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Author |
釋如覺
|
Date | 1997.10 |
Pages | 263 |
Publisher | 圓明出版社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書籍=Book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般若文庫, 88.
|
Keyword | 攝論宗=Shelun Zong; 攝大乘論=Mahayana-samgraha; 寶性論=Ratnagotravibhaga; 轉世=輪迴=Samsara=Rebirth=Reincarnation; 禪定=Concentration=Dhyana ; 緣起=十二因緣=Pratityasamutpada; 緣起=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paticca-samuppada; 緣起=paticca-samuppada=pratitya-samutpada=conditions; 漢傳佛教=大乘佛教=北傳佛教=Mahayana Buddhism; 解深密經=Sandhinirmocana Sutra; 瑜伽師地論=修行道地經=瑜伽行地集=Yogacarabhumi; 瑜伽行派=唯識學派=Yogacara school; 業論; 慈恩宗=法相唯識宗=法相宗=Yogacara Buddhism; 菩提達摩=菩提達磨=達摩=達磨=Bodhidharma; 無著=Asanga; 現觀莊嚴論=Abhisamayalamkara; 唯識思想; 唯識三十頌=Trimsika; 唯識二十頌=Vimsatika;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修行; 阿賴耶識=阿拉耶識=阿梨耶識=阿摩羅識=Alayavijnana; 究竟一乘寶性論; 佛教; 佛法=Buddhadharma ; 佛; 如來藏思想;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Tathagatagarbha ; 地論宗=Da?abhumik? ; 世親=Vasubandhu; 分別論; 五陰=五聚=五蘊=五取蘊=Panca-skandha=Panca khandha; 中觀派; 中觀; 中邊分別論=Madhyantavibha-gabhasya; 大乘論; 大乘莊嚴經論=Ornament of the Mahayana Sutras=Mahayanasutralankara; 大乘; 一佛乘=一乘=ekayana |
Abstract | 唯識學派和中觀並稱為大乘佛教二大支柱,相對中觀的探究空義,唯識學派則以解明法相為主,其博大精深. 細密辨析可滿足學者需求. 唯識學對吾人的起心動念,敘述的十分幽微透徹,有助修行者的心性修養. 唯識學派所強調的「唯識無境」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唯識學除有助吾人檢視起心動念外,「唯識無境」這句話更是道破一切法的真面目,再怎麼令人難以放捨的外境都虛妄不實,所有的存在都只不過是「阿賴耶識」變化所作而已. 一旦徹悟此理,及能常常反求諸己,止息對外境的種種執著,身心自然平穩柔軟,這種內心的淨化是佛法的大用,唯識學派的要旨也正是如此.
|
Table of contents | 壹. 歷史篇 一. 唯識學的興起 (一)佛教小史 (二)唯識學興起之因 (三)唯識思想成立之因 唯心的傾向/輪迴主體的追求/空義的開展/禪定的重視 二. 唯識在印度的開展 (一)彌勒 (二)無著和世親 (三)世親以後 (四)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觀係 (五)如來藏思想與唯識思想 三. 唯識在中國的開展 (一)地論宗 (二)攝論宗 (三)法相宗 四. 唯識在日本的開展 貳. 文獻篇 一. 瑜伽行派先行經典的問題 (一)西藏與中國的分類 (二)先行經典與《解深密經》之成立 「六經」與先行性的問題 《解深密經》先行性的問題 二. 瑜伽行派的文獻 (一)彌勒的論典 《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 《法法性分別論》/《究竟一乘寶性論》 《現觀莊嚴論》/ (二)無著的論典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攝抉擇分」/ 「攝事分」/「攝異門分」/「攝事分」/ 《阿毗達磨集論》/《攝大乘論》/ (三)世親的論典 《唯識三十頌》/《唯識二十頌》/《五蘊論》/ 《釋軌論》/《成業論》/《大乘莊嚴經論》之注釋/ 《緣起經》之注釋/《中邊分別論之注釋》/ 貳. 思想篇 一. 唯識無境 (一)唯識之意義 現象與本質 (二)唯識無境之立證 (三)認識的構造 二. 阿賴耶識 (一)阿賴耶識的基本認識 (二)阿賴耶識的機能 三. 末那識 (一)末那識的基本認識 (二)末那識的成立史 四. 前五識與第六意識 (一)根塵識的基本認識 (二)前五識的基本認識 (三)第六意識的基本認識 五. 唯識觀與唯識果 (一)唯識觀 (二)唯識果 |
ISBN | 9579534500 |
Hits | 1951 |
Created date | 1999.08.21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