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李剛 (著)=Li, Gang (au.)
|
Source |
東南文化=Southeast Culture
|
Volume | n.5 |
Date | 1992 |
Pages | 133 - 147 |
Publisher | 東南文化雜誌社 |
Location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浙江上虞市文化局、市文物管理所 |
Keyword | 佛教美術 |
Abstract | 佛教初傳中國是否只有西北絲路一道?這是個爭論已久的問題。本文作者主張佛教最先是由海路傳入中國的。早期佛教的傳播是觀念的播遷,佛教率先流行的西域濱海地區的「胡人」為佛教文化的載體,公元前二世紀左右開始,這些「胡人」以奴隸、商人、藝人、佛教徒等身份從海上入居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從而把佛教帶進了中國,其明顯的表現就是當時本地區民俗觀念的巨大變化。今天所見的獅、象、鴿子等象徵性的動物形象,堆塑器、塔式罐之類的象徵性建築造型以及「托缽僧」俑、胡人俑和佛像等,是佛教文化從戰國以後至東漢時期在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逐漸流行的藝術積澱。文章說明,佛教初傳中國是個十分複雜的學術問題,傳統觀點只依文獻中殘缺不全的記載為據,確有進一步討論的必要。作者提出的觀點和研究對認識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也有一定價值,值得一讀。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導言 133 二、出土西域胡俑的啟示 134 三、東遷的坦途--海路 135 四、西域動物造像遺留的重要佐證 138 五、佛教從海路最早傳入中國的探討 140 六、餘論 144 |
ISSN | 1001179X (P) |
Categories | 佛教-歷史 |
Dynasty | 漢代 |
Regions | 中國 |
Hits | 316 |
Created date | 1998.04.28
|
Modified date | 2020.02.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