲喜捨定) 無色品第十三 (明四空定) 修定品第十四 (明四修定﹕一得現法樂住、二得殊勝 智見、三得勝分別慧、四得諸編永盡) 271頁 覺支品第十五 (明七覺支) 雜事品第十六 (明永斷一一法,皆能保彼定不退還, 謂貪瞋癡乃至苦憂擾惱等) 根品第十七 (明二十二根) 處品第十八 (明十二處) 蘊品第十九 (明五蘊) 多界品第二十 (明界處蘊起及處非處善巧) 緣起品第二十一 (明十二因緣) 著識身足之提婆設摩,年代無考。然其破「犢子部」所 執,知必在「犢部」分裂後矣﹗ (犢部分裂在佛滅後第三百 年中葉) 「犢子部」立「補特伽羅」即「我」體之異名,所 謂「我法俱有說」,當時斥為附佛法之外道者也。本書先破 「法藏部」之「過未無體說」,次即破「補特伽羅說」。其 內容如下: 目乾連蘊第一 (沙門目連作如是說「過去未來無現在 無為有」,今依諸契經種種破之) 補特伽羅蘊第二 (補特伽羅論者作如是說,定有「補 特迦羅」﹔性空論者依諸契經種種破之) 因緣蘊第三 (問答諸法互為因緣義) 所緣緣蘊第四 (問答諸所緣緣義) 雜蘊第五 (明起柒離染等義) 成就蘊第六 (廣明十二種心成就不成就等差別) 世友之人物價值及年代,已見宗輪論條下。此人殆最忠 實於「有部」教義者,故「大毘婆沙」徵引其遺說最多。今 略舉「品類足論」之內容如下: 辨五事品第一 (卷一) 辨諸智品第二 (卷一卷二) 辨諸處品第三 (卷二) 辨七事品第四 (卷二卷三) 辨隨眠品第五 (卷三至卷五) 辨攝等品第六 (卷五至卷十) 272頁 辨千問品第七 (卷十至卷十七) 辨決擇品第八 (卷十八) 前五品略舉名數,故其文較簡;第六第七兩品,論各名相互 關係,以今語譯之則專論心理歷程也,故其文較繁。要而論 之,則佛教之系統的心理學,可謂至世友而始確立也。其界 身足論則分二品:一、本事品,論心所法;二、分別品,論 不相應行。據窺基云﹕是節本,恐是未完本也。 三、說發智 發智論之著者,迦多衍尼子或譯作「迦旃延」,與佛十 大弟子中之迦旃延 (即造施設足論之人) 同名,實「說一切 有部」開宗之宗也。據嘉祥三論玄義云:「佛滅度後,迦葉 以脩多羅 (經部) 付阿難,歷末田地、舍那婆斯、優婆掘多 、富樓那、寐者柯,至迦旃延尼子,二百年來無異部。…… 從迦葉至掘多,正弘經,從富樓那稍棄本弘末,故正弘毘曇 (論部) 。至迦旃延大興毘曇,上座部弟子部見其棄本弘末 ,四過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上部弟子移往雪山避 之,因名『雪山住部』,其留者則名『薩婆多部』 (說一切 有部) ,……」由此觀之,「有部」與「上座部」之分裂, 其主動實由迦旃延,而諸上座之不滿於迦旃延者,即以其重 論而輕經。所謂論者何﹖則此二十卷發智,即集其大成者也 。玄奘法師曾親游著論之地,西域記 (卷四) 云:「至那僕 底國有答秣蘇伐那伽藍,中有無憂王所建□堵波 (塔) 高二 百餘尺,繞山伽藍,周二十里,小□堵波數千百所 273頁 ,連隅接影。如來涅槃後第三百年中迦多衍那論師於此製發 智論焉。」其遺蹟為後賢所敬慕如此。竊嘗論之,發智論之 地位,略如治春秋者之有公羊傳,迦旃延則胡母生 (世友略 可比董仲舒), 而後此之大毘婆沙,則比何氏解詁也。故欲 知當時所謂正統派學說,必於此書求之。 全書分八篇四十四章。篇者,秦譯本作犍度 (Shandha) ,蓋聚集之義;唐譯本譯為「蘊」。章者,秦譯本作跋渠 ,蓋類別之義;唐譯本譯為「納息」。今對照兩本異名,列 其目。 (唐譯) (秦譯) ┌世第一法納息第一 世間第一法跋渠第一 │智納息第二 智跋渠第二 │補特迦羅納息第三 人跋渠第三 雜蘊第一 │愛敬納息第四 愛恭敬跋渠第四 雜犍度第一┤無慚納息第五 無慚愧跋渠第五 │相納息第六 色跋渠第六 │無義納息第七 無義跋渠第七 └思納息第八 思跋渠第八 274頁 ┌不善納息第一 不善跋渠第一 結蘊第二 │一行納息第二 一行跋渠第二 結使犍度第二┤有情納息第三 人跋渠第二 └十門納息第四 十門跋渠第四 ┌學支納息第一 八道跋渠第一 智蘊第三 │五種納息第二 五種跋渠第二 智犍度第三┤他心智納息第三 知他人心跋渠第三 │修智納息第四 修智跋渠第四 └七聖納息第五 相應跋渠第五 ┌慈行納息第一 惡行跋渠第一 類蘊第四 │邪語納息第二 邪語跋渠第二 行犍度第四┤害生納息第三 害眾生跋渠第三 │表無表納息第四 有教無教跋渠第四 └業納息第五 自行跋渠第五 275頁 ┌大造納息第一 淨根跋渠第一 大種蘊第五 │緣納息第二 緣跋渠第二 四大犍度第五┤具見納息第三 見諦跋渠第三 └執受納息第四 內造跋渠第四 ┌根納息第一 根跋渠第一 │有納息第二 有跋渠第二。 根蘊第六 │觸納息第三 更樂跋渠第三 根犍度第六┤等心納息第四 始心跋渠第四 │一心納息第五 始發心跋渠第五 │魚納息第六 魚子跋渠第六 └因緣納息第七 緣跋渠第七 275頁 ┌得納息第一 過去得跋渠第一 定蘊第七 │緣納息第二 緣跋渠第二 定犍度第七┤攝納息第三 解脫跋渠第三 │不還納息第四 阿那含跋渠第四 └一行納息第五 一行跋渠第五 ┌念住納息第一 意止跋渠第一 │三有納息第二 欲跋渠第二 見蘊第八 │想納息第三 想跋渠第三 見犍度第八┤智納息第四 智時跋渠第四 │見納息第五 見跋渠第五 └伽陀納息第六 偈跋渠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