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戰後台灣佛教的幾個面向[1949-2003]
Author 闞正宗 (著)
Date2004
Publisher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
Location臺灣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master
Institution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Department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Advisor黃運喜
Publication year92
Keyword台灣佛教=Taiwanese Buddhism; 傳戒; 辦刊; 辦教育; 文化; 慈善
Abstract本論文是在處理戰後台灣佛教的歷史轉變過程。
特別是1949年之後大陸僧侶來台與本省籍建構了所謂人間佛教。
在這五十年的過程中可分為三個時間點:
第一是1945-1948
第二是1949-1988
第三是1989-2003
在第一階段1945-1948時間點上台灣佛教在戰後是顯得氣病奄奄毫無生氣作為不大。
第二階段自1949年起至1988 解嚴前省籍僧侶開始加速合作.對內並經過了傳戒.辦刊.辦教育.文化.慈善等過程。
對外則經過與一貫道.基督宗教.民間宗教及藝文界的衝突中.建立起自信與自主。
並在解嚴之後最終形成新四大法脈---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
完成了整個人間佛教的共構過程。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序論:台灣佛教概況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 清至日據時期佛教重心的轉移
第三節 光復後的台灣佛教
第四節 結語
第二章 政治篇:大陸僧侶來台後的內外情勢
第一節 慈航法師的救僧運動與白色恐怖
第二節 印順法師與佛法概論事件
第三節 1949年之後兩岸的海外代表權之爭與粉共教團的成立
第四節 結論
第三章 文教篇:新台灣佛教的開展
第二節 傳媒的創辦與弘法運動
第三節 傳戒運動
第四節 大藏經推廣與工具書編修運動
第五節 大專學佛運動
第六節 結論
第四章 衝突篇:自立自信與自主
第一節 對齋教的全面批判
第二節 新神佛分離運動
第三節 當代佛基之諍
第四節 與一貫道的衝突
第五節 對藝文界辱佛的抗爭
第六節 結論
第五章 開展篇:人間佛教的區域性格與國際化趨勢
第一節 李炳南與台中佛教蓮社
第二節 星雲法師與高雄佛光山
第三節 證嚴法師與花蓮慈濟功德會
第四節 聖嚴法師與台北法鼓山
第五節 惟覺法師與南投中台山
第六節 結論
第六章 總結
Hits781
Created date2005.09.23
Modified date2025.05.22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127099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