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顏尚文
|
Source |
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
|
Date | 1991.04 |
Pages | 123 - 164 |
Publisher | 法光出版社 |
Content type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附提要 |
Keyword | 梁武帝; 皇帝; 菩薩; 沙門; 如來 |
Abstract | 「皇帝菩薩」理念形成之時代背景有三大因素:(一) 東晉南朝「沙門不敬王者」的影響,(二)北朝「皇帝即如 來觀」的影響,(三)佛教徒自覺、無佛感與菩薩思想的影 響。東晉初年庾冰主張「沙門盡敬王者」受到反對,東晉末 年桓玄要求僧侶向君王致拜。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認為 沙門之德遠大於帝王之德,更綜合中印「聖王」觀念,認為 「釋迦與堯孔,歸致不殊」。北方自五胡十六國到北魏,在 佛教與政治關係的發展上,形成「皇帝即如來觀」,其間北 魏太武帝滅佛法難,使「皇帝即如來觀」在復佛後,具體化 為「皇帝如來」的雕鑄。當時中國佛教徒處於亂世,身當佛 前佛後,又遠離天竺,遂產生佛教徒的自覺與無佛感,形成 淨土信仰與大乘菩薩思想。梁武帝「皇帝菩薩」以菩薩思想 與菩薩戒為基礎,打破無佛感的危機,並豐富北朝「皇帝如 來」的內涵,皇帝與菩薩結合成「皇帝菩薩」,也順應了 「沙門不敬王者論」內外聖人合一的終極理想。 |
Hits | 632 |
Created date | 1998.07.22
|
Modified date | 2010.12.3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