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鄧子美 (著)
|
Source |
覺群
|
Volume | n.37 |
Pages | 10 - 17 |
Publisher | 上海玉佛禪寺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yufotemple.com/
|
Location | 上海, 中國 [Shanghai,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Abstract | 現代社會是開放自主的多元社會。在海峽兩岸,早期現代化即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過渡期都約在20世紀70-80年代結束,然后開始跨入現代社會。在大陸開放自主時代的到來,使寺院與旅遊管理部門、文物管理部門以及投資建寺的企業之間糾雜不清的關系得以梳理,由僧人與佛教徒自主管理寺院或宗教活動場所,已成不可阻擋的趨勢。在台灣,各宗各派各層次的佛教組織紛紛涌現。“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開放時代為有著不同根器,不同宗教需求的人們提供了多樣化的自由選擇及其實現途徑。在人間佛教取向上趨同的各教團、寺院,也由此呈現多樣化的態勢,多層次的結構,並相互區隔,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同時在各教團、寺院間力求實現優勢互補與良性互動。這些就是現代社會的開放自主多元特性在人間佛教思潮中的體現。此前,學界已注意到並區分了在海峽兩岸佛教界,直接繼承太虛人間佛教思想與承接發揚印順人間佛教思想的教團、寺院之間的差異。但實際上,對共同主張走人間佛教之路的代表人物與教團所賴以安立的佛教思想體系的差別,及其在踐行人間佛教過程中體現出的特色,還可作進一步的分析。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思路安立的現代傾向及其多元表現 二、人間佛教踐行表現中的多元特色及其互補 三、現代思潮所受夾擊與人間佛教的走向
|
Hits | 730 |
Created date | 2009.05.25 |
Modified date | 2023.05.3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