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祖堂集」「得 」字句用法探究 -- 兼論「得」字句的演變 |
|
|
|
Author |
Jamgon Kongtrul
;
Ngawang Zangpo
|
Source |
中國學術年刊=Studies in Sinology
|
Volume | n.21 |
Date | 2000.03 |
Pages | 491 - 528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ch.ntnu.edu.tw/ntnu-web/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英文=English |
Keyword | 祖堂集=Zhu Tang Ji; 變文=Bian-wen; '得'字句=Syntactic position of 'de'; 結果補語=Resultative complement; 可能補語=Possible complement; 動貌補語=Aspect complement; 結構助詞=Structural particle; 結構助詞可能式=Structural particle possibility indicator |
Abstract | ‘得’字在漢語中的句法位置相當自由,這正促使‘得’字有不同的句法功能。在歷史文獻中,‘得’字最早的用法是當作動詞,用來表‘獲得’義。之後,可作為助動詞、可能補語、結果補語、動態補語、結構助詞、結構助詞(可能式)。歷來有不少學者探討‘得’字用法的演變,討論重點主要在於可能補語是由結果補語而來,或是由助動詞後置而形成;這涉及到‘得’字的演變規律是循著一條路線,或是兩條路線。本文認為‘得’字句的演變是由動詞‘得’分出兩條不同路線,一是‘動詞→結果補語→動貌補語→結構助詞’,另一是‘動詞→助動詞→可能補語→結構助詞(可能式)’。前者顯現‘得’字的普遍語法現象,後者則是屬於個別語法特色。 本文藉由《祖堂集》中的‘得’字句作一考察,並與同時期的變文比較。發現‘得’字的各種用法,在此時已經出現。其中結果補語、可能補語已進入成熟期,動貌補語、結構助詞、結構助詞(可能式)則處於發展階段。 |
ISSN | 10217851 (P); 10217851 (E) |
Hits | 526 |
Created date | 2005.04.08 |
Modified date | 2019.11.2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