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The Religious Meaning of the Notion of Vimok.sa in the Muulamadhyamakakaarikaa |
|
|
|
Author |
劉嘉誠 =Liu, Jia-cheng
|
Source |
中華佛學研究=Chung-Hwa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3 |
Date | 1999.03 |
Pages | 69 - 91 |
Publisher | 中華佛學研究所=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
Publisher Url |
http://www.chibs.edu.tw/
|
Location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終極關懷; 空的目的; 神秘主義; 三三昧; 空性智 |
Abstract | 每個宗教,無不以救度眾生出離此岸而到達彼岸為究極目的. 其間,所謂「此岸」與「彼岸」,各宗教容或有不同定義,但對人類生命的「終極關懷」,及在世俗生活上的「現實關懷」,其精神卻是一致的.《中論》的解脫思想,不僅在「空性的目的」 (止息戲論) 上,有其終極關懷的意義,同時在空有二諦交融 (生死即涅槃) 上,也表現出了菩薩度眾的現實關懷. 再者,宗教明顯不同於哲學或一般理論的地方,在宗教所具的實踐性,而在宗教實踐的過程中,每個宗教則多少都帶有幾分神秘色彩.《中論》在清辨與觀誓的注釋本中,透顯出「空性智」所含攝的聞,思,修道程,同時在第十八章 <觀法品>,與三三昧有關的詩頌,亦傳達了中觀者在修行上的神秘直觀,而表現為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 本文即試從宗教救度學及神秘主義與宗教實踐的角度,來探討《中論》解脫思想在宗教學上的意義.
|
Table of contents | 一. 前言 二. 救度學意義 -- 終極關懷與現實關懷 三. 神秘主義與宗教實踐 四. 結論 |
ISSN | 1026969X (P) |
Hits | 1940 |
Created date | 1999.03.20; 2002.07.23
|
Modified date | 2017.07.2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