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
林崇安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
佛學與人生佛學學術研討會
2003年
摘要
本文主要依據佛陀所教導的「四念住」,來探討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從身、受、心、法四方面,經由內觀禪修的實踐,看清身心的無常、無我,以達成心靈淨化的標的,並顯示出佛教心理學的特色。
一、前言
佛陀的出世,在於引導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眾生之所以沉淪苦海,是由於內心被無明煩惱所籠罩。如何區分這些煩惱的類別和性質,以及如何從無明煩惱中解脫出來,便是佛教心理學的重點所在。佛陀教導弟子們修習內觀(毗婆舍那),直接觀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在層層深入中,清除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本文即以這種心理淨化的實踐面作為主要的探討內容,特別是透過「四念住」的實踐,來掌握佛教心理學的特色。
二、觀察性向及對症下藥
佛陀教導弟子們修習內觀時,要先觀察個人的性向,以便於對症下藥,在《瑜伽師地論》中,佛陀對頡隸伐多說: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謂彼比丘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先分辨不同人的根性,有貪增上行、瞋增上行、癡增上行、慢增上行、尋思增上行等五種人,要分別以不同的觀察方式來安住於心:
1對唯有貪行的人,要以不淨觀,來安住於心。
2對唯有瞋行的人,要以慈愍觀,來安住其心。
3對唯有癡行的人,要以緣性緣起觀,來安住其心。
4對唯有慢行的人,要以界差別觀,來安住其心。
5對唯有尋思行的人,要以阿那波那念(入出息念),來安住其心。
所以,在心靈淨化的過程上,第一步要先作好性向測驗,如此才能事半功倍及對症下藥。至於貪增上、瞋增上、癡增上、慢增上、尋思增上等五種人的習性形成及其行為表現是:
1云何貪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有猛利貪、有長時貪。是名貪增上補特伽羅。
2云何瞋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瞋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憎事,有猛利瞋、有長時瞋。是名瞋增上補特伽羅。
3云何癡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癡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愚事,有猛利癡、有長時癡。是名癡增上補特伽羅。
4云何慢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慢煩惱,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慢事,有猛利慢、有長時慢。是名慢增上補特伽羅。
5云何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其尋思,已修、已習、已多修習,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尋思事,有猛利尋思、有長時尋思。是名尋思增上補特伽羅。
6云何得平等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雖於貪、瞋、癡、慢、尋思,不修、不習、不多修習,而於彼法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未善推求。由是因緣,於所愛、所憎、所愚、所慢、所尋思事,無猛利貪、無長時貪,然如彼事,貪得現行。如貪,瞋、癡、慢、尋思亦爾。是名得平等補特伽羅。
7云何薄塵性補特伽羅?
謂有補特伽羅,先餘生中,於貪煩惱,不修、不習、不多修習,已能於彼多見過患,已能厭壞、已善推求。由是因緣,今此生中,於所愛事,會遇現前眾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貪;於其中品、下品境中,貪全不起。如貪,瞋、癡、慢、尋思,應知亦爾。是名薄塵性補特伽羅。(T30,424b)
此中指出,貪增上、瞋增上、癡增上、慢增上、尋思增上等五種不同人性向的形成,是來自前世深殖於內的煩惱習性,加上此世猛利而長時的相應煩惱;前者屬於先天的因素,後者屬於後天的環境所形成。貪增上、瞋增上、癡增上、慢增上、尋思增上的人,分別容易生起貪心、生氣、無知、傲慢、散亂的心理;另外還有「得平等」和「薄塵性」的二種人。「得平等」的人,沒有猛烈的貪、瞋、癡、慢、尋思,但未見過患、未能厭壞、未善推求。「薄塵性」的人,不但沒有猛烈的貪、瞋、癡、慢、尋思,而且已見過患、已能厭壞、已善推求,這種人在往上淨化心靈時,較少障礙。前論佛陀又對頡隸伐多說:
1頡隸伐多!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
2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
3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
4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5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麤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
6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麤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
7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T30,428a)
此中佛陀指出七種安住其心的不同狀況:由於無明,有的眾生看不清楚身心現象(諸行)的自相,以為有獨立自存的「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有的看不清楚身心現象(諸行)的因、緣、無常、苦、空、無我,因而生起執著而受苦,所以,佛陀依次教導出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以安住其心。有的眾生進一步想要離「欲界欲」,佛陀對他們教導「諸欲麤性、諸色靜性」,以安住其心。有的眾生想要離「色界欲」,佛陀對他們教導「諸色麤性、無色靜性」,以安住其心。有的眾生想要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佛陀對他們教導「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以安住其心。所以,佛陀對眾生的教導是對症下藥,並且層層提昇,使之滅除薩迦耶見(我身見),最後得到內心的究竟解脫。這種心靈不斷淨化的過程便是佛教心理學的特色。
三、觀察自己當下的心理狀態
為了要得到內心的解脫,佛陀教導出具體的實踐方法:修習四念住(舊譯四念處),《念處經》(T1,582b)中,佛陀說:
有一道淨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
云何為四?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
這段經文指出,四念住(四念處)是淨化眾生、滅除痛苦、解除憂愁的一條道路。四念住就是身念住(觀身如身念處)、受念住(觀覺如覺念處)、心念住(觀心如心念處)、法念住(觀法如法念處)。以下依次探討如何以四念住來淨化心靈。
(1)觀身如身念處
「觀身如身念處」是直接觀察身體:一方面將心繫於身體,由此培養出正念、正知和正定;一方面由粗而細,看出身體的無常、無我。許多眾生的心理疾病是由於過於執著身體而生起,一旦看清身體的不淨,便能放下而自在。培養正念、正知和正定是淨化心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是佛教心理學中特有的實踐基石,有別於一般的心理學,在《念處經》中,佛陀說: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
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臥則知臥,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鉢,行、住、坐、臥、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此處指出,禪修者在行、住、坐、臥時,對自己當下身體的屈伸等動作,都要清楚明白;如此不斷地覺知自己的動作,就能培養出正念正知,因而可使散亂的心不再徘徊,這是佛教心理訓練的一個核心基礎。《念處經》又說:
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學止身行息入,學止口行息出。
這段經文就是在教導「入出息念」。此處指出,禪修者要對自己當下的入息、出息要清楚明白,這也是佛教心理訓練中常用的一個方法。前已提及「入出息念」可以滅除「尋思增上者」的分別心。《念處經》又說:
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淨充滿:我此身中有髮、髦、爪、齒、麁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髓、涎、痰、小便。
這段經文就是在教導「不淨觀」,禪修者觀察自己當下身體的三十六種成分;前已提及「不淨觀」可以滅除「貪增上者」的欲貪。《念處經》又說:
復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
這段經文就是在教導「界差別觀」。此處指出,禪修者要觀察自己當下的身心是由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等六界所組成;前已提及「界差別觀」可以滅除「慢增上者」的慢心。
(2)觀覺如覺念處(觀受如受念處)
「觀覺如覺念處」是直接觀察當下的感受、感覺,許多眾生的心理疾病是由於盲目追求感受、感覺而生起,一旦看清所有的感受、感覺都是苦,便能放下而自在。《念處經》說: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
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樂無欲覺、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
此處指出,禪修者要時時觀察自己當下的感受、感覺,經過不斷的觀察才能看清感受、感覺的無常和苦,進而才能不再盲目追求感受、感覺而不再受苦了。經由禪修看清感受、感覺的面目,以拔除個人的不良習性便是佛教心理學的一個特色。
(3)觀心如心念處
「觀心如心念處」是直接觀察當下的心識,有些眾生的心理疾病是由於執著心識為常而生起,一旦看清心識的無常,便能放下而自在。《念處經》說: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
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有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癡、無癡;有穢汙、無穢汙;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
此處指出,禪修者要觀察自己當下的心:是有欲心(有貪心)?無欲心(離貪心)?等等,如此不斷覺察自己當下心的生起,在正念正知的觀照下,最後看清心識的無常,便能放下執著而得到自在。這些心的意義,《聲聞地》說:
1又有貪心者,謂於可愛所緣境事,貪纏所纏。
2離貪心者,謂即遠離如是貪纏。
3有瞋心者,謂於可憎所緣境事,瞋纏所纏。
4離瞋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瞋纏。
5有癡心者,謂於可愚所緣境事,癡纏所纏。
6離癡心者,謂即遠離如是癡纏。
如是六心,當知皆是「行時」所起三煩惱品,及此三品對治差別。
1略心者,謂由正行,於內所緣,繫縛其心。
2散心者,謂於外五妙欲,隨順流散。
3下心者,謂惛沈、睡眠俱行。
4舉心者,謂於淨妙所緣,明了顯現。
5掉心者,謂太舉故掉纏所掉。
6不掉心者,謂於舉時及於略時,得平等捨。
7寂靜心者,謂從諸蓋,已得解脫。
8不寂靜心者,謂從諸蓋,未得解脫。
9言定心者,謂從諸蓋得解脫已,復能證入根本靜慮。
10不定心者,謂未能入。
11善修心者,謂於此定長時串習,得隨所欲、得無艱難、得無梗澀,速能證入。
12不善修心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13善解脫心者,謂從一切究竟解脫。
14不善解脫心者,謂不從一切不究竟解脫。
如是十四種心,當知皆是「住時」所起。
(4)觀法如法念處
「觀法如法念處」是直接觀察當下於心中生起的諸法(想蘊、行蘊;善法、惡法等念頭),許多眾生的心理疾病是由於過度捲入妄念而生起,一旦看清念頭的無我,便能放下而自在。《念處經》說: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
(a)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b)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c)復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捨覺支知有捨覺支如真,內實無捨覺支知無捨覺支如真,若未生捨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捨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
此處指出,禪修者要觀察自己當下心上的結、五蓋(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七覺支(念、擇法、精進、喜、息、定、捨):(a)當內六處與外六處接觸時,心上有無「結」的生起?(b)有無「五蓋」的生起?(c)有無「七覺支」的生起與增廣?如此不斷覺察自己當下所生起的念頭,在正念正知的觀照下,惡法漸減,善法增廣,如此層層清除自己內心的無明煩惱,最後看清諸法無我,便能放下執著而得到心靈的自在。
四、結語
佛教心理學不只是種種心理的分析而已,有其具體的實踐面:透過四念住的內觀修習,培養出正念正知,層層深入自己的內心世界,看清身心現象的無常、無我,從而放下執著,得到心靈的淨化。在今日充滿壓力生活中,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實有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