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禪的淨土觀與現代的環境問題=禪の淨土觀と現代の環境問題
Author 田中良昭 (著)=Tanaka, Ryosho (au.)
Source 中華國際佛學會議實錄(第3屆):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 = The Record of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3rd): The "Earthly" Pure Land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Date1998.02
Pages88 - 89
Publisher法鼓文化出版社=Dharma Drum Culture
Publisher Url http://www.ddc.com.tw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Language中文=Chinese
Note1.中日文提要; 日文論文提要:頁134-135.
2.全文見http://www.chibs.edu.tw/exchange/conference/3cicob/Abstracts/Jpn-abs.htm
3.參見http://www.chibs.edu.tw/exchange/conference/
4.作者為日本 駒澤大學教授
Keyword日本佛教=Japanese Buddhism; 禪宗=Zen Buddhism=Zazen Buddhism=Chan Buddhism=Son Buddhism; 淨土宗=Pure Land Buddhism=Shin Buddhsim; 佛教倫理學=Buddhist Ethics; 佛教環保=Buddhist Environmentalism=Environmental Ethics; 人間佛教=入世佛教=Humanistic Buddhism=Engaged Buddhism; 淨土=Pure Land; 現代佛教=近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Abstract我在這次所提出兩個副標題中,對第二個題目「淨土傳統的觀念與現代社會所面臨之諸問題」,希望從我所專攻的禪學立場,首先考察淨土的傳統觀念,來說明「禪的淨土觀」; 其次在現代社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中,我將焦點集中在現今對全人類而言,成地球規模危機性狀況的環境破壞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佛教,特別是禪,是以實現「地上」(人間)淨土為目標的理念及實踐,能實行何等任務? 在希望對此加以檢討之因之下,我便設定了「禪的淨土觀與現代環境問題」的題目. 以下就嚐試將此問題分成如下的四個項目來檢討:

(1) 禪如何看「淨土」?
(2) 今日環境破壞的實際情況,到達如何的狀況?
(3) 環境破壞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4) 對此問題的解決,佛教,特別是禪,是以實現「地上」(人間)淨土為目標的理念及實踐,能實行何等任務?

一. 禪的淨土觀
一般所謂的「淨土」,是相對我們凡夫所住的現實苦惱的世界 -- 所謂的「穢土」,是佛所住的理想安樂的世界,有稱為佛界,佛國,佛剎. 至於如何看待這「淨土」? 雖有三種看法:(1)說往生淨土的來世淨土 -- 「往」淨土,(2)說菩薩實踐行的淨佛國土 -- 「成」淨土,(3)說娑婆即寂光土的常寂光土 -- 「在」淨土; 但以強調菩薩實踐道的禪的淨土觀來看,是說:若能體悟心本清淨,此即淨佛國土 -- 清淨佛國土,這是可以站在(4)的立場來說的. 也就是說,在現實在社會中,常常努力淨化社會,乃佛教者的使命.

二. 環境破壞的實際情況
對今日地球規模的環境污染,破壞的實際情況,已為環境保護運動家們所說明,且對此亦提出警告或建議. 其中,我本人關注於日本高木善之先生(此類問題之專家與行動者),在其著作「『地球村』宣言」(1996年,東京,ビジネ社)中所提出七項地球危機的狀況,即:(1)臭氧層的破壞,(2)地球的溫暖化,(3)森林的破壞,(4)酸性雨,(5)生物種的絕滅,(6)人口的爆發性增加與貧困,(7)世界經濟的崩壞,並了解其實際情況.

三. 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
造成環境破壞之因,是在今日經濟,社會的構造,而如此操作經濟而構成的社會,根源應歸因於生活在現代中的人類,每個人的意識或價值觀,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須將現代人所追求的「競爭,擴大,支配,即所謂基於「量」的「自我主張」的價值觀,轉換成「保全,協力,合作」,所謂基於「質」的採取和諧的「統合」,除此外別無他法. 而要推進此轉換的指導理念,則需求之於東方宗教,特別是佛教的教法,這是有識者一致的看法.

四. 致力於實現「地上」(人間)淨土的佛教 禪的任務
佛教 禪有所謂「眾生病故菩薩病」的共生的教示,或「少欲知足」的抑制欲望的教示. 我認為,實現尊重所有的生命,採取和諧的共生,品質富裕的社會,是 [只有] 佛教 禪的教示才能完成的中心任務.
ISBN9578473567
Hits507
Created date2000.12.05
Modified date2015.08.11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345021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