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論明代佛教孝道觀 -- 以《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為例=The Buddhist Viewpoints of Filial Piety in Ming Dynasty: With Mu Lien Jiu Mu Quan Shan Xi Wen as an Example |
|
|
|
Author |
王月秀 (著)=Wang, Yue-xiu (au.)
|
Source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Volume | n.18 |
Date | 2003.11.01 |
Pages | 195 - 230 |
Publisher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fgs.org.tw/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輔仁大學中研所碩士生 |
Keyword | 中國化; 儒家=Confucianists; 孝道=Filial Piety; 佛教倫理學=Buddhist Ethics; 目連救母勸善戲文=Mu Lien Jiu Mu Quan Shan Xi Wen; 明代佛教=Ming Dynasty |
Abstract | 印度佛教傳入中土,始與中國傳統文化產生矛盾. 衝突,爾後隨佛教積極變身的入境隨俗,兩種異質的文化甫開展交流. 調和的局面. 致宋明時,儒. 釋. 道三教已從「共容」提昇只至「共融」的階段,三教互為補益之說,皆為世人所接受. 若欲瞭解明代佛教孝道觀,則可品讀參閱明. 鄭之珍所編的《目連救母勸善戲文》. 此劇本,雖是坊間藝人依為演唱發揮的憑據,其中所蘊涵的微言大義,卻可堪稱是一面反映明代佛教孝道觀. 及濃縮當時三教融合特點的鏡子. 因此,本文擇以鄭本《戲文》為例,希冀闡明箇中所欲彰顯的孝道觀,進而檢視. 釐清佛教孝道觀「中國化」至明代,歷經揉雜中國文化的元素後,其質地與相貌蛻變的程度.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1 二、明代佛教孝道觀「變」與「不變」的溯源 2 (一)中國孝道觀 2 1.先秦儒家孝道觀 3 2.「忠」、「孝」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4 3.「忠」、「孝」、「節」、「義」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5 (二)印度佛教孝道觀 4 三、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的中國化 6 (一)呼應並融和先秦儒家孝道觀 6 (二)融和「忠」、「孝」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8 (三)融和「忠」、「孝」、「節」、「義」結合的儒家孝道觀 9 (四)道教文化滲入民間信仰的佛教 11 (五)融和三教合一的思想 12 四、就目連救母故事的演變論鄭本《戲文》「中國化」的程度 13 五、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保存「本色」的因應之道 14 (一)誦經念佛與報恩的結合 15 (二)強調出家是為報親恩 15 (三)救度與救母的結合 16 六、就鄭本《戲文》論明代佛教孝道觀的特色 18 (一)戒與孝行的統一 18 (二)孝順與念佛的統一 18 七、結論 19 |
ISSN | 1609476X (P) |
Hits | 2095 |
Created date | 2009.08.03 |
Modified date | 2017.11.2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