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僧肇「有無觀」、「體用論」之探討 -- 兼談佛教中國化問題 |
|
|
|
Author |
徐小躍 (著)=Hsu, Sheau-yueh (au.)
|
Source |
南京大學學報 (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ume | n.1 |
Date | 1995 |
Pages | 31 - 38 |
Publisher | 南京大學學報編輯部 |
Publisher Url |
http://www.nju.edu.cn/cps/site/newweb/foreground/
|
Location | 南京, 中國 [Nanj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 |
Keyword | 僧肇; 般若; 佛教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 不真空論 |
Abstract | 既深般若之本旨,又深合中華文化之精義的僧肇思想是具體通過他的有無觀和體用論體現出來的. 僧肇在前人思想的基礎上,肩負起恢復和發展佛教基本思想的雙重任務.第一項任務的完成,是建立在批判道家思想的格義佛教的基礎上的,並通過非有非無的「不真空」論,展現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殊異性. 這是從反面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提供了經驗. 第二項任務的開展,是建立在吸取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的,並通過「即體即用」論揭示了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通性. 這是從正面給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結合提供了經驗.總之,兩種文化的融合,是指既能保持各自文化的特徵,又能彼此互補,並且能在新的體系結構中建立起內在聯繫的貫通.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僧肇思想的理論基礎 31 二.僧肇的“不真空”觀及其對佛教中國化的貢獻 33 三.僧肇的“即體即用”論極其中國化傾向 35 |
ISSN | 10077278 02575892 (P); 10077278 (E) |
Hits | 509 |
Created date | 1998.04.28
|
Modified date | 2019.11.22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