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聲」(vighusta-wabda)與「離覆障」(vivatta-chadda)
—— 兼談注釋家與文法家對巴利文獻的影響
蔡奇林
目次
0. 序言 1. 問題的提出 1.1. 問題的由來 1.2. Norman的新發現 1.3. Hinyber的質疑與主張 1.4. Norman的重新出發 2. 運用的資料與追索的過程 2.1. 巴利聖典中的種種異讀 2.2. 巴利注釋文獻的解釋 2.3. 巴利早期文法書資料 2.4. 佛教混合梵語資料 2.5. 耆那教資料 3. 造成異讀的原因 ——注釋家、文法家、抄經手的影響 4. 結語:如何洞察與還原巴利的真貌 【略語表】 【後記】
|
2000年3月完稿 2001年4月修訂
0. 序言
佛教的「譯典」(如漢譯、藏譯)有著諸多問題 [1],這是眾所熟知的。但是以印度語言紀錄的所謂「原典」是否就忠實可靠?其間是否也歷盡滄桑、幾經易容而真貌難辨、疑竇重重?本文探討的正是此一問題。
文中講述K.R.Norman怎樣從一個巴利的疑難詞(vivatta-chadda)下手,追索經典傳持過程中(在詞彙上)可能歷經的遷異,以及如何洞察及嘗試還其原貌。其中主要涉及三篇文章,一是Norman的〈二個巴利詞的詞源〉 [2],二是Hinyber的〈子音群 -tm-, -dm- 與 -sm- 在中期及近代印度雅利安語中的演變〉[3],三是Norman的〈巴利注釋家與文法家對上座部傳統的影響〉 [4]。第一節(問題的提出)談前面兩篇二人對Pali “vivatta-chadda”一詞「詞形」、「詞源」及「詞義」問題的論辯與對立看法。第二節以下是本文的主體,講述Norman在第三篇論文中如何就此問題重新審視,並對Hinyber的質疑提出回應,其間引出了本文的核心論題 —— 注釋家、文法家、乃至抄經手對巴利文獻的影響。[5]
1. 問題的提出
1.1. 問題的由來
【1.1.1.】K.R. Norman曾在 “Two Pali Etymologies” (〈二個巴利詞的詞源〉)一文中討論Vivatta-chadda一詞的「詞源」及「詞義」問題。這個詞在巴利經典中,經常作為佛陀的一個名號,出現在敘述諸佛出生的「定型句」中 (描述國王請占相婆羅門為王子(佛)看相的情節):
Sace kho pana agarasma anagariyam pabbajati, araham hoti sammasambuddho loke vivattacchaddo [6] (可是,如果他出家修行,就會成為一位阿羅漢、正遍覺者 —— 捨離世間覆障之人) (D.II.16,22-24)
巴利聖典協會(PTS)的《巴英辭典》(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給這個詞的定義是 “having the cover removed, with the veil lifted; one who draws away the veil, or one who is freed of all (mental & spiritual) covering” (除去(內心)覆障(者))。在該文中,Norman認為這個定義錯了,因為PED以及其他辭典類似的定義,[7] 都是根據注釋書的解釋而來,而注釋書所判定的語源頗有問題。[8]
【1.1.2.】 此外,Norman在披讀文獻的過程中還發現,vivatta-chadda一詞在巴利經典中有各種各樣的讀法。複合詞前後兩部主要的異讀就有 -t- / -tt- / -tt- 與 -d- / -dd- 等多種。除此之外,甚至還有vivattha-cchaddo, vivata-cchedo, vivata-cchedo, vivatta-cchido, vivata-cchada, vivata-cchado, nivatta-cchadda等琳琅滿目、莫衷一是的拼讀方式。[9] 他認為,這種「眾“讀”紛紜」的景象,正足以說明巴利傳統以來對這個詞的來源及詞義一直就疑而未決。
1.2. Norman的新發現
【1.2.1.】Norman從幾部佛教混合梵語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BHS) 經典中,找到與上面「Pali版」相應的語詞及定型句。一個在 Lalita-vistara (《廣大遊戲經》):
sa cet punar agarad anagarikam pravrajati tathagato bhavisyati vighusta-wabdah samyak-sambuddhah. (Lal. 118,14-16)[10]
其中與Pali版vivatta-chadda對應的詞是vighusta-wabda,此詞Mitra翻作“of great renown” (聲名遠播,名稱普聞),[11] E.J. Thomas譯作 “loudly proclaimed” (廣為傳揚)。[12] [13] 此外,它也與複合詞vighusta-kirti-rekha一起出現在Mvu (《大事》),Jones翻作 “famous”(有名),並釋為 “the renown of whom is proclaimed”(其聲名遠播)。[14]另外,這個複合詞也出現在CPS (《四部眾經》)[15],Ria Kloppenborg譯作“whose voice resounds in the world” (其音聲(名聲)傳遍世間)。[16] 最後還有一個與巴利《長部》平行的相應句出現在MAV (《大本緣經》):
bhavisyaty arhan samyak-sambuddho vighusta-wabdo loke [17]
【1.2.2.】由於有上面幾個BHS版的相當句及相當詞,並且在Gandhari Dhp(《犍陀羅語法句經》)中也有chada一詞意指wabda的例證,[18] 這樣,Norman認為毫無疑問的,vivatta-chadda與vighusta-wabda是「相同的語詞」,並且給它們建構出下面的語源關係 (同樣源自Skt *vivrtta-wabda < vi-vrt):
(1) 演變到佛教混合梵語的過程:Skt *vivrtta-wabda > *vivutta- ( r > u, 受v影響;tt > tt, 受r影響) > *vihutta- (v被滑音h取代) > vighusta- (h > gh; tt > st, back-formed逆構,俗語形的梵語化) = BHS vighusta-wabda。
(2) 演變到巴利語的過程:j Skt *vivrtta- > viva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 k *-wabda > -chadda (w > ch; bd > dd) = Pali 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1.2.3.】根據以上相應經句的對讀以及詞源關係( < *vivrtta-wabda),Norman得出了下面的結論:(1) 在巴利的各種拼讀方式中,正確的讀法應是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tt- / -tt- 是俗語中常見的異讀)。含單子音 -t- 的vivata- 是個誤讀,而 -cchadda 開頭的c極可能是抄經手依據一般連音規則添加上去的。(2) 這個詞的正確詞義是 “one whose name (or fame) has roll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聲名傳遍十方之人),這有別於原來PED所給的 “one who draws away the veil” (除去覆障者)。
1.3. Hinyber的質疑與主張
【1.3.1.】O. von Hinyber對上面Norman的新解頗不贊同,[19] 他認為Norman提出的所謂Pali與BHS相當的定型句只是「類似」而非「等同」,因此Norman「大膽假定」Pali vivatta-chadda對等於BHS vighusta-wabda,並據以追溯其「詞源」與「詞義」的辦法根本行不通。[20]
【1.3.2.】 對於vivatta-chadda一詞,Hinyber認為應該回歸巴利傳統(注釋家與文法家)的解釋,他的主要意見與證據如下:
(1) 關於vivatta- 部份:這個詞在兩大主流傳統的情形是,錫蘭一般作vivatta-,這有別於古代緬甸傳統的 vivata-,而近代緬甸傳統 (1956年的第六結集)則改作vivatta-。至於高棉一系的傳承,有作 -tth- 的,因為遠非主流,不值一顧。又,Norman使了大量力氣,希望藉由偈頌的韻律節奏,斷定 -tt- / -tt- 與 -t- 之間的孰是孰非,儘管結果稍稍傾向雙子音的 -tt- / -tt-,可惜這個辦法效力有限,就像梵語偈頌文獻中 vivrta- 與 vivrtta- 之間的訟案一樣,自來就不得解決。
(2) 關於 -chadda部份:Hinyber認為這部份比較重要。雖然在尼柯耶(Nikaya)中,它的主格單數形非常一致的讀作 -chaddo,可是他更發現了幾項意義非凡的線索:j「長部注釋」《吉祥悅意》(Sv 445,11),明白證實主格單數應讀作 -chadda ,並且這個讀法又為長部解疏《吉祥悅意古疏》(Sv-pt II 46,11)所追認。[21] k這個 -a 的主格單數形也出現在《本生經》:vivatta-cchadda nu si sabbadassi (Ja III 349,4*),這個句子同時又在「增支部注釋」《滿足希求》中被引用到 (Mp I 132,7*)。l -chadda 一讀最重要的證據是,Aggavamsa (勝種,十二世紀緬甸文法家)在他的語法巨著Saddaniti (《語法論》) [22] 中特別教導說 vivatacchadda 是個「an-語基」的詞 (Sadd 164,19-33),書中還討論到這個詞後來變成「a-語基」的可能成因(Sadd 636,8-12)。an-語基變成a-語基是相當尋常的現象,可是反向的演變 ( -a > -an) 卻得不到任何證據的支持。
【1.3.3.】這樣,有了注釋家與文法家的解釋作為堅強靠山,Hinyber最後的結論是:這個詞正確的語形(主格單數)應作vivatacchadda (而非 -ddo),它源自梵語 *vivrta-chadman (< vr覆;chad覆),是個 -an結尾的詞(而非-a結尾),詞義是 “he who has removed the veil (of ignorance)” (除去(無明)覆障者)。也就是,這個複合詞前後兩部分的語源與Norman主張的 *vivrtta-wabda (< vrt轉;wabda聲)都不相同,從而,詞義也不一樣。
1.4. Norman的重新出發
【1.4.1.】 在Hinyber上述質疑與主張的激盪下,Norman回頭更加細緻周全的檢讀Pali與BHS的相關證據,並運用佛教傳統之外的,耆那教的相關輔證,重新考察vivatta-chadda一詞所涉及的各項問題,四年之後,發表了一篇宏觀而頗富啟發性的文字 “The influence of the Pali commentators and grammarians upon the Theravadin tradition” (〈巴利注釋家與文法家對上座部傳統的影響〉)。[23] 文中對這個詞的「詞源」、「詞義」、「詞形」(正確拼讀)做了細膩周詳的考察,更重要的,追索出造成各種異讀、異解的可能原因,從而顯示出今人賴以索解經教之義的注釋家、文法家乃至抄經手,在經典傳持過程中可能留下了怎樣的影響。這對我們了解當今巴利文本的真貌與問題,乃至怎樣著手解決,都有著具體而重要的啟示作用。
【1.4.2.】 接下來,我們將就Norman在該文中運用的材料、追索的過程、以及得出的結論與看法,做一重點的陳述。
2. 運用的資料與追索的過程 [24]
2.1. 巴利聖典中的種種異讀
【2.1.1.】首先,我們來觀察vivatta-chadda一詞在巴利經典中出現的實際情形:[25]
------------------------ 主格單數 (Nom.sg.) -o 的情形 ----------------------
•Sn 372a : vivattacchaddo, v.l. Ba vivatacchedo, Bim vivataccha(d)do. 又Ce -o.
•Sn
378c : vivattacchaddqsi,
v.l. Bam
vivataccha(d)do
’si, Bi vivatacchedo
’si,
又Ce
-o.
•Sn 1003c : vivattacchaddo, v.l. Baim vivata-, Ck -dda, Ba -cchido, Bim -cchado.
•Sn 1147c : vivattacchaddo, v.l. Ck -dda, Ba vivatta-.
•Sn p.106,20 : vivattacchaddo, v.l. Ck (Pj.) Mk -cchadda (perhaps a genuine form
可能是正確的語形); Bai vivata(c)cheddo. 又Ce -o, Be -o.
•D I 89,9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 16,24 : vivattacchaddo, v.l. K vivatthachado. 又Ce -o, Be -o.
•D II 17,8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42,20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77,20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D III 179,4 : vivattacchaddo, no v.l. 又Ce -o, Be -o.
•Kv 286,12 : vivattacchado, no v.l. 又Ce -o, Be -o.
------------------------------ Nom.sg. -a 的情形 -----------------------------
•Ja III 349,4* : vivattacchadda, v.l. Bd vivatacchada, Bf vivattacchada.
又 Ce -o, Be -o.
同一頌出現於:
Ja IV 271,18* : vivattacchaddo, v.l. Bd vivatacchado, Cs vivattacchadda.
又 Ce -o, Be -o.
同一頌被引用於:
Mp I 132,7* : vivattacchaddo, v.l. M9 -dda, T -cchanda, M10 -cchada,
Ph vivatacchedo.
-------------------------- 主格複數 (Nom.pl. ) -a 的情形 -------------------------
•A II 44,2* : vivatta-cchada, v.l. SD ST nivattacchadda, BK vivatacchada.
【2.1.2.】 從上列的異讀情形,可以歸納出幾點:(1)三藏中最主流的讀法是 vivatta-cchaddo (Nom.sg)。(2)字中幾個部份的異讀情形分別為:j -tt- / -t- / -tt- /-tth- (按出現頻率由高到低排列)。k -cch- / -ch-。l -chad- / -ched- / -chid- / -chad- / -chand-。m -dd- / -d- 。n Nom.sg. -o / (極少數) -a。(3)異讀中最常見的情形可以寫成vivatta-(c)cha(d)do; -tt- / -tt- / -t-, -o / -a。
【2.1.3.】 上列資料中的 Sn 378c一條 (vivattacchaddqsi),Norman認為特別值得注意。它極可能是造成主格單數 -o與 -a二種異讀的根本原因。這個連音很容易被誤認為是vivattacchadda + asi (因此將Nom.sg.判為 -a),事實上它應該是vivattacchaddo + asi才對 (據此,Nom.sg. 應為 -o)。這個連音現象相當古老,巴利三藏還留有不少例子。[26] 另外,本條的三個異讀也支持這項判斷。
【2.1.4.】現在問題來了,除了「主格單數語尾」已經有了解決線索之外,其他紛繁多樣的拼法,到底哪個對呢?這是個判定「正確拼讀」(詞形)的問題,它同時也牽涉到「詞源」與「詞義」的問題,三者環環相扣,互相影響,互相決定。單依三藏資料,似乎難以決定,現在我們擴大範圍,看看注釋書怎麼說。
2.2. 巴利注釋文獻的解釋
【2.2.1.】以下是注釋書(atthakatha)及解疏(tika)對vivatta-cchada一詞的釋義:
(1) chadanan[27] ti, pabca chadanani -- tanha-chadanam ditthi-chadanam kilesa-chadanam duccarita-chadanam avijja-chadanam. (覆障,即五種覆障——愛障、見障、煩惱障、惡行障、無明障。)[28] tani chadanani Buddhassa bhagavato vivatani viddhamsitani samugghatitani[29] pahinani samucchinnani vupasantani patipassaddhani abhabb’-uppattikani ban’-aggina daddhani. (這些覆障已被佛世尊所揭除、碎壞、捨斷、離棄、斷除、寂止、息滅,為智慧火燃燒淨盡,不能再生。) tasma Buddho vivata-cchado. (因此,佛稱為「揭除覆障者」。) (Nidd II 251,19-22 ad Sn 1147) (小部《小義釋》對《經集》的注解)
(2) vivatta-chaddo ti, vivata-raga-dosa-moha-chadano. (所謂「捨離覆障」,即是揭除貪瞋癡的覆障。) (Pj II 365,28-9 ad Sn 372) (《勝義光明》對《經集》的注解)
(3) raga-dosa-moha-mana-dittha-avijja-duccarita-chadanehi sattahi pati- cchanne kiles’-andhakare loke, (充滿煩惱的黑暗世間,為貪、瞋、癡、慢、見、無明、惡行等七種覆障所遮蔽,) tam chadanam vivattetva (v.l. -tt-) samantato sabjatqloko hutva thito ti vivatta-cchado.(捨離此種覆障之後,就能住於完全充滿光明的狀態,這就叫做「捨離覆障」。) Atha va vivatto ca vicchado ca ti vivatta-cchado (或者,把vivatta-cchado解為 vi-vatto與vi-cchado) [30] vatta-rahito chadana-rahito ca ti vuttam hoti. (這樣,意思就是「離於-輪迴」與「離於-覆障」。) (Sv 250,34 foll. ad D I 89,9) (《吉祥悅意》對《長部》的注解)
(4) vivata-cchado ti, rago chadanam doso chadanam moho chadanam sabbakilesa chadana ti evam-vutta chadana vivata ugghatita viddhamsita anena ti vivata-cchado. (「揭除覆障」:揭除、捨斷、碎壞被稱為覆障的貪障、瞋障、癡障、一切煩惱障,這樣就是「揭除覆障」。) (Ap-a 475,33 foll. ad. Ap 249,22) (《譬喻經注釋》對《譬喻經》的注解)
(5) -1- : PTS版《吉祥悅意》對《長部》的注解:對於D II 16,24 : vivatta-cchaddo (v.l. vivatthachado),《吉祥悅意》(Sv 445,9-12) 有如下的注解:Tattha raga-dosa-moha-mana-ditthi-kilesa-tanha-savkhatam chadanam avaranam vivatam viddhamsitam etena ti vivatta-cchaddo.[31] Vivatta-cchadda (v.l. vivatacchado) ti pi patho. (彼處,因為揭除、碎壞所謂的貪、瞋、癡、慢、見、煩惱與愛等覆障、遮障,所以叫做「捨離覆障」。也有「異讀」作Vivatta-cchadda (v.l. vivatacchado)。)
- 2 - : 緬甸版《吉祥悅意》對《長部》的注解:對照緬甸版(Be)的情況,《長部》的這個詞拼作:vivata-cchado,《吉祥悅意》對這個詞的注解,最後部份讀作:…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a ti pi patho. 顯然其「被釋語」(lemma)及提到的「異讀字」與PTS版(Ee)皆不相同。
- 3 - :《古疏》對《吉祥悅意》的注解:對於上面《吉祥悅意》提到「異讀」的最後那句,《吉祥悅意古疏》(PTS版Sv-pt II 46,11 ad Sv 445,11) 解釋為:vivatta-cchada [32]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此句緬甸版(Be)作:vivatta-cchada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也就是,按照《古疏》的意見,這個「異讀」指的是:也有把語尾的「字母o」讀作「字母a」的。
【2.2.2.】綜合以上幾則注釋材料,可以看出: j vivatta-chadda一詞在注釋書中絕大多數釋作vivata-(c)chada(na) (即視為 < vi-vr; chad),少數釋為vivatta-(c)chada(na) (即視為 < vi-vrt; chad),甚至有的注釋,其「被釋語」(lemma)即作vivata-cchada(如第(4)則)。k關於主格單數,除了第(5)則提到一個異讀 -a之外,所有地方都作 -o,也就是把 -(c)chad(d)a / -(c)chada(na) 視作-a結尾的字 (而非-an結尾)。l 詞義方面,除了第(3)則有個「另解」(離輪迴與離覆障)之外,都一致的理解作「斷除或捨離覆障」。
【2.2.3.】 把注釋文獻的狀況,拿來跟前一小節三藏的情況相較,可以發現:主格單數一致的傾向於 -o結尾。可是整個詞的拼法卻壁壘分明,各有所鍾。「三藏傳統」傾向vivatta-cchadda,而「注釋傳統」則偏好vivata-cchada(na)。這樣,正確讀法似乎還不容易決定。我們再來看看文法家的意見。
2.3. 巴利早期文法書資料
【2.3.1.】 緬甸十二世紀文法家Aggavamsa (勝種)在他的巨著 Saddaniti (《語法論》)中,明白教導到vivatta-chadda一詞。可是當中引用的例子一律拼作vivata-cchada (單子音 -t-, -d-,雙子音 -cch-,亦即與「注釋傳統」相符應),主格單數則同時有-o及-a二種三藏引用例。他明白表示這個詞的語尾有 -a及 -an兩套變化,主格單數可以採 -a,就像raja與brahma一樣,並引了上面《吉祥悅意古疏》(Sv-pt) 的說法作為證明。他甚至還列出這個詞 -a及 -an完整的兩套變化表。自然,其中有許多語尾在三藏中根本找不到例證 (如,對格複數 -ane)。書中特別值得留意的是,既然他把這個詞拼作 -cchada (單子音 -da 而非雙子音 -dda),可見他並未認定這個詞來自Skt -chadman,他之教導「-a及 -an兩套變化」,並非在談「語源」問題,而只是反應文獻現實中的「語尾」狀況。
【2.3.2.】 總結Aggavamsa書中的看法:(1) 這個詞拼作vivata-cchada。(2) 有 -a及 -an兩套語尾。(3) 並未涉及「語源」問題。
【2.3.3.】Hinyber的論據與破綻:檢閱過巴利系統的有關文獻後,我們回頭核對一下Hinyber的論據。前面提到他主要著力於 -chadda這部份,他根據2.2.1.節第(5)項《吉祥悅意》及《古疏》該條(主格單數) -a的異讀及解釋 (以及《本生經》一條 -a 的用例 [33] ),認定正確讀法為 -cchadda,且源自chadman (an-語基)。Hinyber的推論過程似乎是:既然《古疏》明白解釋了語尾為 -a;因此《吉祥悅意》的讀法應為 -a;進一步,《長部》也應作 -a;最後,這個詞所有地方的正確讀法都應作 -a。這個推論初看似乎有道理,可是仔細一想就會發覺很有問題。《古疏》的拼法是 -cchada而非雙子音的 -dda,可見《古疏》作者並未認為這個詞來自Skt -chadman。再者,Hinyber又引Saddaniti的「an-語基說」作為源自 -chadman的另一力證,可是上面我們已經看到Aggavamsa書中一律拼作 -cchada (也是單子音 -da,而非雙子音 -dda),並且Aggavamsa同時還教導了「a-語基說」,所以他心裡也沒有把 -chadman當作來源。這樣,Hinyber的論點有幾個錯誤:j《古疏》及Aggavamsa只說有 -a 的異讀,[34] Hinyber卻擴大解釋,說 -a才是「正讀」。k Aggavamsa只說 -chada可以作 -an變化,[35] Hinyber卻擴大解釋,說其來源是 -chadman。
【2.3.4.】總結以上巴利文獻,我們所能知道的就是:「三藏傳統」傾向於vivatta-cchadda,「注釋傳統」則偏向vivata-cchada(na),除此二大主流之外,還有各種零星的讀法。主格單數都傾向於 -o結尾,但也有明白作 -a的,並得到注釋書與文法書的採用。到此,巴利的資料能用的盡可能用了,可是,「語源」的問題還不明白,「語形」問題還遠不能決定,主格單數也還有一點爭議。現在,似乎走到了水盡山窮的無路之處,我們只能向外另覓消息了。
2.4. 佛教混合梵語資料
【2.4.1.】 前面曾談到,Norman在幾部佛教混合梵語(BHS)佛典的同類定型句中找到 vighusta-wabda一詞,並認為它「對等於」Pali vivatta-chadda。也談到此論遭到Hinyber的強烈質疑 (對Hinyber而言,這兩個詞根本毫不相干,也就是那幾則BHS材料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毫無助益)。Norman回頭仔細考察相關文獻之後,接受了Hinyber的部份意見,對原來的主張做了修正,不再認為 -chadda直接源自 -wabda,可是他依然認定這兩個詞是「相當(或相關)的」(有著相同的來源),亦即雖非父子關係,卻還是親屬關係。他的理由是:(1) 這兩個詞同時出現在多則同樣的定型句中,要說毫無關連是不太可能的。[36] (2) 到目前為止,他沒有發現Pali中有其他對等於BHS vighusta-wabda的語詞,同時也沒有發現BHS中有其他對等於Pali vivatta-chadda的語詞。(3) vighusta-wabda 除了在上述 Lal (《廣大遊戲經》)、CPS (《四部眾經》)、Mvu (《大事》)以及MAV (《大本緣經》)幾部經典中作為「佛陀名號」之外,Norman還發現,它也作為「菩薩名號」,出現在GV (《華嚴經•入法界品》)、Samadhirajasutra (《三昧王經》)以及Bhadrakalpikasutra (《賢劫經》)等幾部佛典。既然隨著大乘佛教的開展,佛菩薩數目不斷增加,這樣,一個傳承的佛名,被另一傳承用作菩薩名號,也是不難想見的。因此上面幾經的vighusta-wabda應該都還是一個來源。這就益加增強了這個詞與Pali vivatta-chadda同屬一源 (而非無關) 的合理性。
【2.4.2.】證明vighusta-wabda與vivatta-chadda有相同的來源,對整個問題的解決有什麼作用呢?首先,可以拿它協助鑑定vivatta-chadda幾個異讀 (-tt- / -tt- / -t-; -dd- / -d-)的孰是孰非。其次,可以拿它協助判斷主格單數語尾 -o / -a的問題。第三,可以拿它協助推斷(巴利注釋書透露的)詞源 vr / vrt何者適當。就第一點看,vighusta-wabda的雙子音 -st- 與 -bd- 可以支持 -tt- / -tt- 及 -dd- 一讀。就第二點看,-wabda一詞可以支持 -chadda為「a-語基」而非「an-語基」。就第三點看,過去分詞(pp.) ghusta的雙子音(-st-),比較能支持vrt這個詞源 (pp. vatta / vatta ),而非vr (pp. vata)。
【2.4.3.】 儘管從上面的證據,我們可以相信vighusta-wabda (聲名-遠播) 與vivatta-chadda (捨離-覆障,依巴利注釋書)有著同一來源,可是,這個來源是什麼?並且,它們傳到不同傳承之後,已經演變成眼前所見的,詞形、詞源、詞義皆判然有別的不同語詞,這樣「貌離神合」的二個語詞,究竟有著怎樣的內在關係?又,為什麼Norman會放棄 “-chadda < -wabda”的主張,轉而接受Hinyber的(部份)意見?這種種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的資料才能解答。
2.5. 耆那教資料
【2.5.1.】就像Pali vivatta-chadda以及BHS vighusta-wabda在佛教傳統中作為佛的名號(或後來的菩薩名號)一樣,Pkt (Prakrit俗語)中也有個詞 vi(y)atta-chauma,作為耆那教(Jain)教主大雄的稱號,出現在耆那教經典中,一長串描述大雄的種種稱號的定型句中。這個詞在耆那教文獻中以「屬格/為格•複數」形出現時,語尾作 -anam。耆那教注釋家給它的釋文是:vyavrtta-chadmabhyah : ghatikarmani samsaro va chadma tad vyavrttam ksinam yebhyas te。[37] 又,Jacobi把這個詞翻作 “Who have got rid of unrighteousness” (除盡惡行者),[38] Williams作 “who have thrown off all travesties” (捨離虛偽(不實)者)。[39] 這似乎清楚顯示了,這個詞正是相應於Pali vivatta-chadda的「俗語版」(Pkt)。
【2.5.2.】上面耆那教資料透露了幾項重要訊息,可以釐清Pali版的各項疑點:(1) Pkt形 vi(y)atta-chauma的雙子音 -tt- (而非-t-)以及單子音 -ch- (而非-cch-)恰恰符合出現在巴利偈頌時所需要的韻律節奏。此點表達,在Pali vivatta-chadda的幾種異讀「-tt- / -tt- / t- 與 -ch- / -cch-」中,應採取「-tt- / -tt- 與 -ch-」(其中 -tt- / -tt- 也可以由BHS vighusta- 的 -st- 得到支持)。(2) 這個詞在耆那教文獻中採 -a變化 (而非 -an 變化),正如絕大多數巴利文獻所顯示的情形,再加上BHS版 vighusta-wabda也是a-語基,這就表明,這個詞在俗語系統(Pali及Jain)以及混合梵語系統(BHS)自來就被看作 -a結尾。(3) vi(y)atta- 及其釋文vyavrtta- 明白透露,耆那教傳統認為它來自梵語的vrt,而非vr (這也正如BHS vighusta所支持的一樣)。(4) 另一方面,Pkt的 -chauma一形以及上引耆那教文獻的釋義,卻也清楚顯示了,在耆那教傳統,這個詞被視為來自梵語的 -chadman (隱覆、虛矯、偽善)。
【2.5.3.】Norman對詞形、詞源、詞義三大問題的總結:綜合以上四點,基於第(4)項理由,Norman放棄原來“-chadda < -wabda”之說,接受Hinyber “-chadda < -chadman”的看法。[40] 可是基於前三項理由,他同時又反對Hinyber之認定(Pali)正確拼讀應作vivata-cchadda (Nom.sg.) —— 亦即反對其採取單子音 -t-、雙子音 -cch- 以及an-語基。這樣,對於這個詞他的看法是:「詞形」(正確讀法)應作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是a-語基的字,主格單數應作 -o,「詞源」是Skt vrt (轉)及chadman (< chad覆),「詞義」是「捨離或除去-覆障(者)」。
【2.5.4.】Pali / BHS / Jain三版的語音演變過程:最後,我們歸納Norman對Pali vivatta-chadda、Jain vi(y)atta-chauma、以及BHS vighusta-wabda三個詞怎樣從Skt *vivrtta-chadman衍生出來的意見如下:
(1) 演變到Pali的過程:j Skt vivrtta- > viva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k -chadman > -chadda (dm > dd; -an > -a) = Pali vivatta-chadda / vivatta-chadda。
(2) 演變到Pkt (Jain) 的過程:[41] j Skt vivrtta- > vivatta- ( r > a; tt > tt) > vi(y)atta- (v失落或被滑音y取代;Jain中有viutta-的異讀,可見v失落是常態)。k -chadman > *-chaduma (插入母音u;[42] -an > -a) > -chauma (d失落) = Pkt vi(y)atta-chauma。
(3) 演變到BHS的過程:j Skt vivrtta- > *vivutta- ( r > u, 受v影響;tt > tt, 受r影響) > *viutta- (v失落,參以上Jain變化) > *vihutta- (插入滑音h) > vighusta- (h > gh; tt > st, back-formed逆構)。k -chadman > -chadda (dm > dd; -an > -a) > -wabda (ch- > w-; dd > bd逆構) = BHS vighusta-wabda。由語音演變的規律觀察,這個複合詞在流傳過程中必定喪失了原來的詞形與詞義,只留下原來詞形的部份特徵,後來受到附近文句中vighusta-kirti (聲名-遠播)的影響,而「變造」出vighusta-wabda (名稱-普聞) 一詞。[43]
3. 造成異讀的原因
——注釋家、文法家、抄經手的影響
解決了vivatta-chadda的三大問題之後,Norman更進一步追索造成異讀的原由。以下按照異讀產生可能的「歷史過程」(前後順序)敘述Norman的主要意見。
【3.1.】從初始到「準注釋書」階段:這個詞最初拼作 “vivatta-chadda”(Nom.sg. -o),小部經典《小義釋》(可看作最早期型態的注釋書)以 -chada(na) 解釋複合詞後部 -chadda (可能因為chadda在三藏未單獨使用)。又因為 -chadda 為「覆障、遮障」之義,於是複合詞前部 (vivatta- / vivatta- )就以意謂「揭開、揭露、揭除」的vivata解釋。這樣,因為《小義釋》的釋文,使得這個詞形(vivata-cchada)偶而「混進」三藏,造成了不同的讀法。這個過程也可能跟「婆羅米文字」(Brahmi)沒有雙子音的寫法有關(-tt-,-dd- 被寫成 -t-,-d-)。這樣,巴利就有了兩大主流拼法:「三藏」以vivatta-cchadda為主(-cch-開頭的c可能是抄經手依連音規則補上的);而以《小義釋》領銜的「注釋書」則以vivata-cchada為主。
【3.2.】注釋書階段與語尾-a的產生:繼《小義釋》之後,其他注釋書跟著採用類似的解釋。這樣,由於注釋書的普遍支持,使得vivata-cchada勢力日漸強大。有些三藏寫本把它奉為正確拼法,但同時也有拼作vivatta-cchadda (或vivatta-cchadda)的。所以「長部注釋」《吉祥悅意》就明白寫下了這個異讀情形 (以下是依PTS :Sv 445,11 ad D II 16,24一句對應的緬甸版所擬構出來的「原初句」,標“*”表擬構,注意:此時還都是 -o結尾):[44]
*(a) …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do ti pi patho. (或Vivatta-)
【被釋語】 【異讀字】
就是說,vivata-cchado有個異讀字,作Vivatta-cchaddo。後來又有抄經手發覺《長部》主流多作vivatta-cchaddo,於是改動「被釋語」(lemma),成了:
*(b)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ta-cchaddo ti pi patho.
這樣,造成了被釋語與異讀字一模一樣的狀況。於是有抄經手發覺不對,就把(b)的異讀字換成vivata-cchado,成為(c)的寫法。而另有抄經手則因為看到Sn 378c vivattacchaddqsi之類的例子,以為有-a的異讀,於是把(b)的異讀字換成vivatta-cchadda,成為(d)的寫法,這時就產生了主格單數 -a的讀法。這樣,最初的異讀主要是 -tt- (-tt-) 與 -t- 之間,以及 -dd- 與 -d- 之間,後來由於「連音的誤判」而有了 -o與 -a的異讀。
(c)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a-cchado ti pi patho. (PTS v.l.)
(d) … etena ti vivatta-cchaddo. Vivatta-cchadda ti pi patho. (PTS)
句(d)與(c)就是目前PTS版的情形。又有抄經手見到 -a的讀法,以為這才是異讀的主要部份,於是把(a)句的異讀字改作vivatta-cchada而成為(e)。[45]
(e) … etena ti vivata-cchado. Vivatta-cchada ti pi patho. (Be)
這就成立了目前緬甸版的讀法。
【3.3.】解疏階段與語尾-a的確立:《吉祥悅意古疏》的作者見到以上的(e)句,不明瞭原來本該是vivata- 與 vivatta- 之異,反而把目光擺在複合詞的後部,而寫下:
vivatta-cchada ti o-karassa a-karam katva niddeso.
也就是白紙黑字,明白解釋為語尾 -o與 -a的異讀。
【3.4.】文法書階段與an-語基的產生:接著,Aggavamsa見到三藏中偶有 –a結尾的用例,又看到《古疏》這一條解釋,便確定這個詞有vivata-cchado與vivata-cchada二讀,認為它可以如raja、brahma一般變化,於是成立了他的「a-/an-二語基說」。這樣,語尾-a初因抄經手對連音的「誤判」而崛起,成為眾多異讀的一個,後又受到《古疏》作者的青睞,凌駕別的異讀而確立了突出地位,但此時還只是「a-語基」主格單數的異讀身份。到了文法書階段,則更得到Aggavamsa的「拔擢」,終於脫離舊屬,別立門戶,而成立了「an-語基」。Hinyber據此(an-語基說),更擴充解釋,給 -cchada定出了來源 “-chadman”。[46] 這樣,巴利傳統對於這個語尾,可說是一路「解」來,訛誤連連。
【3.5.】抄經手的影響:由於Aggavamsa (勝種)在Saddaniti (《語法論》)中,明白教導an-語基,使得後來的抄經手把三藏的一些地方改為 -a (不管原來是否如此)。這樣,這個語形又從文法書「蔓延」到三藏。文法家對抄經手的影響一直存在,Norman還舉了另一例:在Kaccayana[47] (迦旃延)的文法書中,「十二」一詞拼作 “barasa”,可是這個「古形」在巴利三藏中已經完全消失,所有「十二」都換成了更加「梵語化」的 “dvadasa”,之所以造成這個結果,極可能是因為Aggavamsa在Saddaniti中教導說這兩種語形都可以使用。這樣,今天我們見到的三藏,早已不復昔日容顏,而是幾經注釋家、文法家、以及抄經手改妝易容之後的樣貌了!
4. 結語:如何洞察與還原巴利的真貌
【4.1.】Saddaniti的編校者Helmer Smith早在1928年就提出了卓見,他在該書前言明白指出,解疏( tika)的作者與文法家必定給幾個世紀之後的抄經手帶來甚多影響。[48]一如前述,Norman自己在披讀文獻的經驗中,確實印證了這一點。解疏作者有時誤解了注釋書(atthakatha)的原意,從而寫下錯誤的疏解,接著這個誤解或誤讀又「喧賓奪主」,通過抄經手,反過來取代了三藏本文的讀法。這就是為什麼一個正確讀法(-chaddo)在不同寫本會出現紛繁多樣的不同寫法(-(c)cha(d)da)的原因。
【4.2.】誠如Helmer Smith所言,任何人想要穿透目前的巴利文本,見到其背後的真貌,就必須具備十二世紀緬甸與錫蘭語言文獻學的知識。而要做到這點,就必須運用十二世紀以前的寫本,這樣才能免除文法家與注釋家「梵語化傾向」的影響。拿此處語尾–a的問題來說,如果要確定它到底是原來的「古形」,還是經過「變造」之後的「異形」,就非依靠未受文法家影響的資料不可。但問題是,現存的巴利寫本,早於十二世紀的,已經難以尋得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必須善用十二世紀之前的,巴利以外的其他傳統的資料。這就是為什麼Norman論文中要乞靈於佛教混合梵語與耆那教文獻的道理。
【略語表】
A Avguttara-nikaya,
ed. R. Morris, E. Hardy, 5 vols., London 1885-1900
(PTS).《增支部》
Ap Apadana, ed. E. Lilley, 2 vols., London 1925-1927 (PTS). 《譬喻經》
Ap-a Buddhaghosa, Apadana-atthakatha,
Visuddhajanavilasini,
ed. C.E.
Godakumbura, London 1954 (PTS). 《譬喻經注釋》
Be Burmese edition. 「緬甸刊本」
BHS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佛教混合梵語」
Ce Ceylonese edition.「錫蘭刊本」
CPS Das Catusparisatsutra, Ernst Waldschmidt, Berlin 1952-1962. 《四部眾經》
D Dighanikaya, ed. T.W. Rhys Davids, J.E. Carpenter, 3 vols., 1890-1911 (PTS). 《長部》
GV Gandavyuhasutra, ed. P.L. Vaidya, Darbhanga 1960. 《華嚴經•入法界品》
Ja Ja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ed. V. Fausbøll, 6 vols., London
1877-1896 (PTS). 《本生經》
Kv Kathavatthu, ed. A.C. Taylor, London 1894-1897 (PTS). 《論事》
Lal Lalitavistara, ed. Rajendralala Mitra, Calcutta, 1877. 《廣大遊戲經》
MAV Das Mahavadanasutra, Ernst Waldschmidt, Berlin 1953,1956. 《大本緣經》
MIA Middle Indo-Aryan. 「中期印度雅利安語」
Mp Buddhaghosa, Manorathapurani,
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
ed. M.
Walleser, H. Kopp, 5 vols., London 1924-1956 (PTS).「增支部注釋」《滿足希求》
Mvu Mahavastu-Avadana, ed. Émile Senart, 3 vols., Paris 1882-1897. 《大事》
Nidd II Cullaniddesa, ed. William Stede, London 1918 (PTS). 《小義釋》
PED Pali-English Dictionary, ed. T.W. Rhys Davids, W.
Stede, London
1921-1925 (PTS). PTS版《巴英辭典》
Pj Paramatthajotika
II, Suttanipata-atthakatha,
ed. Helmer Smith, 3 vols.,
London 1916-1918 (PTS).「經集注釋」《勝義光明二》
Pkt Prakrit.「俗語」
PTS Pali Text Society.「巴利聖典協會」
Sadd Aggavamsa, Saddaniti, ed. H. Smith, 5 vols., Lund 1928-1966. 《語法論》
Skt Sanskrit.「梵語」
Sn Suttanipata, ed. D. Andersen, H. Smith, London 1913 (PTS). 《經集》
Sv Buddhaghosa, Sumavgalavilasini,
Dighanikaya-atthakatha,
ed. T.W. Rhys
Davids, J.E. Carpenter, W. Stede, 3 vols., London 1886-1932 (PTS).「長部注釋」《吉祥悅意》
Sv-pt
Dhammapala,
Sumavgalavilasinipuranatika,
Linatthapakasini
I, ed. Lily de
Silva, 3 vols., London 1970 (PTS).「長部解疏」《吉祥悅意古疏》或《顯明隱義》(行文中也略作《古疏》)
大正 《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修訂版。
【後記】本文是課堂上給同學講習用的稿子,目的主要在於:(1) 引介西方語言文獻學的一個處理手法,(2) 一窺巴利文獻(及其他所謂「原典」)的可能問題,(3) 順此實際體驗「譯典」所遭受的侷限。至於這個問題(「大名聲」還是「離覆障」?還是其他?)是否就此拍板定案?Norman運用的材料與提出的論據是否已經充足?該詞在幾個不同語本的演變情形是否果如文中所述?加之相關漢譯的種種問題,凡此等等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處理,總之,這只是個引子,而不是結論。
[1] 例如,「原本」傳誦或傳抄的誤失、翻譯過程的錯解或詮解失當、譯本輾轉傳抄的訛誤等等。
[2] K.R. Norman,“Two Pali Etymologies”, Collected Papers, Vol. II, PTS, Oxford, 1991, no.37, pp.71-83.
[3] O. von Hinyb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usters -tm-, -dm- and -sm- in Middle and New Indo-Aryan”, Selected Papers on Pali Studies, PTS, Oxford, 1994, no.14, pp.163-5.
[4] K.R. Norman, “The influence of the Pali commentators and grammarians upon the Theravadin tradition”, Collected Papers, Vol. III, PTS, Oxford, 1992, no.61, pp.93-107.
[5] 以下附注,部份轉引自上三篇論文,部份為筆者所加,不一一注明。又,原作附注詳細,本文只擇要引用,不一一具出。
[6] 此處有兩個異讀,K vivattha-chado, Be vivata-cchado。
[7] 例如R.C. Childers 作 “One by whom the veil (of human passion) is rolled away” (轉去或捨離(凡人愛染)覆障者)。見A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Landon, 1875, p.588b。
[8] 注釋書的解釋見2.2節。依釋文看,其對語源的看法是:前一詞vivatta < vi-vrt = 轉-去(捨離), 或釋作vivata < vi-vr = 離-覆(揭去、揭除);後一詞chadda / chada(na) < chad = 覆障。
[9] 詳細的異讀情形見2.1節。
[10] Lalita-vistara, ed. Rajendralala Mitra, Calcutta, 1877, 118,14-16.
[11] tr. Rajendralala Mitra, Calcutta, 1881-86, p.141.
[12] E.J. Thomas, The life of the Buddha as legend and history, London, 1927, p.40.
[13] Norman文中未提及漢譯本的情形,此處略作補充。與Lalita-vistara 相當的漢譯有數部:一是西晉•竺法護譯《普曜經》,二是唐•地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此外還有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部分)。《普曜經》與此相應之句作:「若捨國出家,為自然佛,度脫眾生。」(大正3,頁496中)。《方廣大莊嚴經》作:「若出家者,當得成佛,不由他悟,為天人師,名稱普聞,利益一切。」(大正3,頁556中)。《佛本行集經》該定型句出現過幾次,〈受決定記品〉:「若捨出家,修學聖道,必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稱遠聞,威德自在。」(大正3,頁666中);〈相師占看品〉:「若捨王位,出家學道,得成如來、應、正遍知,名稱遠聞,充滿世界」(大正3,頁692下);〈精進苦行品〉:「若捨出家,必成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名稱遠聞。」(大正3,頁770中)。 (另參注43)
[14] J.J. Jones, The Mahavastu, III, London, 1956, p.375.
[15] “CPS” 在Norman “The influence of the Pali commentators and grammarians upon the Theravadin tradition”一文中作“MPS” (p.96),恐誤,今依其“Two Pali Etymologies”一文(p.74)改之。
[16] Ria Kloppenborg, The sutra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Buddhist order, Leiden, 1973, p.76.
[17] E. Waldschmidt, Das Mahavadanasutra, Berlin,1953. p.95.
[18] J. Brough, The Gandhari Dhammapada, London, 1962,§50.
[19] 其文出處見注3。
[20] Hinyber在文中指出,Norman的 “vighusta > vivatta” 及 “wabda > chadda” 的看法,在語音演變的解釋上,很有一些困難,所以他不認為這兩個詞之間有什麼關連。見該文p.163。(可是對於 “vighusta > vivatta”,他似乎誤解了Norman的意思,Norman只說 “ wabda > chadda ”)
[21] 詳細資料見2.2.1節,第(5)項。
[22] Ed. H. Smith, Saddaniti, 5 vols., Lund 1928-66. 書中所談,另見2.3節。“Sadda-niti”一詞原義只是「語-法」,書中所談皆為巴利語,原可譯作《巴利語法》,但為與現代比比皆是的巴利語法書做一區隔,姑且作《語法論》。
[23] 出處見注4。
[24] 本節對Norman原來的論證方式做了調整,這裡以「資料」作主體,根據不同的材料類型,分節敘述,目的是要突出的觀察,不同材料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所各自負擔的作用與具備的價值。順序上,從「內部資料」向「外圍資料」逐步擴展,由巴利的「三藏」(2.1.)到「注釋」到「解疏」(2.2.)到「文法書」(2.3.),再到同屬佛教系統的「佛教混合梵語(BHS)文獻」(2.4.),最後到同樣是中期印度雅利安俗語(MIA,Pkt)的「耆那教文獻」(2.5.)。
[25] 為求明白清楚,以下的異讀融合了Norman原作所舉列的情形以及PTS的校勘注,並稍改列舉方式。其中 “v.l.” = various reading異讀,「又」表其他版本的狀況(Ce =錫蘭刊本,Be=緬甸刊本),不必是異讀。行號之後標以“ * ”者,表示偈頌。
[26] 這種 -o + a- > -q- 的例子,Norman在《經集》中還找到另外三例,三藏中有更多的例子。關於這個連音現象,Norman後來寫了專文討論,見 “An aspect of external sandhi in Pali” (〈巴利語的一個外連音現象〉), in Collected Papers, Vol. III, PTS, 1992, no.71, pp.219-24。
[27] 這個詞Norman 原作chadan,誤,今依PTS原文改。
[28] 本節(2.2.)注釋資料的翻譯皆筆者所加。
[29] 這個詞PTS版拼作samugghatitani,Norman此處似依緬甸版(第六結集)。
[30] 即把vivatta-cchada的接頭詞vi- 同時指涉到vatta及chada。
[31] 這個詞Norman 原作 vivatta-cchado,誤,今依PTS原文改。
[32] 這個詞Norman 原作 vivatta-chada,誤,今依PTS原文改。又PTS列有二條校勘注:BmP vivatta-及DA -cchadda。
[33] 此用例見2.1.1. 節,Ja III 349,4* : vivattacchadda 一條。
[34] 其實這個異讀是有問題的。見3.2節。
[35] 其實這個「an-語基說」也是錯的。見3.4節。
[36] Norman在文中提到,這兩個詞當然也可能毫不相干,他並進一步討論這種情況下的有關情形。只是無論本節的證據,還是下一節耆那教的證據,都在在顯示,它們同時被用作佛教聖者以及耆那教聖者的名號,絕非只是偶然的巧合。
[37] H. Jacobi, The Kalpasutra of Bhadrabahu, Leipzig 1879, p.103.
[38] H. Jacobi, Jain Sutras, Part I, Oxford 1884, p.225.
[39] R. Williams, Jaina Yoga, London 1963, p.194.
[40] 儘管Norman傾向接受 -chadda < -chadman之說,可是他同時提到,vivatta-chadda < Skt *vivrtta-wabda的可能性也並非完全沒有,並且做了一番證明。
[41] 此部份是筆者所補充,提供參考。(Norman文中並未詳述)
[42] 「插入母音」(svarabhakti) 現象,參見W. Geiger, A Pali Grammar, PTS,1994. §31.2。
[43] 若依Norman此處的意見,則注13所提到的,《方廣大莊嚴經》及《佛本行集經》的「名稱普聞、名稱遠聞」一語,其所根據的「底本」在歷經輾轉傳誦、傳抄、或轉譯之時,也已經發生訛變,訛變之前原來的意思應是「捨離覆障」。
[44] 緬甸版(目前)的讀法,參見2.2.1.節,第(5)項,第-2-則。
[45] 最後這一步演變是筆者補上的,Norman未提及。
[46] 見2.3.3.節,Hinyber認定的語源(結論)是對的,可是論據不對。
[47] 大約七世紀以後的人,現存最古老的巴利文法書《迦旃延文法》(Kaccayana-vyakarana)的作者。
[48] Ed. H. Smith, Saddaniti, 5 vols., Lund 1928-66. Avant-propos, p.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