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初期佛教的梵思想研究=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Brahman in Early Buddhism |
|
|
|
Author |
李瑞祥 (著)=Lee, Jui-hsiang (au.)
|
Pages | 218 |
Publisher |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www.nhu.edu.tw/~compare/
|
Location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南華大學 |
Department | 宗教學研究所 |
Advisor | 呂凱文= Lu, Kai-wen |
Publication year | 94 |
Keyword | 生梵天法=Brahmavihara; 慈悲喜捨; 梵天=Brahman; 梵=Brahma; 婆羅門教=Brahmanism; 初期佛教=Early buddhism; 詮釋學=Hermeneutics; 比較宗教=Comparative religion |
Abstract | 本篇論文主要在探討於奧義書時期已臻至成熟的「梵思想」,是如何的為初期佛教所承接,以展現出完全不同於既往婆羅門教時的概況。文中並論述「梵思想」其最初的起源、流變歷程,與如何地自婆羅門教跨越到佛教領域,以及佛教對其是如何地進行繼承與改寫等的詮釋運作。 本文以佛教成立初時,由於宣教而在梵思想的詮釋策略與態度上,主要將之歸納為三種進路進行探討:一、諸多梵天的提出。二、慈悲喜捨(梵天法)的宣說。三、將原本有關於其他梵的詞彙賦予新解。以下將此三點內容試摘要如下:在梵天概念的詮釋上,從梵界於三界中的地位、諸梵天神的能力與性格的分析,以及對於婆羅教創造梵天正統性的解構等,都看出了佛教對於梵天的認知;在慈悲喜捨法的對應上,以佛說此法之功德利益與因緣,加上其於三學中的定位分析來看,都顯現出佛教對慈悲喜捨法的重視與認為不究竟的矛盾看法;另外在原既有之梵的真理與修行核心價值的觀念上,如對種姓態度、梵行義以及真婆羅門等的詮釋,佛教亦重新注入了新的活水泉源。 本文於最後,試以比較宗教以及後設的詮釋學理論等,看待與解釋初期佛教在這梵思想的繼承與開展上所必有的貫串邏輯。而筆者此篇所採用之「繞道式」的或說「與他者間」的比較研究方法,以對於同一議題或思想的進行探究,其目的是為跨越與釐清經典中編輯者所留下的鴻溝。如此可能避免因不求甚解或是威權大於真理的習性與錯判而導致的誤讀經典(真理)。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2 一、研究範圍 2 (一)初期佛教的研究範圍 2 (二)梵思想的研究範圍 3 1、詞性與意義 3 2、梵思想的範疇 4 (三)研究文獻說明 5 二、研究方法 6 第三節 近代研究成果述要 8 一、國內 8 (一)學位論文 8 (二)專書與單篇論文 9 二、日本 10 (一)專書 11 (二)期刊論文 12 三、其他 14 (一)專書 14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前佛教時期的梵思想 17 第一節 《梨俱吠陀》時期梵的起源 18 一、渾沌期的擇一神觀與交替神觀 18 二、雛形期的唯一神觀 20 第二節 《梵書》時期梵的形成與開展 23 一、神話期的「生主」(Prajapati) 24 二、神學期的「梵」(Brahman) 26 三、哲學期的「自我」(Atman) 28 第三節 古《奧義書》時梵思想的圓熟期 30 一、梵我合一的解脫觀 31 (一)輪迴與解脫 32 (二)知「自我」為解脫前提 33 二、到達梵界的解脫觀 35 (一)精神解脫的梵界 36 (二)死後解脫的梵界 37 (三)梵界的兩面觀 39 (四)實踐解脫至梵界的修行方法 40 1、火祭 41 2、道德 42 3、專念「Om」字 43 4、苦行與瑜珈 44 本章小結 46 第三章 梵天演變與初期佛教內的梵天呈現 49 第一節 梵天的起源與變遷 51 一、《梵書》、《森林書》時的起源 52 (一)理想梵世界的興起 52 (二)生主與梵的融合 53 二、古《奧義書》時崇高的雙性兼具 54 (一)聖屬關係的梵天 54 (二)此時民間通俗信仰的依附 55 三、初期佛教內獨有的神學系統 56 (一)梵天於此時興盛的說法 56 (二)神學系統的建立 57 四、結論 58 (一)起源時間 58 (二)起源成因 59 (三)流變過程 60 第二節 初期佛教時的梵界與梵天 64 一、初期佛典中梵界的概況 64 二、初期佛典中諸梵天之種類與關係 68 (一)一般梵天(brahma、mahabrahma) 69 1、Bakobrahma(婆迦梵天或稱婆句梵天) 69 2、Narada mahabrahma(那羅陀梵天) 71 (二)辟支梵天(paccekabrahma) 71 1、Tudubrahma(都頭梵天) 72 2、Subrahma(須梵)、suddhavasa (淨居) 73 (三)佛教護法梵天 74 1、Tissabrahma(帝須梵天) 75 2、Brahma sanavkumara(常童子梵天) 76 A、梵天化現問題 77 B、梵天、梵天王、大梵天與brahma、mahabrahma 79 3、Brahma Sahampati(娑婆主梵天王、梵天沙巷婆提) 82 A、經典中扮演的角色 84 B、Sahampati是否為婆羅門的最高梵天 87 (四)佛典中婆羅門的大梵天(mahabrahma、brahma) 89 (五)小結 92 本章小結 92 第四章 初期佛教時的生梵天法 95 第一節 慈悲喜捨的同義異稱與方法 96 一、梵世法、四梵室與梵天法 96 (一)中阿含.教曇彌經與七日經 96 (二)中阿含.阿蘭那經 98 (三)中阿含.梵志陀然經 99 (四)中阿含.大善見王經 99 二、梵天道(梵道)與梵道跡 102 (一)長阿含.三明經 102 (二)中阿含.鸚鵡經 103 三、四無量(心)與四梵行(梵行) 104 (一)長阿含.究羅檀頭經 104 (二)長阿含.典尊經 106 (三)中阿含.說處經 110 (四)中阿含.大天奈林經(增一阿含.禮三寶品.4經) 111 四、四梵堂、四等心與四園說 113 (一)長阿含.眾集經與增一阿含.四意斷品.9經 113 (二)增一阿含.苦樂品.10經 115 (三)增一阿含.序品與高幢品.6經 116 (四)增一阿含.十不善品.3經與力品.9經 116 (五)增一阿含.增上品.5經 117 五、巴利的「梵住」 120 第二節 慈心修習 122 一、雜阿含的慈心修習 123 二、修慈心的利益與功德 126 第三節 慈悲喜捨以外的生梵天方法 129 一、十善 129 二、聽聞或修學解脫法 130 三、四種梵福 131 四、修習禪定 132 本章小結 133 第五章 初期佛教對梵思想的繼承與改寫 135 第一節 創造主與第一種姓的格義 135 一、梵天地位的轉變 136 (一)梵界於三界中的位置 136 1、承繼先前的說法 136 2、佛教的三界中的梵界觀 138 (二)梵天的形象與能力 140 (三)梵天出現的因緣與其性格 142 (四)對大梵天創世說的解構 146 二、婆羅門與梵行的新解 148 (一)佛陀種姓平等與真婆羅門義 148 1、種姓 148 2、婆羅門義 150 (二)梵行的重新詮釋 152 1、佛教前的梵行 152 2、佛教的梵行 154 第二節 梵天法於佛教教法中的角色 155 一、 說梵天法之因緣 156 (一)佛陀的動機與態度 159 (二)說、聽法者等因緣 161 二、於三學之位置 161 (一)與定學的關聯 162 (二)生梵天是否依禪定 166 1、經典的編排 166 2、經典的例證 167 3、時代背景因素 169 本章小結 170 第六章 初期佛教梵思想的詮釋特色 173 第一節 阿含經中梵天(法)的分布與譯詞 173 一、四阿含中的多種梵天 174 (一)梵天的分布 176 (二)對應譯詞 177 二、梵天法的多元稱呼 178 第二節 跨越宗教的梵思想繼承與改寫 185 一、婆羅門教單一梵天到佛教諸多的梵天 185 (一)選用既有的角色:梵童子 186 (二)兩教終極理想的結合:辟支梵天 187 (三)最高者的新說:娑婆主世界梵天 188 二、生梵天方法:慈悲喜捨的整合性詮釋 190 第三節 承先啟後的詮釋學理論 193 一、新起宗教 193 二、詮釋學的看法 195 (一)從梵到佛 195 (二)詮釋學理論 196 本章小結 199 第七章 結論 201 第一節 本文回顧總結 201 第二節 結論 204 參考文獻 206 壹、經典文獻 206 貳、專書與學位論文 208 一、專書 208 (一)中文部份 208 (二)中文譯著 210 (三)日文部份 211 (四)英文部份 213 二、學位論文 214 参、期刊論文 214 一、中文 214 二、日文 216 肆、工具書 217 |
Hits | 527 |
Created date | 2007.07.27 |
Modified date | 2015.11.2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