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明末佛教發展之研究 -- 以晚明四大師為中心=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Ming Buddhism |
|
|
|
Author |
釋見曄 (撰)=Shih, Chien-yeh (compose)
|
Date | 1997.12 |
Pages | 238 |
Publisher |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doctor |
Institution | 國立中正大學 |
Department | 歷史研究所 |
Advisor | 戴仁柱 |
Publication year | 86 |
Keyword |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苦; 研究方法; 剃度=出家=Ordination; 佛教史=Buddhist History; 尼陀那=因緣=Nidana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導論 一、中國佛教發展之綜觀 二、問題的提出 三、晚明佛教史研究之回顧 四、研究方法,角度,與架構,資料 第二章 以羅祖創羅教為例看其對晚明佛教之衝擊 一、前言 二、晚明佛教之時代背景 三、明未新興教派之嚆矢--羅教與佛教之因緣 四、羅祖出走後對佛教之批判及其佛教之衝擊 第三章 從穩健派看晚明佛教之發展--以雲棲袾宏為例探究晚佛教之「復興」內涵 一、探討袾宏的出家動機 二、袾宏的行事風格 三、袾宏所關注的焦點 四、探究袾宏為何有如此行事風格及關注點 五、袾宏的貢獻 第四章 從穩健派看晚明佛教之發展--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佛教之「復興」內涵 一、智旭的修學歷程 二、智旭修學生涯中所關注的重點 三、智旭的貢獻 第五章 從前進派看晚明佛教之發展--以憨山德清為例探究晚佛教之「復興」內涵 一、檢視憨山一生的行事風格 二、探究憨山思想轉換之動力 三、憨山的貢獻 第六章 從前進派看晚明佛教之發展--以紫柏達觀為例探究晚佛教之「復興」內涵 一、檢視達觀一生的行事風格 二、探究達觀為法忘軀,力拔眾生苦迫的動力 三、達觀的貢獻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Hits | 431 |
Modified date | 2020.12.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