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性禪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8屆)
|
Date | 2007.09.15 |
Publisher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www.ykbi.edu.tw
|
Location | 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聲聞; 辟支佛=Paccekabuddha; 開悟=證悟=Satori=Enlightenment; 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Buddhavatamsaka Sutra=Gandavyuha Sutra; 菩薩道=菩薩行=The Bodhisattva Path=The Bodhisatta Path;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書目; 修行; 其他;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自性=Svabhava; 尼陀那=因緣=Nidana; 三界=Three Realms; 一佛乘=一乘=ekayana |
Abstract | 本文探討《華嚴經》嚴土熟生的方法,主要人物以第八地菩薩為主,他已經斷了於無相作功用愚及於相自在愚障,所證得為不增減真如,以住無相、不隨淨染有增減,現相、現土皆得自在,感得定自在果等,顯二禪大梵天王的果報。在十地定位中他是寄顯於一乘而具有中品無生法忍(淨忍)與無功用行的能力,不同於其他諸地下品無生法忍的菩薩,但所證悟無生忍的理論都相同。此地菩薩離一切相、想、執著、分別、諠諍,寂滅現前,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所不能及;實行願波羅蜜圓滿,其餘波羅蜜也能隨力、隨分而修。 第八不動地菩薩是為深行的菩薩,具有難入深、同行深、境界深、修行深、不退深、離障深、對治現前深及約事無生、自性無生、數差別無生、作業差別無生四個部分,智慧安於寂滅的無生之理當中。澄觀大師以滅盡喻、夢寤喻、生梵天喻三種來說明第八地的深行,不是前七地所能及的;在成就無生法忍的同時,也是成就了無功用行。一旦達到此程度的菩薩,要乘本願發心利益眾生,才不會進入寂靜的涅槃境界;經過佛以勸發七條大願──勸修如來善調御智即自德未成勸、勸悲愍眾生即生願未滿勸、勸成其本願即本願未充勸、勸求無礙智即自德未 勝勸、勸成佛外報即化業廣大勸、勸證佛內明無量勝行即自己所得法門未窮勸、勸總修無遺成遍知道即少作能成增進眾德勸;智慧與行合而為一,任運趣入佛的智慧行海。 在此地的菩薩用他的身、音、受生、淨佛國土做教化眾生的事業,集智慧助道及一切菩薩行,以「五種自在」觀器世間由業集故成、業盡故壞,如實知其成、住、壞、空,又有知地、水、火、風界與知若干身的微塵及三界的差別智。也隨眾生的身心信解、信樂差別、應不同的身形之眾生去度化;八地菩薩證了第一義智就等於證得毗盧遮那正覺之體,可以自在顯現佛的十身;就是說他的身體可變作眾生的身體,也可以用他的身體示現國土,讓眾生在他的身體上相作互用。 再說第八地菩薩捨離一切功用行,身、口、意業、念務皆停息,不起一切心、意、識,如同在清淨的梵天中,不再有欲界的任何煩惱;因為往昔所發的願力,諸佛世尊都親自示現在他面前,使他證得如來的智慧,能隨順佛陀的教法精勤修習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但所有的凡夫仍被各種覺觀與煩惱等侵害,尚未證得不可思議的智慧法門;所以,遠離一切身想分別、安住於平等境的第八地菩薩哀憫這些眾生,憶念其本願,使他能隨著不同眾生的機緣而化現十身、甚至無量身去融入有情世間、器世間、智正覺世間,甚至融入無量世間,自在地成就因緣成熟的眾生,在度眾生的當下就是莊嚴自己的佛國土。
|
Table of contents | 壹.前言 貳.嚴土熟生的關鍵地位-第八地 一.第八不動地之意涵 二.不動地在十地中之定位 參.第八地菩薩的深寂智行 一.無生法忍 二.無功用行 三.沉空滯寂,請佛勸進 肆.第八地菩薩本願之實踐 一.淨佛國土-三種世間之自在行 (一)器世間自在行 (二)眾生世間自在行 (三)智正覺世間自在行 二.成就眾生-融入三世間之十身 伍.結論 陸.參考書目 |
Hits | 2436 |
Created date | 2007.10.19 |
Modified date | 2023.10.0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