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禪宗心識思想研究 -- 以唐代為中心
Author 高毓婷 (著)=Kao, Yu-ting (au.)
Pages289
Publisher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Department國文學系
Advisor王開府
Publication year94
Keyword唐代; 禪宗=Zen Buddhism; 心識思想; 心意識; 業報; 禪法
Abstract心識思想是佛教獨特的心理觀,是對於「心」在自身、萬法中交互作用而開展的理論與實踐方法,其所關注的是人為何煩惱迷失以及如何自覺的問題,本文所欲處理的,是人為何迷失及其對應的修行實踐,亦即如何透過實踐行門,而完成理想的人格。
本文所採取的心識範疇,是以「如來藏藏識」為研究的切入角度,即由藏識而有的世間生滅現象,及其與真心不一不異的關係,逐步討論如何覺證一切唯心,再超越一心,為偏向於從「因地」至「果地」的心識範疇,以探討禪師對於未悟的眾生所開示的見解與法門。
因此,本文大抵分成幾個方向的開展,一為心識的開展,為心、意、意識、心識、妄想、三細六麤等詞彙意義的考察;二為無明染心與真心的關係;三為與無明染心、三細六麤相關的因果業報思想;四為唯心識與真如的兩種工夫進路。
本文從妄想一類詞彙檢思其義,禪門在使用此類詞彙時,有從《楞伽經》過渡到《起信論》的轉變,這樣的轉變受南方佛教思潮的影響頗深。此外,禪門對於心、意、意識的使用,卻偏向同義與連貫相生,因此,心、意、意識可以說是三,也可以說是一,這樣的用法,近於早期唯識學,與原始佛教的用法。
心、意、意識三者連貫相生,而有一切情見,這是理論的詮釋。於修行實踐方面,卻由此分成兩路,一是三者非一也非三,一破全破,一無全無,此為頓悟的思想基礎;另一則以心來收攝意識的攀緣造作,使心定於一境,再予照破,此為漸進後頓的方便法門。
從連貫相生的意義延伸,「心」字一詞便可以代表虛妄之義,然此心的本質為清淨,因此產生「心」的多重意蘊,隨著不同的場合,而代表不同的意義。
真妄和合的心識思想,一方面為煩惱與清淨而開展的實踐工夫,另一方面,不生不滅的理,其作用必彰顯於事用中,禪宗的思想更發揮了不生不滅的心性與日常生滅事物之間,自在無礙的風格。是故,本文以為單只有寂靜之體,並非如來藏思想的真髓。佛性、真如、如來藏,並非只有寂然不動的一面,禪門以為「真如」是透過生滅相來展現的。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題界說 1
一、研究動機 1
二、本文論題「心識」界說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本文進路 10
一、前人研究成果
二、本文研究進路 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文獻資料說明 20
一、研究範圍 20
二、文獻資料說明 23
第二章 禪宗識心之內容及思想特色 34
第一節 冠名菩提達摩作品之心意識說 36
一、從菩提達摩《楞伽經疏》談起 38
二、《菩提達摩四行論》的心意識說 42
三、《天竺國菩提達摩禪師論》中的《唯識論》 51
四、結語 58
第二節 唐代禪宗對心意識的看法 59
一、道信、弘忍 59
二、北宗神秀一系 72
三、保唐無住 80
四、惠能及南宗系
五、結語 100
第三節 禪宗識心思想的特色 102
一、樸素的心識觀 102
二、心意識收歸至「心」來表詮 105
三、不重視心識作用 107
第三章 禪宗「心」之多層意蘊 115
第一節 真妄和合的心識論 117
一、有關和合的詮釋 118
二、一心為虛擬之假名 135
三、結語 141
第二節 心與外境、萬法之關係 142
一、問題的提出 142
二、心與外境、萬法的關係 145
三、結語 162
第三節 禪宗「心王」義之雙重意涵 163
一、清淨真如之心王 165
二、尚在識中之心王 168
三、結語 171
第四章 禪宗之無心與業報罪福思想 173
第一節 道宣對於達摩所傳「罪福兩捨」的評斷 176
第二節 禪宗對於罪福業果的態度 184
一、不修福業,修無漏業 184
二、隨緣消舊業 194
三、結語——禪宗不修福、無心無業的反思 201
第三節 禪宗對於三界輪迴的說明 206
一、三界六道自心所現 207
二、主導生死輪迴的心意識 209
三、結語 212
第五章 禪宗唯心識觀、真如實觀之工夫進路 214
第一節 禪宗工夫進路略述 214
第二節 禪門唯心識觀、真如實觀的兩橛進路 218
一、三界為自心現的心識背景 218
二、延壽所說之唯心識觀、真如實觀 220
第三節 兩種進路在禪門的使用方式 224
一、唯心識觀(於觀照中了空) 224
二、真如實觀(圓頓證空)240
三、結語 250
第六章 結論 254
一、識心的開展 254
二、妄與真的關係 257
三、心識與業報的關係 259
四、唯心識觀、真如實觀的工夫進路 261
附錄一 真心詞彙所引經論出處 264
參考書目 268
Hits456
Created date2007.03.29
Modified date2015.06.05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144303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