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 :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Philology, Paradigm and Legitimacy in Explanation of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Rethinking the Authentic Author of Da Cheng Zhi Guan Fa Men(《大乘止觀法門》) |
|
|
|
Author |
朱文光 (著)=Chu, Wen-kuan (au.)
|
Source |
中華佛學研究=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1 |
Date | 1997.03 |
Pages | 195 - 229 |
Publisher | 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Publisher Url |
http://www.chibs.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考證; 典範; 解釋; 大乘止觀法門; 哲學史; 思想史; 論述; 牟宗三 |
Abstract | 本文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嘗試從「論述實踐」的角度出發,思考「歷史考證」與「研究典範」間形成的辯證性張力.
本文首先以釋聖嚴及牟宗三兩人對《大乘止觀法門》作者問題展開的論述實踐為例,探討「考證」作為一種論述實踐所展現的姿態,考證在「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上的異化,考證在符號表徵過程中顯現的「思維結構」. 繼而分析「學術 / 思想史」與「哲學 / 觀念史」在研究策略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間的關聯.
|
Table of contents | 引辭 一. 關於本文性質的說明 二. 問題意識的浮現 三. 考證的論述結構: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一) 考證作為一種論述實踐所展現的姿態 (二) 考證在研究目標與研究方法上的異化 (三) 考證在符號表徵過程中顯現的思維結構 四. 「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 (一) 關於「學術 / 思想史」的任務問題 (二) 關於「哲學 / 觀念史」的任務問題 (三) 兩種「典範」 (學術取向) 間的裂隙 五. 相關問題的省思 六. 結語 |
ISSN | 1026969X (P) |
Hits | 1704 |
Created date | 1998.04.28; 2002.07.23
|
Modified date | 2017.07.2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