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王小盾
|
Source |
中國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Volume | n.2 |
Date | 1999.03 |
Pages | 153 - 167 |
Publisher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Publisher Url |
http://www.csspw.com.cn/
|
Location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王小盾,1951 年生,上海師範大學、揚州大學教授 |
Keyword | 儀式; 誦經; 梵唄=佛教音樂=Buddhist Music=bhasa; 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根本佛教=原始佛教=Primitive Buddhism=Early Buddhism; 供養; 佛教; 佛 |
Abstract | 本文認為,原始佛教音樂是在歷史悠久的儀式贊誦制度和史詩吟唱制度、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廣場藝術的發展幾個最重要的環境因素影響下建立起來的,它們為佛教的儀式音樂提供了素材,為其音樂理論提供了依據。原始佛教音樂的體裁是因說法宣教的需要而產生,佛教的著作形式是其創教時期為便于口傳和記憶而采用的音樂手段的綜合表現。作者分析了原始佛教的音樂觀和音樂政策,認為其音樂觀集中表現為:善聲和惡聲;雅音和方音;音樂之有欲和無欲;音樂形式和語義內容四組關系(矛盾),原始佛教以辯證的方式進行了處理。本文對原始佛教音樂活動的論述,為認識佛教音樂的特質及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提供了基本線索
|
Table of contents | 一.佛教草創時期的音樂環境 二.原始佛教的傳播手段和著作方式 (一)供養伎樂 (二)說法音聲 (三)誦經音聲 三.原始佛教的音樂觀和音樂政策 (一)關於清淨之聲和醜惡之聲 (二)關於雅音和方音 (三)關於有欲和無欲 (四)關於音樂形式和語義內容 四.原始佛教音樂的特質及其在中國的影響 |
ISSN | 10024921 (P); 10024921 (E) |
Hits | 219 |
Created date | 2008.05.27 |
Modified date | 2019.10.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