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Author |
林家安 (著)
|
Source |
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第18屆)
|
Date | 2007.09.15 |
Publisher | 圓光佛學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www.ykbi.edu.tw
|
Location | 中壢市, 臺灣 [Chungl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增一阿含經》; 曇摩難提; 僧伽提婆; 竺佛念 |
Abstract | 不同版本的大藏經,對於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簡稱現《增一阿含經》)的譯者有兩種不同認定:一、認定是曇摩難提者,如宋、元、明藏;二、認定是僧伽提婆者,如繼承高麗大藏經的大正新脩大藏經(簡稱大正藏)。又近代學者對此兩種認定也各自提出不同的見解與主張,至今仍未有定論,此乃由於現《增一阿含經》的譯者不論被認為是曇摩難提或是僧伽提婆,都仍存在著某些疑處是至今尚未被解決的。有鑑於此,筆者將針對此一問題做進一步的考究與釐清。本文主要是透過佛教經錄的記載以及譯本間的譯文譯語比對,一方面考證出《增一阿含經》有兩種譯本,一為初譯漢譯《增一阿含經》(簡稱初《增一阿含經》);二為現《增一阿含經》,後者乃改譯前者而來。其中,初《增一阿含經》已確認為曇摩難提所譯,而現《增一阿含經》為僧伽提婆所譯的證據又非常薄弱,因而一一排除現《增一阿含經》為曇摩難提及僧伽提婆所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從竺佛念的背景及其個人獨特的譯語習慣顯示出現《增一阿含經》為竺佛念所譯的可能性較曇摩難提及僧伽提婆的更為大,而此一結論也可為這些尚未被解決的疑處提出較為合理的解釋。
|
Table of contents | 壹、前言 貳、譯者的定位 叁、初譯和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之組織 一、初譯漢譯《增一阿含經》41卷之組織 二、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51卷之組織 三、初譯和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組織之比對 四、小結 肆、《經律異相》所引用的《增一阿含經》 一、十六處引文之卷數比對 二、十六處引文之經文內容及譯語譯文比對 三、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的錄偈和經文配置 四、小結 伍、《釋迦譜》所引用的《增一阿含經》 一、九處引文之經文內容及譯語譯文比對 二、小結 陸、現行漢譯《增一阿含經》之譯者分析 一、曇摩難提 二、僧伽提婆 三、竺佛念 四、討論 柒、結論 參考資料 |
Hits | 1006 |
Created date | 2007.10.19 |
Modified date | 2023.10.06 |
![](en/images/logo/bg-btn-edit.png)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