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唐思鵬 (著)
|
Source |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
Volume | v.2003年 n.9 |
Date | 2003 |
Pages | 10 - 19 |
Publisher | 中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無著; 大天五事; 唯識 |
Abstract | 二、無著時代唯識學的再出現與再建立唯識學雖出自佛陀所說的根本聖典———方廣諸經,但真正能夠產生較大的影響,甚至成為印度佛教思想的主流,則是在佛陀滅度後一千年左右,由慈氏、無著、世親三位菩薩的大力推闡和弘揚才得以實現,這中間既經過了部派佛教時代,也經過了中觀學派時代。(一)部派佛教的出現部派佛教的出現,是在佛陀滅度後大約一百年左右(西元前370年前後),因大天比丘提出“五事”,後稱“大天五事”,便釀成教團之爭,遂致分裂成上座部與大眾部。大天比丘是印度佛教大眾部的始祖,“五事”是指大天在教義上的五種主張。 |
ISSN | 10042636 (P) |
DOI | 10.16805/j.cnki.11-1671/b.2003.09.002 |
Hits | 492 |
Created date | 2005.05.20 |
Modified date | 2021.08.2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