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Author |
和辻哲郎
;
藍吉富
|
Date | 1988 |
Publisher | 華宇出版社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Series |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
Series No. | 80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轉世=輪迴=Samsara=Rebirth=Reincarnation;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道諦; 經藏=Sutta Pitaka; 無我=Anatman; 律藏=Vinaya Pitaka; 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根本佛教=原始佛教=Primitive Buddhism=Early Buddhism;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五陰=五聚=五蘊=五取蘊=Panca-skandha=Panca khandha; 十二有支=十二緣起=paticca-samuppada; 八聖道=八正道=八支正道=八聖道分=The Noble Eightfold Path=aryamarga=ariya-atthangika-magga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序論--根本資料的處理 1.處理根本資料的方法需要反省 2.Oldenberg 的原典批評的方法與對此的批判 3.漢巴對照研究的意義 4.只依據原典而嚐試對原典加以批評的方法 5.宇井氏的原始佛教資料論及其批判 6.律藏的考察 7.經藏的考察 二、根本的立場 1.佛陀是否排斥哲學性的思索? 2.佛教的新立場 3.何謂存在的「法」 4.存在的「法」的體系--五蘊說 5.五蘊說的基礎--無我的立場 6.存在的「法」的體系 7.六入處說的獨特意義及其發展 8.「觀法」的意義 三、緣起說 1.緣起說新解之概觀 2.認為緣起說的傳統解釋不甚正確的理由--誤謬的闡明 3.對傳統解釋中的誤謬之闡明 4.九支緣起的解釋 5.十支緣起的解釋 6.十二緣起的解釋 7.十二緣起註釋中的特殊解釋 8.緣起的逆觀,真實的認識的意義 四、道諦 1.五蘊六入緣起說的意義 2.無我的立場與道德的建立 3.人類應履行之道--八正道 4.輪迴思想與無我思想是否屬同一體系 5.業的意義
|
Hits | 2027 |
Created date | 1998.07.22
|
Modified date | 2014.05.15 |
![](en/images/logo/bg-btn-edit.png)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