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uthor |
尕藏加
|
Source |
青海社會科學=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Volume | n.1 |
Date | 1995 |
Pages | 100 - 104 |
Publisher |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
Publisher Url |
http://www.qhass.org/
|
Location | 西寧, 中國 [Xining,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Keyword | 峨眉山; 藏傳佛教=西藏佛教=Tibetan Buddhism |
Abstract | 峨眉山作為中國內地四大佛山之一,在中國漢地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從一個側面形象而主動地反映了中國內地佛教文化、建筑和藝術的發展過程,而且還記錄了漢族同各兄弟民族以及海外人士的友好往來.因此,峨眉山蜚聲海內外,成為人們向往的佛教圣地.它在藏傳佛教中亦有一定影響.一、峨眉山在藏傳佛教中的稱謂峨眉山在漢文典籍中有諸多各異的名稱,如“《山海經》稱它西皇人山,《三皇經》稱作勝峰,佛經《楞嚴經》和《華嚴經》都叫它大光明山,西晉張華的《博物志》上稱為牙門山.‘峨眉’之名,最早見于漢代的《益州記》,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蜀都賦》中,也有“帶二江之以流,抗峨眉之重阻”的句子.①今天,以稱峨眉山更能表達此山巍峨俊秀的姿態而變的家喻戶曉.然而,峨眉山在藏傳佛教中則稱“挺拔屹立的大象之山”,簡稱“象山”.這一稱謂與峨眉山佛教信仰的特點有一定的聯系,但漢文史籍中沒有任何記載.在藏文《賽馬稱王》②一書中認為峨眉山的形狀像一頭挺立的大象而得其名;另外一些藏文書籍中更進一步解釋,峨眉山乃普賢菩薩之道場,此菩薩的坐騎為一頭大象,故此山取名為大象山;在藏族民間將以上兩種說法融為一體來敘述此山為何取名為大象山的種種理由,更為生動有理.由此可知,對峨眉山的稱謂或描述是佛教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峨嵋山在藏傳佛教中的稱謂 100 二、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拜訪峨嵋山 100 三、《格薩爾王傳》中的峨嵋山 102 四、普賢菩薩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 103
|
ISSN | 10012338 (P); 10012338 (E) |
Hits | 603 |
Created date | 1998.04.28
|
Modified date | 2019.11.19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