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龍門石窟萬佛洞之研究=The style and iconography of the Wan-fo Cave at Lung-men |
|
|
|
Author |
陳慧霞 (著)=Chen, Hui-hsia (au.)
|
Date | 1993 |
Publisher | 撰者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臺灣大學 |
Department | 藝術史研究所 |
Advisor | 顏娟英=Yen, Chuang-Ying |
Publication year | 81 |
Keyword | 陳慧霞=Chen, Hui-Hsia; 佛教藝術=Buddhist Art; 龍門石窟=Lung-men Cave; 萬佛洞=Wan-fo Cave |
Abstract | 萬佛洞據題記,由大監姚神表與內道場比丘尼智運禪師,於唐永隆元年(680),為高宗,武后及太子諸王開鑿完成. 正壁五尊像,一坐佛弟子與菩薩侍立. 上部佈滿小坐菩薩,姿態自由地坐在蓮莖相連的蓮花座上. 正壁主次排列秩序井然. 左右壁雕滿小坐佛,壁上開一小優填王像龕. 壁窟門兩側兩天王護衛,窟外兩力士威立. 全窟氣勢莊嚴中充滿活潑的生機. 比較下,奉先寺洞(675)代表新的風格典範,萬佛洞則承接河南傳統圖像淵源,沿襲龍門舊風格,發展出唐代成熟的風格. 「一萬五千尊像」為萬佛洞的造像主題,指左右壁的多佛,即三世十方諸佛. 多佛造像乃為念佛禮讖. 其思想源自末法觀. 三階教的末法觀與普佛觀最具代表性,其普佛觀主張末法時下根根機的眾生應普敬一切諸佛. 據文獻優填王像受釋迦囑咐,在末世代釋迦繼續教化眾生. 其造像的特徵,倚坐,笈多背障,具王者之姿,和帝王關係密切. 萬佛洞的三世十方諸佛,融合時間性與空間性. 正壁與多佛同為石窟主體,正壁為核心,正以華嚴「多身為一,一身為多」的概念,表現窮窮無盡的宇宙觀. 主尊為具法身性質的釋迦佛,五十二位小坐菩薩,不是表現一佛五十菩薩的阿彌陀佛淨土,而是闡述菩薩的修行境界. 石窟為御用僧侶所造,值則天漸掌權期. 則天以佛教取得政權之合法性,華嚴具宏大的宇宙觀,又包容法相宗,故提供其王朝建立的思想基礎.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前言 (一)研究動機 (二)問題中心 二. 集大成的初唐造像藝術 (一)嚴整的萬佛洞造像 (二)龍門樣式中的萬佛洞 (三)初唐風格的完成 三. 末法觀與多佛造像的流行 (一)多佛造像實例的考察 (二)末法思想下的普佛觀 (三)優填王像 四. 華嚴莊嚴世界的構築 (一)正壁圖像的釐清 --阿彌陀佛淨土說 (二)窮窮無盡的佛世界 (三)其他造像 (四)石窟與法會 五. 帝室石窟的特質 (一)國家佛教的政策 (二)華嚴信仰的流行 六. 總結 |
Hits | 566 |
Created date | 2001.02.01
|
Modified date | 2015.08.1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