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images/title/Title_FulltextSearch.gif) |
|
|
|
|
|
佛教歷史詮釋的現代蹤跡:以印順判教思想為對比考察之線索=The Modernistic Trace of Explanation about Buddhist History:An Inquiry into Shih Yin-Shun's Buddhist Hermeneutics |
|
|
|
Author |
朱文光 (撰)=Chu, Wen-kuan (compose)
|
Date | 1997 |
Pages | 262 |
Publisher | 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 |
Publisher Url |
http://chinese.nchu.edu.tw/main.php
|
Location | 臺中市, 臺灣 [Taichung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Degree | master |
Institution | 國立中興大學 |
Department | 中國文學系 |
Advisor | 龔鵬程 |
Publication year | 85 |
Keyword | 朱文光; Chu, Wen-Kuang; 釋印順; Shih Yin-Shun; 佛教詮釋學; 佛教史; 考證; 思想史; 方法論; Buddhist Hermeneutics; Buddhist History; Philology; Intellectual History; Methodology |
Abstract | 本文試圖藉思想史與詮釋方法學的整合性觀點,將印順判教思想形成的內在與外在因素安置在現代佛學思想史的發展脈絡中來理解. 全文分五章︰第一章『引論』係就本文之研究進路與章節安排提出說明. 第二章『佛教歷史詮釋的現代蹤跡︰印順判教的學術史側寫』係針對印順學思歷程所做的學術史考察; 此中,除勾勒出「印度佛教五期流變說」與「大乘佛學三系說」的理論形貌外,並嘗試以「真理尋求」與「歷史考證」間的緊張關係為線索,呈現出「歷史言說」與「真理言說」在印順判教論述中的交涉狀況. 第三章『佛教詮釋學的現代啟蒙圖景︰環繞印順治學理念的理解與詮釋』主是針對印順所擬構的「通過歷史考證以尋求佛教真理」的詮釋學進路展開思想史與詮釋方法學兩方面的考察; 分成「問題與線索」﹑「客觀文獻考證︰為歷史與真理作媒的虛擬構想」﹑「歷史考證作為裁決真理的法官」﹑「印順治學理念的方法學省察」等四個單元. 第四章『佛教歷史詮釋的哲學反思︰以印順判教論述為對比考察之線索』則企圖探究印順判教論述在詮釋學與歷史學方法論視域中可能衍生出的問題; 討論的焦點集中在「現代佛教詮釋學的認識論轉向」和「宗教倫理與判教思想間的親合性」兩項主題中. 第五章『結論』總結前四章的研究成果. |
Table of contents | 第一章 引論 §問題意識之呈顯 §討論架構之籌劃 第二章 佛教歷史詮釋的現代蹤跡-印順判教思想的學術史側寫 §楔子 §問題意識的浮現 §真理的尋求 §閱藏的心得 §研究方針的確立 §邁向佛教詮釋學諍論的途徑 §法海微波 §真理尋求與歷史考證間的緊張性 §佛教古史辨運動? §通過歷史考證以尋求真理之進路的合法化基礎 §我們得以進入下一個章節的護照 第三章 佛教詮釋學的現代啟蒙圖景-環繞印順治學理念的 理解與詮釋 §問題與線索 §客觀文獻考證:為歷史與真理作媒的虛擬構想 §歷史考證作為裁決真理的法官 §印順治學理念方法學省察 第四章 佛教歷史詮的哲學反思-以印順判教論述為對比考 察之線索 §反思課題的建立 §現代佛教詮釋學的認識論轉向 §宗教倫理與判教思想間的親和性? 第五章 結論 §回顧:我們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 §展望:作為下一次反思的起點 附錄 ● 附錄一: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 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 當代佛學研究中的言說實踐-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反思 參考文獻舉要 |
Hits | 661 |
Created date | 2000.12.14
|
Modified date | 2016.08.15 |
![](en/images/logo/bg-btn-edit.png)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