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陳一標
|
Date | 1992.05 |
Publisher |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 |
Location | 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東海大學 |
Department | 哲學研究所 |
Advisor | 陳榮灼 |
Publication year | 80 |
Keyword | 梵文; 唯識思想; 唯識三十頌=Trimsik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成唯識論; 因果=Cause and Effect=Causality=Causation; 三性說=The Three-nature Doctrine; 三性 |
Abstract | 本論文以《轉識論》(《唯識三十頌》的同本異譯)為中心,處理真諦有關「識轉變」和「三性說」的思想。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緒論 二.《轉識論》和《成唯識論》之比較 (一)《轉識論》之架構 (二)《轉識論》和梵文《唯識三十頌》幾個頌 文之比較 (三) 新舊兩譯思想的差異 三. 關於「識轉變」 (`vijnanaparinama`) (一) 解為「同時因果」的「識轉變」 (二) 解為「異時因果」的「識轉變」 (三)《轉識論》的「轉變」義 四. 真諦的「三性」思想 (一) 「`vijnana`」和「`vijnapti」的特質 (二) 「顯現(`pratibhasa`)的意義 (三)《轉識論》的「三性說」 五. 結論 |
Hits | 853 |
Created date | 1998.07.22
|
Modified date | 2016.09.0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