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中邊分別論》〈相品〉及《佛性論》〈顯體分〉所呈現的「境的思路」

賴賢宗
國際佛學中心第二期
1992.12出版
頁284-306


頁 284 摘要 「境的思路」使《中邊分別論》〈相品〉對「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 的探究轉移到《佛性論》〈顯體分〉的處理方式,關於這個過轉,筆 者在論文第二節中以葉阿月女士在其對《中邊分別論》〈相品〉的既 已建立的「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論述及上田義文對《 攝大乘論釋》的「依他起性」三義的解明做為理論支撐點,筆者處理 了與此符應的包含於《中邊分別論》的〈相品〉和《佛性論》〈顯體 分〉的「境」的三種語義,闡釋此中之「境」的三種語義包含了與前 述「依他起性」三義同樣的論理結構,因此證明了《佛性論》〈顯體 分〉在義理上延續了《中邊分別論》〈相品〉的三性和境的思想,從 而完成了在關於「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論題上由「意識學」向「存 有學」的過轉;首先於《中邊分別論》〈相品〉的原典解讀中,梳理 出「所執境」( aarthad.r.s.tir )、「緣起境」(aartha 境通「 識有」「識無」、 「勝智境」( aarya-jna~na-gocoratvaat )之 「境之三層義」,並依於原典論述它們 -- 對應於「緣生依他」、「 二分依他」、「隨一不成依他」之「依他起性」之三層義(《攝大乘 論釋》、《辯中邊論》。然後,筆者於第三節中,梳理出《佛性論》 「境之三層義」與「依他起性」之三層義的互相交涉的同樣的論理結 構,並以之做為說明《佛性論》之「三性攝如來性盡」的一個理論支 撐點,說明《佛性論》如何完成「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的特有的理 論說明,而為「世親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構成,在這裡,做為 此論理結構之歸結的「勝智境」,其做為「根本真實」所顯仍然是「 瑜伽行派三性說」的性格,因此可以理解《佛生論》的如來藏說和《 攝大乘論釋》、《辯中邊論》的唯識說有著在論理結構是異形同構, 而和《起信論》「如來藏說」之真妄交徹立場有著絕大不同,因此, 《佛性論》當視為「世親學」以「唯識說」收攝「如來藏說」的偉構 ,而延續著,《中邊分別論》〈相品〉的論理方向,從而對「如來藏 與唯識的交涉」論題表現為「三性攝如來性盡」的「境的思路」論述 。 頁 285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minate that the logic of Fo-Xing-lun about paratantra-svabhava and artha is the same as those as that in Madhyantavibhangatika and Fo-Xing-lun's interpretation of Ti(substance) is similar to that in Ratnagotravibhaga. Just because the two dimensions (the logic of paratantra-svabhava and artha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bstance) have inner relatonship, Fo-Xing-lun ha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issue of 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athagata-garbha and Vijnaptimatrata, and then illuminate how the ontological turn is possible within the Vijnaptimatrata theory.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icate the three levels of artha of Madhyantavibhangatika: arthadrstir, artha as pratitya-samutpada, and artha as arya-jnana-gocara. Fo-Xing-lun not only explicates these three level of artha, but also illuminates their correspondence to the threefold of paratantra-svabhava. This new dimension of artha in Fo-Xing-lun makes the ontological turn within the Vijnaptimatrata theory possible. So, Fo-Xing-lun can claim that three Nature (tri-svabhava) is a whole and tri-svabhava comprehends Buddhahood completely. Not only does this paper try to represent Yeh, Ah-yueh's and Ueda Yoshifumi's interpretation on theories of "three Nature" (tri-svabhava) in a new field, but also give a new trend to the intricate issue of the Interweaving between Tathagata-garbha and Vijnaptimatrata. 頁286 一、序論 據筆者所知,日本學界對唯識學中的「境的思路」討論較早的是 稻津紀三,稻津在《世親唯識說ソ根本研究》一書中,首先由對世親 梵本《唯識二十論》的原句梳理出「境」之三類:artha(對象)、 vi.saya (對象界)、 gocara (智者的領域)並在與梵本《唯識三 十頌》、《十地經》〈歡喜地〉的對比研究中,將問題點延伸到「識 \ 表識( Vij~naana/Vij~napti )」及「轉依( aa'srayasya paraav.ritti.h )二義」的討論(註 1 )。 稻津從「境的思路」 出發,構成了對「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此一論題的強有力探索的準 備。 撇開稻津紀三某些較不成熟的論述不談,筆者此文則擬將論理方 向延伸至世親的《中邊分別論》 〈 相品 〉 及《佛性論》。在第二節 中,以筆者業師葉阿月女士在其對《中邊分別論》 〈 相品 〉 的既已 建立的「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論述做為支撐點,筆者 將首先於《中邊分別論》 〈 相品 〉 的原典解讀中,梳理出「所執境 」( tatraartha-d.r.s.tir 了別境)、 「緣起境」( artha 「境 」通「識有」「識無」)、「勝智境」( aarya-j~naana-gocara ) 之「境之三層義」,並依於《中邊分別論》〈相品〉原典論述它們一 一對應於「緣生依他」、「二分依他」、「隨一不成依他」之「依他 起性」之三層義。然後,在第三節中,筆者將於《佛性論》梳理出「 境之三層義」與「依他起性」之三層義的互相交涉的同樣的論點結構 ,並以之做為說明《佛性論》之「三性涉如來性盡」的一個理論支撐 點(註 2 ), 說明《佛性論》如何完成「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的 特有的理論說明,而為「世親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構成(註 3 )。 另外,關於本論文所涉及的( 1 )關於印度佛學向中國佛學的 轉化( 2 )關於中國佛學中的「攝相歸性」的問題, 則擬於第四節 結論中加以討論。 二、《中邊分別論》〈相品〉的「境的思路」 誠如葉阿月曾經指出,《中邊分別論》的〈相品〉第五偈所說的三 性定義來看, 虛妄分別( abhuutaparikalpa )是依他起性( paratantra- svabhaava )。尤其世親解釋此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 包含三性,以表示它的重要特質。此虛妄分別一方面是識性的虛妄分 別具有當作流轉緣起的作用,又其反面,也具有當作還滅緣起的價值 性而捨離客塵煩惱。與此類同的定義在《攝大乘論》、《大乘莊嚴經 論》、《三性論偈》等也有(註 4 )。 世親解釋此依他起性的虛妄 分別有包括三性:「依止虛妄分別境故,說有遍計所執自性。依止虛 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說有圓成實自性 」(大正,卷三十一,P.464-465 )。相應於此,就「境」而言:世 親於《中邊分別論》亦以「了境」、「境」、「勝智境」、「境的思 路」亦包含有三性, 可說是對應於上述三個層次(分別是第 8、6、 15 偈): 1.所執境(artha-d.r.s.tir): abhuutaparikalpa's ca citta-caitraas tridhaatukaa.h tat.raatha-dr.s.tir vij~naanam tad-vi'se.se tu caitasaah 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 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 《中邊分別論》 第八偈(註 5 ) 2.緣起境(artha): upalabdhim samaa'sritya nopalabdhi.h prajaayate nopalabdhi.m samaa'sritya nopalabdhi.h prajaayate 依識有所得,境無所得生。 依境有所得,識無所得生。 第六偈(註 6 ) 頁288 3.聖智境(aarya-jnaana-gocara): tathataa bhuuta-ko.ti's caanimitta^m paramaarthataa dharma-dhaatu's ca paryaayaah 'suunyataayaa.h saamaasata.ha nanyathaa viparyaasa-tan-nirodhaarya-gocarai.h hetutaav caara-dharmaa.naa^m paryaayaartho yathaa-kramam 略說空異門,謂真如實際。 無相勝義性,法界等應知。 由無變無倒,相滅聖智境。 及諸聖法因,異門義如次。 第十四、十五偈(註 7 ) 根據上引偈文及世親於其後的釋論可以見出: 1.關於「所執境」:在此,「所執境」是指「心心所」之「識性 」的「了別作用」所對應的「境」。相當於葉阿月所分析的虛妄分別 的「流轉緣起」的一面,此虛妄分別,一方面是識性的虛妄分別,具 有當作流轉緣起的作用。就世親解釋,此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 三性而言,世親論述上述第八偈說:「虛妄分別差別相者,即是欲界 、色、無色界諸心心所」(第八偈,《大正》,卷三十一,頁465)。 以玄奘譯本之性相分述為背景,因此可知,「了境」指的是上述「世 親解釋此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中之「依止虛妄分別境故 ,說有遍計所執自性」,而屬於「流轉緣起」的部份。因此,「所執 境」在「緣生依他」、「二分依他」、「隨一不成特義之依他」三項 中,是屬於「緣生依他」(註8)。 2.關於「緣起境」(通「識有」「識無」):依於上述第八偈及 世親對它的釋論,「境」( artha )通於 vij~napti-maatropalabdhi (唯識之取得)與 nopalabdhi (無體),而因為後者則「唯識亦不 得生」。因此說「境」通「識有」與「識無」。關於前(境通「識有 」),可以了解是「識有境無」的階段,關於後者(境通「識無」) ,世親在對第六偈的解釋中,釋以「由是得入所取能取無相」,所以 可說是「境識俱泯」的階段(註 9 ), 頁289 又對第七偈的釋論有「平等俱成無所得性,顯入虛妄無相方便相已」 (《大正》, 卷三十一, 頁 465 ), 「無相方便相」( asal-laksanaanupraveso-paayalaksana )譯語及其文脈突出了「境 識俱泯」中的「方便相」,可說是玄奘譯本有著「有相唯識」的特點 。若拋下「有相唯識」、「無相唯識」的後起爭論不論,「境」通於 上述的「識有境無」的「識有」與「境識俱泯」的「識無」,又,世 親在對第五偈的釋論中說「依止虛妄分別性故,說有依他起自性」, 對應於前述「世親解釋此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三重區 分言,可以理解就「境」做為「虛妄分別」之「性」而言,即為「通 二分」之「依他起性」。而這是通於「流轉緣起」與「還滅緣起」而 言,所以可稱之為「緣起境」。因此,「緣起境」(通二分)在「緣 生依他」、「二分依他」、「隨一不成特義之依他」三類中,指的是 「二分依他」(註 10 )。 3.關於「聖智境」(註11): 在第十四偈中,首先由另一個理論方向說明了「空」的同義語 ( 'suunyata-paryaaya 玄奘譯「空異門」,真諦譯「空眾義」), 就「二取」之「由是得入所取能取無相」而論究「空」,此由猶是由 主體的一面而言,另一個論理方向則為由「法界」而論究「空」的存 有論的方向:在此真諦譯舉為「如如、實際、無相、真實、法界、法 身」六項,誠如宇井伯壽曾經指出的:真諦譯在此多了一項「法身」 , 這和真諦把 hetutvaac caarya-dharmaan.aam 譯為「聖法因及依 」,較玄奘譯「及諸聖法因」多出了「依」(「聖法依」之略語)一 語是一致的。這兩項增益在梵文偈頌的原文是沒有的(註 12 )。然 而就梵文長行而言 aarya-j~naana-gocoratvat paramaartha.h parama-j~naana-vi.sayatvaad/ aaryadharma-hetutvaad dharmaa-dhaatu.h/ aarya-dharamaa.naan tad-aalambanaprabhavaat/ hetu-artho hy atra dhaatvartha.h。(註13) (玄奘譯)(....即此中說佑空性....)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性 ,是最勝智所行義故。由聖法因義說為法界,以一切聖法緣此生 故。此中界,即是因義(註14)。 (真諦譯)聖智境界故,第一義智為體故,說真實。聖法因為義 故,是故說法界。聖法依此境生。此中因義是界義(註15)。 頁290 就以「法界」此一方向來論述「空性」言:玄奘、真諦二漢譯皆 以「聖法因」( aarya-dharma-hetutvaad )來解釋「法界」( dharma- dhaatuh ), 而以「聖智境」( aarya-jnaana-gocora ) 說為「勝義性」( paramaarthata,真諦譯為「真實」)。但在玄奘 譯中,「此」( tad )乃指「法界」。 而真諦卻衍文為「此境」, 而指為「聖智境」,而真諦將「以一切聖法緣此生故」譯為「聖法依 此境生」,所以在真諦譯中,「法界」為「聖法依」,而且即是「聖 法依此境生」,所以在真諦譯中,「法界」為「聖法依」,而且即是 「聖智境界」。「聖法依」之特殊強調與衍譯,和真諦立「第九識」 是一致的。在玄奘譯中,則無「聖法依」的思想,玄奘是以「緣生」 ( prabhavaat )來說「法界」: 而且「聖智境義」是「行境」( vi.saya )(「是最勝智所行義故」 parama-jnaana-visaya ),而 非如真諦譯之為「依」的存在(註 16 )。可以見出在「如來藏與唯 識的交涉」此一論題上,真諦更為站在如來藏的論理方向,而玄奘則 更為站在唯識的論理方向來處理此一問題,而兩人都以「聖智境」來 解說「空性」與「法界」,也就是說用「聖智境」當做「空性」和「 以法界說空性」的中介,兩人在這些論點上都是共同的。至於真諦譯 由於對「聖智境」的特殊理解(「聖法依」),如何完成世親學在「 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此一問題之更為站在「如來藏」立場的論述, 筆者將於下節(《佛性論》中〈境的思路〉)加以處理。 第十四、十五偈及其長行用「法界」說「空」,而在第十六偈後 續的討論中,對此「法界」又「水界」的比喻來說明其「客塵煩惱」] 的存有學性格 sa^mkli.s.taa ca vi'suddhaa ca samalaa nirmalaa ca saa abdhaatu-knakaakaa'sa-'suddhivac chudhir i.syate 頁291 此雜染清淨,由有垢無垢 如水界全空,淨故許為淨(註17)。 有雜染與無雜染(有垢無垢),說為「水界」之呈現出「雜染清 淨」,但若非「水界」本淨(而其本淨又是因為它就是空性:「水界 全空」),則它就不可能呈現出有垢無垢之雜染清淨。因此二十二偈 又說「法界」是 na kli.s.taa naapi vaakli.s.taa 'suddhaa, 'suddhaana caaiva saa prabhaasvaratvaac cittasya kle'sasyaagantukatvata.h 非染非不染,非淨非不淨 心性本淨故,由客塵所染(註 18 ) 就像「水界」是「客虛的染垢」和「清淨的呈現」的「緣依」而 其自性清淨一樣, 「法界」亦然,「法界」是染淨的緣依而自 性是「空性」。 因此, 做為「法界」的「聖智境」( aarya-j~naana-gocora ), 承上,此「境」在「緣生依他」、「二 分依他」「隨一不成特義之依他」三類中,指的是「隨一不成特義之 依他」,也就是說為「生死」「涅槃」的共同根基,雖然此共同根基 又無實體性,因此此共同根基的自性又是自性空所以能有緣起的作用 (緣起流轉與流轉還滅(註 19 ))。所以說「聖智境」在三類境中 又是首出的。 以上,我們論述了世親《中邊分別論》〈相品〉「境之三義」同樣 有「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論理構。底下,我們過轉到 世親學《佛性論》〈顯體分〉。 頁292 三、《佛性論》〈顯體分〉中「境的思路」 (一)《佛性論》〈顯體分〉「三性攝如來性盡」論旨及其說明 筆者認為「三性攝如來性盡」一語標示了《佛性論》的論旨。《 佛性論》〈顯體分〉: 復次、三性所攝者。所謂三無性及三自如。三無性者,一無 相性,二無生性,三無真性。此三性攝如來性盡。何以故,以此三性 通為體故。 .... 復次,三種性者,一分別,二依它,三真實。別有 十種義。何等為十:一分別名。二緣成。三攝持。四體相。五應知。 六因事說。七依境。八通達。九若無等。十依止(註 20 )。 此中尤需注意的是:「緣成」、「此三性通為體」、「依境」三 語及其後續解釋,前二者說明了《佛性論》〈顯體分〉和《中邊分別論 》〈相品〉有同樣的「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論理結構。 對於這個論理結構,筆者首先說明三種依他起性,再整理《佛性論》 〈顯體分〉中符合於「依他」的三種意義的原典,據以釐清《佛性論》 〈顯體分〉處理「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論點的關鍵點之一:「二性」 。而「依境」則提示了另一關鍵,《佛性論》對「依境」之三類說明 和上面所梳理出的《中邊分別論》〈相品〉之「境之三義」是一致的。 因此,可以理解《佛性論》〈顯體分〉之「境的思路」是以「依他起性 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為理論預設,而以「依他起性三義」與「境 之三義」的內在論理銜接加以完成的,而成為佛學史上關於「如來藏 與唯識的交涉」論述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 頁293 二、《攝大乘論釋》、《中邊分別論》〈相品〉之「依他起性」三義: 首先說明三種「依他起性」如下:根據上田義文與楊白衣對《攝 大乘論釋》中「依他起性」的討論(註21),「依他起性」可分析出 三層義。首先是就本識及其種子緣生,可稱此「依他起性」為「緣生 依他」(註22),其次,就「依他起性」通染淨二分而言,即就其做 為緣識卻可轉為淨識,可稱其為「二分依他」。再其次,就此初、中 期唯識思想「由不淨品與淨品二分形成的依他性」(本識)之「二分 依他」不同於晚期如來藏思想之《起信論》之「真妄和合識」,又可 從「二分依他」抉擇出「隨一不成特義之二分依他」(註23),這是 指「依他起性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但是「具二分」和「以二 性為性」卻不是《起信論》「真妄和合」的思想,《起信論》的阿黎 耶識在凡夫位真如與妄念仍然和合,而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因 此可說從理至事的通融,而為「真妄交徹」的立場(註24),有別於 《起信論》「真妄和合」的此處之「具二分」和「以二性為性」,此 《中邊分別論》之「具二分」應該從「不可定說一分」的「二分依他 」特義來了解:「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實性或涅槃。此性非涅 槃,何以故,此由分別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分」,因此依 他起性生死非涅槃,而為二者共同的根基,雖然此共同的根基自性是 空,因此,依他起性因真實性成涅槃又由分別分而成生死,使生死與 涅槃互相超越到對方去而成為連續性的綜體(「非有非非有」),就 此存有學義涵而可說:「若約依他性具有二分,說諸法非有非非有」 (《大正》,卷三十一,193上)。對於《中邊分別論》〈辯相品〉第 五、六、七、八、十三、十四偈亦可以有此對「依他起性」三義的理 解。在第五偈「唯所執依他,及圓成實性,境故分別故,及二空故說 」中,「所執、依他、圓成實」分別對應於「境、分別、二空」(當 然,就本論文的理論相關而言,此處之「境」是指遍計所執的狹義的 「境」是指遍計所執的狹義的「境」,而不是指「境之三義」之廣義 的境),而在世親釋中,「虛妄分別」做為「依他起性」有「三性」 : 頁294 evam abhuutaparikalpasya svalak.sa.nam khyaapayitvaa sa^mgraha-lak.sa.nam khyaapayati/ abhuutaprikalapa-maatre sati yathaa trayaana^m svabhaavanaa^m sa^mgraho bhavati artha.h parikalpita.h sabhaava.h abhuutaparikalpa.hsvabhhaava.h/ graahyag-raahakaabhaava.h parini.spanna.h svabhaava.h 論曰:依上虛妄分別境故,說有遍計所執自性。依止虛妄分別性 故,說有依他起自性。依止所取能取空故,說有圓成實自性( 註25)。 因此,如果世親的釋論得成立,則「依他起性」本身有「三性」 ,可說《中邊分別論》〈相品〉所顯示的「依他起性」的思想和上述《 攝大乘論釋》是相同的,《中邊分別論》〈相品〉「依他起性」亦可說 有三義:「緣生依他」、「二分依他」、「隨一不成義二分依他」, 而且「依他起性」三義彼此之間具有一連續性,這表現在第六、七、 八、十偈的論述中。在第六偈中,「依他起性」是通於「識有」「識 無」,或說是如前文所說通於「染分」「淨分」的,這是「二分依他 」。在第九、十偈,則說明「依他起性」做為心心所的「識性」,是 指「緣識」(藏識)和「受用識」(轉識),因此這是指「緣生依他 」。而在第七、十三、十四偈: upalabdhes tata.h siddhaa nopalabdhi-svabhaavataa tasmaac ca samataa j~neyaa nopalambhopalambhayo.h 由識有所得,亦成無所得。 故知二有得,無得性平等。 《中邊分別論》〈相品〉第七偈(註26) dvayaabhaavo hy abhaavasya bhaava.h 'suunyasya lak.sa.na^m na bhavo napi cabhavah na prthaktvaika-laksannam tathataa bhuuta-ko.ti's caanimittam paramaarthataa/ dharma-dhaatu's ca paryaayaah suunyataayaa.h samaasata.h 無二有無故,非有亦非無。 頁295 非異亦非一,是說為空相。 略說空異門,謂真如實際。 無相勝義性,法界等應知。 《中邊分別論》〈相品〉第十三、十四偈(註27) 依第七偈,「依他起性」就其「性平等」而言,同時成就了「有所得 」和「無所得」,在第十三偈繼續論述此種「依他起性」為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有所得」和「無所得」),並稱此為「空相」,明顯 底,此種就其「性平等」而言的「依他起性」就相當於前述的「隨一 不成特義之二分依他」。在第十四偈,則又藉由「空異門」將討論引 導至「法界」等五義,因此是切入了存有學的論理,而得以和如來藏 說相銜接。 復次,早、中期唯識之以「二分依他」為中心的「三性說」論理 ,可說是由相至性,從事至理;在下文我們將看出這和《佛性論》的 思路是一致的,因此可說《佛性論》是將如來藏說內塑於唯識古說( 註 28 ),而和《起信論》「真妄交徹」之較為晚起的如來藏說有絕 大的不同。而《佛性論》和《攝大乘論釋》、《中邊分別論釋》在性 相問題上的一致,又是以此中所述的「依他起性」三義及後文所述「 境」之三義而銜接起來的。 (三)、《佛性論》〈顯體分〉之三種「依他」與三種「依境」及其連 結 底下,我們將散見於《佛性論》〈顯體分〉之對「依他起性」之論 述,按照前述「依他起性」之三義而加以整理: 1.緣生依他: 依他起性者,是十二因緣所顯道理,為分別性,作依止故, 故立依他性(註29)。 問曰:此幾性有體能生有體。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實體 還能生依他體。 頁296 猶如無明生諸行等(註 30 )。 2. 二分依他: 依他起性有兩種,一染濁依他,二清淨依他。染濁依他緣分 別得成。清淨依他緣如如得成(註31)。 依他起性者,為聖凡俗智境,是俗有故(註32)。 3.隨一不成特義之二分依他: 若無依他性,有何過失。答曰:若無依他性,一切煩惱不由 功用,應自能滅。若爾淨品亦不得成(註33)。 依他性依何得成。答曰:依四法成。四法者,謂相、名、分 別、聖智等(註34)。 符應於這種論理結構,至於《佛性論》〈顯體分〉「境」之理論結 構,在對上述「七•依境」的論述中,《佛性論》區分了「凡惑境」 、「聖凡俗智境」、「唯為無分別聖智境」。 1.凡惑境 分別性者唯是凡惑境,非聖智境。何以故?無體故(註35)。 2.聖凡俗智境 依他性者,為聖凡俗智境。是俗有故(註36)。 3.唯為無分別聖智境 頁297 真實性者唯無分別聖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則攝一切,如 理則無顛倒(註 37 )。 明顯的,「依他」三義和此處之「依境」三義在論理上是互相銜 接的。而其中,「聖智境」特別值得研究。「聖智境」即是《佛性論 》後文在討論「(如來藏)所藏」和「三性」的關係時所說的「如量 智」、「如理智」。 唯為無分別聖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則攝一切,如理則無 顛倒(註38)。 一切眾生悉在如來智內故名為藏。以如如智稱如如境故,一 切眾生絕無有出。如如境者並為如來之所攝持故名所藏。眾 生為如來藏(註39)。 「聖智境」可說是《中邊分別論》〈相品〉和《佛性論》〈顯體分〉 在「依他」三義和之「依境」三義在論理上互相銜接的關鍵。《佛性 論》〈顯體分〉歸結於以「聖智境」說如來藏。前一節對《中邊分別論 》〈相品〉的討論亦歸結於以「聖智境( aarya-j~naana-gocara ) 」。在《中邊分別論》〈相品〉的玄奘譯中,「聖智境」偏重於其為 「行境」而為「勝義性」,在真諦對同樣文句的另譯中,則強調「聖 智境」其做為「法界」是做為「聖法依」。對「聖智境」的解明,或 是重視其為「行境」,或是重視其為「聖法依」,可說是因為玄奘和 真諦二人對「識轉變」和「轉依」的見解不同的緣故。而二人共同認 定的可說是:「聖智境」是「勝義性」和「法界」,因其是「勝義性 」所以和「唯識」的「二取空」相應,因其是「法界」所以更能將觀 點轉移到由「如來藏」來看唯識的二取空,此一由「唯識」轉移到「 如來藏」來看二者之交涉,或者說由佛學特義的意識學轉移到其存有 學,則是在《佛性論》〈顯體分〉對「聖智境」的討論中完成的。 頁298 (四)、從《佛性論》「境的思路」到《寶性論》 《佛性論》〈顯體分〉「如來藏品」論及「三藏義」,其中最重要 的是「所藏」,而這又以「以如如智稱如如境」之「如如境」說之( 註40)。基於「眾生皆有如來藏」「一切眾生絕無有出」的信及理, 而用「如如境」收攝「如來智」。《佛性論》傳為《寶性論》的異譯 增刪本(註41),而在《寶性論》是以著名的「眾生界三種法」(註 42)說明如來藏的構造,相對於此之著重於以「界」說明做為「眾生 界」的「如來藏」;《佛性論》以用「如如境」收攝「如來智」而說 明「眾生為如來藏」,可說是著重於以「境」說明做為「眾生界」的 「如來藏」。所以,可以理解在「眾生為如來藏」的共同關心中,《 寶性論》之用「清淨法、煩惱法、法性」之「眾生界三法」來說明「 如來藏」,此乃一「界的思路」。亦可以理解用「如如境」、「聖智 境」說「如來藏」是《寶性論》「如來藏說」之特色,而從「境的思 路」到「界」的強調,從《佛性論》到《寶性論》,則又是對「如來 藏與唯識的交涉」此一論題,「唯識學」到「如來藏說」的另一個過 轉了。筆者對此論題擬於另文中處理。 四、結論 前述《中邊分別論》〈相品〉止於用「聖智境」說做為「法界」 的「空性」,在此《佛性論》〈顯體分〉則用「聖智境」說「如來藏 」。而兩本論書都有著同樣的「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 「三性說」,以及包含三層義的「境的思路」、而且正是此一「境的 思路」使《中邊分別論》〈相品〉對「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的探究 轉移到《佛性論》〈顯體分〉的處理方式,關於這個過轉,我們在本 論文第二節中,以筆者業師葉阿月女士在其對《中邊分別論》〈相品 〉的既已建立的「依他起性的虛妄分別有包含三性」的論述及上田義 文對《攝大乘論釋》的「依他起性」諸義的解明做為理 頁299 論支撐點,筆者處理了與此符應的「境的思路」:首先於《中邊分別 論》〈相品〉的原典解讀中,梳理出「所執境( artha-aadrr.s.tir )」(亦可譯為了別境)、「緣起境「( artha 境通識有識無)、「勝智境」( aarya-j~naana-gocara )之「境之 三層義」,並依於原典論述它們一一對應於「緣生依他」、「二分依 他」、「隨一不成依他」之「依他起性」之三層義(《攝大乘論釋》 、《中邊分別論》)。然後,筆者於第三節中,梳理出《佛性論》「 境之三層義」與「依他起性」之三層義的互相交涉的同樣的論理結構 ,並以之做為說明《佛性論》之「三性攝如來性盡」的一個理論支撐 點,說明《佛性論》如何完成「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的特有的理論 說明,而為「世親學」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理論構成,因此可以理解《 佛性論》和《攝大乘論釋》、《中邊分別論》有著同樣的理論結構, 《佛性論》當視為「世親學」以唯識古說收攝如來藏說的偉構,說為 「三性攝如來性盡」。最後,我們也已經在本論文中略為討論過《攝 大乘論釋》、《中邊分別論》、《佛性論》三論書在「攝相歸性」問 題上和《起信論》如來藏緣起說在系統與性格上之不同,而此三部論 書在與如來藏說的銜接上毋寧是與《寶性論》有著論理結構的親和性 ,關於這兩個論題就有待另做專文來討論了。至少,就此中所涉及的 問題而言,本論文可說已有下列理論後果: 1.關於印度佛學向中國佛學的轉化: 呂澂對舉了佛學中「性寂說」與「性覺說」的不同系統,並以為 中國佛學是「性覺說」系統,多根據偽經(如《楞嚴》、《圓覺》、 《起信》)而增益了不符合佛法原義的中國獨創(註43)。筆者則認 為:如果可以用「性覺說」來概括中國佛學的內涵,那麼,呂氏所指 稱的「性覺說」的兩要點:「客塵煩惱說」、「本覺」,都可在下列 三部份文獻找到信而可徵的證明: ( 1 )早、中期的唯識經論( 2 )早期如來藏說之「三經一論」及( 3 )如來藏與唯識之交涉的相 關經論(註 44 )。所以拋開關於《楞嚴》、《圓覺》、《起信》真 偽問題的文獻考據不談,我們仍可獨立地在早、中期的大乘原典中找 到所謂的中國佛學的「性覺說」的強烈的文獻學的支持(註 45 )。 本論文嘗試由「如來藏與唯識之交涉」的角度,選擇《中邊分別論》 〈 相品 〉 及 頁300 《佛性論》「顯體分」闡釋「境的思路」,尤其睽諸《佛性論》曾對 中國佛教界的強烈影響,本論文在理論後果上也將對「印度佛學向中 國佛學的轉化」此一論題有若干照明的作用(註46)。 2.關於中國佛學中「攝相歸性」的問題: 「攝相歸性」雖然和「實相」一樣都是中國佛學的理論辭,但在 印度佛學的本源確有其對應的理論內涵。就「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 是在義理上關涉到「攝相歸性」問題而言,本論文特別選擇了《中邊 分別論》〈相品〉及《佛性論》〈顯體分〉也將對「攝相歸性」問題有若 干回到原典的解明效果,在此中,《中邊分別論》〈相品〉可說是從「 相」(三性說)這一方面出發,而《佛性論》〈顯體分〉則可說是從「 相」之所以「顯體」(「三性攝如來性盡」)這一方面出發。而二者 在性相問題的討論上都和《起信論》不同(註47)。 註釋 註1 稻津紀三《世親唯識說ソ根本的研究》,東京1937。其中,〈 世親ソ唯識說ズ於んペ『境』ソ概念 ---- 梵文唯識二十論ズ やヘマホク『境』ズ對エペ二種ソ原語シガソ意味〉為最早發 表,於《宗教研究》,NO.449 Vol.6,No.20.1929,頁 37-62 。 註2 關於如此的「如來藏與唯識的交涉」論題,如果容許做一個比 較哲學的話, 筆者願意這相當於 Heidegger 哲學中對 Subjek-titat (主體基礎性)(非 Subjektivitat )與 Seinsverfassung (存有構成)的討論上,而以唯識三性說為 交涉的重點, 又可對應於 M.Heidegger 對「時間性」( Zeitlichkeit 的討論。 「境的思路」則相當於「時間性」做 為此有超越的「境域」( der trans-zendental Horizont ) 註 3 關於《佛性論》在「世親學」中的地位,請參見筆者另文〈如 來藏與唯識的交涉 ---- 以《佛性論》為中心的比較研究〉第 一節〈《佛性論》在「世親學」中的地位〉。關於其對「如來 藏與唯識的交涉」此一論題的特殊貢獻,見第二節〈從「所攝 名藏」的特殊規定來看《佛性論》如來藏說的特點;對「境如 」的強調〉,第三節〈從如來藏的「至得義」看《佛性論》的 圓教式知識論〉。此論文發表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 ,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另外,請參照中村瑞隆《 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序說〉第十二節〈佛性論 與寶性論〉,台北,華宇•世界佛學 名著譯叢第七十六冊。 註4 葉阿月〈虛妄分別的還滅緣起之特質〉,《內明》第四十六期 頁 3-7,及〈虛妄分別的流轉緣起之特質〉,見《中華學術與 現代文化•哲學類》頁 716-736。或者,參見葉阿月《唯識思 想ソ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 50 年)本論第一章〈 唯識論書ズれんペ三性說ソ定義〉第二章〈流轉緣起シウサソ 心識說〉。 註5 《大正》,卷三十一,頁 465。 註6 《大正》,卷三十一,頁 465。 註7 《大正》,卷三十一,頁 465。 註8 關於〈所執境〉(ARTHA-DASTIR)的語義說明,參見葉阿月《 唯識思想ソ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昭和 50 年)〈資料 論〉頁 30。 d.r.s.tir 一般譯為「見」,玄奘在此譯為「了 」, Stcherbatsky 則譯為 perceive。 因此, 關於 aartha-drrstir 「了境」為「見境」之義譯。 在真諦譯中, 則將頌文中之「了」譯為「智」,而在長行中又譯為「了別」 ,「了別」則包含了心和心所的作用,而真諦又把「境」翻譯 成「塵」,因此,真諦譯亦符合於梵文原典之語義,而「了境 」當說為「了別境」。為了便於理解,筆者將此「了別境」說 為「所執境」。 註 9 圓測認為《中邊分別論》「境無故識無」的思想是屬於「境識 俱泯」的階段,因此玄奘的唯識學不見得是屬於窺基所解釋的 僅屬於「有相唯識」,參見金東柱《圓測唯識學觀之探討 ---- 以《佛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為中心》, 台北•台大 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筆者則認為這必須回到轉變的二 重義與轉依的二重義的內在銜接來重新理解。 註10 關於此處之「境」(artha)通「識有」與「識無」的語義 說明,參見葉阿月註八書,頁25。 註11 關於「聖智境」的語義說明,請參見葉阿月註八書,頁52。 註12 關於空異門及聖法因的討論,見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 六》頁187-188及葉阿月《唯識思想ソ研究》〈資料篇〉,頁51。 註13 轉引自葉阿月註八書,頁48-49。 註14 《大正》三十一冊,頁465。 註15 《大正》三十一冊,頁462。 註16 至於圓測對此問題的看法則是認為真諦之「第九識」是有過失 ,認為真諦說「阿摩羅識反照自體」沒有教證,而且違反《如 來藏功德經》的識說。圓測認為無垢識是淨分第八識,而沒有 別體。《決定藏論》是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攝抉 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的異譯,此處並沒有九識品。 其實,在玄奘、真諦的新舊譯中存在有差異。請參見註九金東 柱書,頁95。 註17 《大正》三十一冊,頁465下。 註18 《大正》三十一冊,頁465上。 註19 關於此三性說之解識模型,請參見工藤成樹〈中觀與唯識〉一文 中,〈從二諦到三性〉之〈根本真實與三性說〉節的討論,收於平 川彰等編《唯識思想》(春秋社•講座•大乘佛學)頁221-224 ,尤其是頁220。 註20 《大正》,三十一冊,頁794《佛性論》〈顯體分〉第三中〈三性 品〉第二。 註21 上田義文《攝大乘論講讀》,東京•春秋社•昭和57年二版。 楊白衣〈攝論「界頌」之研究」,台北•彌勒佛學叢書•藍吉 富編。 楊白衣認為《攝論》一方面可以從「緣起生滅」去了解, 二方面可以從三性論之「二分依他」去了解其事理融通的一面 :「始教的阿賴耶只有一分生滅義,無法融通於真如。故阿賴 耶識只建立在緣起的生滅上,乃為業(善惡諸法)種子產生之 一種識體。 .... 很顯然地舊譯攝論之阿賴識乃屬於始教,這 是無法否定的事實。 .... 也許有人認為舊譯攝論也有理事融 通的一面,但要知道其融通的方法,絕不像《大乘起信論》之 不生滅與生滅和合,而是由三性論來加以說明的。即:真妄和 合的整體是三性,而阿賴耶識是虛妄分別 ---- 為能分別中之 依他性。但真如是真實性,因此與阿黎耶識不同。由不淨品與 淨品二分形成的依他性(為本識時),仍與《大乘起信論》的 阿賴耶識大異其趣,因為《攝論》之阿賴耶識於二分依他性的 轉依,在未生無分別智前,是種唯虛妄(分別性)的存在,反 之,既生了無分別智,則成為唯真實性。 .... 二分依他性說 法是:以前作為分別性顯現的本識,轉依後成為真實性(法身 )而顯現故,其所說的事理融通,不外是在果位上,相融沒於 性的意思,所以一定從事至理,從相至性,絕不許從理至事的 融通。....」上田義文在其《攝大乘論講讀》頁 203-212〈 分別章第三 〉•〈三性ズ各各二種やペアシメ明ろエ 〉 中 ,則辨明了兩種「依他起性」:「緣生依他」、「隨一不成特 義之二分依他」。其中,緣生依他是繫屬於種子所生(緣生) ,而隨一不成二分依他則由對《攝大乘論》及世親釋之解讀而 來,為了區別世親《攝論釋》「二分依他」(由不淨品與淨品 二分形成的依他性)理論與《起信論》之「真妄和合」思想的 不同,可將世親「二分依他」稱為「隨一不成二分依他」,出 典可參照世親《攝大乘論釋》〈 卷六•釋應知勝相之二 〉: 論曰:婆羅門問經中言。世尊依何義說如此言:如來不見生死 不見涅槃。於依他性中,依分別性及依真實性,生死為涅槃, 依無差別義。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別一分成生死,由真實一 分成涅槃。何以故。此由分別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說一 分。 若見一分餘分性不異,是故不見生死亦不見涅槃。 .... 依他起由具兩分。以二性為性故。 .... 論曰:以此義中以何 為譬。 以金藏土為譬。.... 即依他起性有二分。譬如金藏土 中所有地界。 .... 常無常無二.... 淨不淨無二.... 若曰依 他性具有二分,說諸法非有非非有。《大正》,三十一卷,頁 193 。 註 22 「緣生依他」之語義請參考註二十一上田義文書,頁 212,及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論曰:依他性為相,虛妄分別即得 顯現。釋曰:欲顯虛妄分別,但以依他性為體相,亂識及亂識 變異,即是虛妄分別,分別即是亂識、虛妄即是亂識變異」, 《大正》,三十一卷,` 頁 181 下。 註23 關於「二分依他」、「隨一不成特義之二分依他」,請參考註 二十一引文及討論。 註24 《起信論》:「所謂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一切世間出世間法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 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黎耶識」。 註25 《大正》,三十一冊,頁794中。 註26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下。 註27 《大正》,三十一冊,頁465下。 註28 請參照註三筆者論文,第六節〈如來藏九譬的討論----如來藏 說內塑於唯識古學架構〉。 註29 《大正》,三十一冊,頁794中。 註30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下。 註31 《大正》,三十一冊,頁794下。 註32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3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4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下。 註35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6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7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8 《大正》,三十一冊,頁795中。 註39 《大正》,三十一冊,頁796上。 註40 請參照註三筆者另文〈如來藏與唯識之交涉 ---- 以《佛性論 》為中心的比較研究〉之第二、三、五節。 註41 中村瑞隆持此說最力,見註3中村瑞隆書,尤其是,頁81-85。 註42 請參見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ソ形成》,頁70、79,根據RGV 59.11-15。《寶性論》「眾生界」可以三種法說明其構造: ( 1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 ( 2 )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 ( 3 )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 ( 1 ) aparaantako.tisama-dhruvadhamataasamvidyamaanata ( 2 ) anaadisa.mnidhya-asambaddhasvabhavaklesako'sataa ( 3 ) anaadisaamnidhya-sambaddhaasvabbhava-subhadhamataa 對此「眾生界」三種法又可簡稱為:清淨法、煩惱藏、法性。 勒那摩提之漢譯關於「眾生界三種法」段〈無量煩惱所藏品第 六〉則作: 向依如來藏說無始世界來彼法恆常住法體不轉變。明如來藏有十 種義。自此以下依無始世界來煩惱藏所纏,說無始世界來自性清 淨心具足法身(《大正》, 三十一卷, 頁 837 上)。 註43 呂澂〈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收於《呂澂文集 》(台北•文殊• 1988 )頁 9-19,尤其是頁 12-13 關於性 寂與性寂:「現在即從《起信論》所說,可以理解中國佛學有 關心性的基本思想是:人心為萬有的本源,此即所謂「真心」 。 .... 得稱「本覺」。此心在凡夫的地住雖然為妄念(煩惱 )所蔽障,但覺性自存,妄念一息,就會恢復它本來的面目。 .... 印度佛學對於心性明淨的理解是側重於心性之不與煩惱 同類。它以為煩惱的性質囂動不安,乃是偶然發生的,與心性 不相順的,因形容心性為寂滅、寂靜的。這一種說法可稱為性 寂之說。中國佛學用本覺的意義來理解心性明淨,則可稱為性 覺之說。」呂澂又認為中國佛學中的〈性覺說〉起於對佛典翻 譯之任意解釋與以偽經杜撰假說,前引文,頁 14-15:「性覺 的思想雖然大成於中國佛家,但他們常引經據典說成是印度佛 學所已有。這中間也由於翻譯的佛典在文字上原有含糊的地方 。以致他們會隨便地引來應用。 .... 此外,中國佛學中的性 覺說構成以後即在幾個方面有其發展。其一,有些佛家將本覺 的心誇大為圓滿妙明的圓覺,撰出一些假托為翻譯的書如《楞 嚴經》、《圓覺經》等發揮其說。他還對於《起信論》中沒有 說的清楚的「如何從本覺的心發生一切世間現象」這一問題做 了補充解釋。在《楞嚴經》.... 〉。 註44 初期如來藏說之〈三經一論〉為《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經》 、《勝鬘經》、《寶性論》。如來藏與唯識之交涉的相關經論 則形成於如來藏說之第二期。關於這兩方面的討論請參見高崎 直道《如來藏思想ソ形成》頁39、772(東京•春秋社•昭和 53年)。 註45 請參考筆者另文〈從理論內涵看現代佛學中大乘三系判攝之不 同及其宗教社會學涵義〉之第一節,此中筆者嘗試由「轉依」 與「識轉變」之二重交涉來論述「性覺說」之論理結構。從 而用唯識學的根本論意理解「性覺說」。此文發表於《白聖 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1992•3月)。 註46 關於印度佛學向中國佛學的轉化,另請參照註三筆者另文之第 四節〈圓教三要素之對比:天台與《佛性論》及其他論典〉。 註47 「攝相歸性」問題必須落實到中國佛學史的具體諍論來討論。 筆者於此的一個切入點是關於傳為天台慧思所作的《大乘止觀 法門》之研究,於此筆者有整理發表中的另文〈如來藏與唯識 的交涉 ---- 以天台慧思《大乘止觀法門》的心意識論為中心 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