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業露華
|
Source |
慈光禪學學報
|
Volume | n.2 |
Date | 2001.12 |
Pages | 129 - 148 |
Publisher | 慈光禪學研究所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fozang.org.tw/graduate.htm
|
Location | 臺中縣, 臺灣 [Taichung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曾發表於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討會;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
Keyword | 慧遠; 禪觀; 念佛禪 |
Abstract | 東晉廬山的慧遠法師是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高僧。他長期活動於江西廬山,學識淵博,德才高超,於佛學與中國傳統思想都有深厚的造詣。他曾師事道安法師多年,後「卜居廬阜三十餘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直到東晉義十二年,即西元416年,以八十三歲之高齡圓寂於此。佛教的基本內容可歸納戒、定、慧三個部分,稱為「三學」。「三學」中「定」是一個重要環節,由「戒」入「定」,自「定」發「慧」。慧遠法師倡導的念佛三昧是依《般舟三昧經》而修,據《般舟三昧經》中說,如有人能依經中所說而行,一心念佛,即可借助佛的威神力、所修的三昧之力以及本功德力,使十方諸佛現於眼前;此人去世後即能往生佛的國土。慧遠法師在《念佛三昧詩集序》中說:「夫稱三昧者何,專思寂想之謂也」。值得注意的是,《般舟三昧經》在諸佛淨土中特別提出阿彌陀佛淨土,慧遠法師則依《般舟三昧經》而行,大力提倡以念佛三昧與西方阿彌陀佛淨土信仰相結合為主要實踐的修行方法,並希望通過這種念佛禪定的修行方法而能得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般舟三昧經》早在東漢末年就已譯出,但直到慧遠法師的大力倡導,才在社會上產生重大影響,這是由諸多因緣才成就這種狀況。《般舟三昧經》中提出的念佛三昧的修行方法,比較簡易方便,而且直觀具體。是一種確實可行的,而且比較容易獲得成果的修行方法。因此《般舟三昧經》中說:「有三昧名定意,菩薩常當守習持,不得復隨餘法,功德中最第一。」與其他各種禪法相比,《般舟三昧經》所說的念佛三昧,顯出種種優點。遠公所倡導的念佛三昧,是依《般舟三昧經》而修。但此「定中見佛」,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慧遠法師為此曾與鳩摩羅什有過熱烈討論,這些問答後被歸納為十八類,即為《大乘大義章》。慧遠法師在廬山倡導的念佛禪,依《般舟三昧經》修行,將佛教的禪觀與往生西方淨土的信仰相結合,雖然他對定中見佛的理解還有許多疑惑之處,但以他的社會地位和人格力量,他所提倡的念佛禪觀在社會上還是產生了很大影響。
|
Table of contents | 一、慧遠法師的生平 二、念佛與往生相結合的般舟三昧 三、關於念佛三昧的討論 四、慧遠法師的念佛禪對後世的影響 |
Hits | 1098 |
Created date | 2009.10.23 |
Modified date | 2017.07.1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