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唯識思想的客塵煩惱說 -- 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 |
|
|
|
Author |
葉阿月
|
Source |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Bulletin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
Volume | n.25 |
Date | 1976.12 |
Pages | 65 - 112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asp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原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出版至第52期(民89年6月)止,自第53期(民89年11月)起,改為「臺大文史哲學報=Humanitas Taiwanica」 |
Keyword | 中邊分別論; 唯識哲學; 九結; 煩惱; 唯識中道論 |
Abstract | 為達成安樂幸福的人生,《中邊分別論》繼承原始佛教的主旨而提倡須回復心性清淨。本論文第一節舉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如來藏系及唯識論等的重要經論的學說以證明此種關於煩惱不是本性而是客塵的說法。 在第二節究明煩惱的性質以外,並以《瑜珈論》與《集論》為中心而敘述其二十六種煩惱同義語與其意義。 第三節指出六大煩惱,二十四隨惱,或一百二十八煩惱等,可以說是採用部派佛教的分類而加以進展修改而已。但九結是包含六大煩惱及二隨惱為其特色,因此在第四節專論《中邊分別論》及其有關諸論所說的九結煩惱的特質與意義。總之,此論與他經論不同,特別說明九結的各各障礙的對象,以便遍知其真實義而對治其客塵煩惱早回復心性清淨。
|
ISSN | 10152687 (P) |
Hits | 614 |
Created date | 1998.07.22 |
Modified date | 2017.08.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