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百橋明穂=Donohashi, Akio
;
陳階晉
|
Source |
台灣2002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Proceedings of Taiwan 2002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
Date | 2002.10.07 |
Pages | 142 - 145 |
Publisher | 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Keyword | 肖像;僧人;佛教繪畫;日本;Portrait;Monk;Buddhist Painting;Japan; |
Abstract | 日本文化是受到外來文化的刺激和影響發展而成的。其古代、中世、近代是受到亞洲中國、朝鮮、印度的影響,近代則受到歐美的影響。當今,被視為亞洲的時代,這種價值觀也勢必有待改變。在近代美術史學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自明治時期開始以來,一方面對作品有嚴密而實證性的研究,一方面又受到國民國家成立的意識形態影響,因此,近代的國家意識觀念往往會反映在對古代、中世的美術作品評價和判斷中。即作品的國籍問題,常成爭論的焦點。再與外來文化交流中發展而來的日本美術,也屢屢被捲入其論戰中。日本的古代、飛鳥、白鳳、奈良時代,從朝鮮半島、中國大陸輸入了先進的美術作品,重複地摹仿和臨摹的過程。無需論證,這階段主是接受和吸收。積聚了亞洲各國文物的正倉院,不正告訴了我們日本曾是絲綢之路終點的事實嗎?那段期間應是個文化無國界、比現在更加自由的時代。但,從古代到中世,隨日本美術水準的提昇,便出現了一些微妙的問題。即前面提到的「國籍」問題。其中如再摻入些近代的國家意識,問題就變得愈發複雜起來。於此,我想就日本平安至鎌倉時代的肖像畫,並以高僧像為實例,來和大家一起探討。藉以證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並非一樁簡單的事情,而是以「人」為媒介的一部既複雜又微妙的交流史;並圍繞在那些被認為是從中國大陸乃至朝鮮半島傳來的繪畫作品,和日本臨摹作品間的「國籍」問題,而展開論述。現存日本的作品,究竟是哪個國家的作品?至今,一般傾向認為:精湛而具大陸表現手法的是中國大陸的作品,形式上稍顯板滯的是朝鮮半島的作品,不具寫實性但極其溫和華麗的是日本作品。由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近代日本人的國家觀念影響了對作品的評價,故導致了混亂。此回發表的要點,就在對此觀點進行再次檢討。如年表所示,日本現存中國大陸的高僧像中,有的具紀年銘,有的從畫讚中可以看出肖像畫的製作年代和題讚的年代。逐一查看這些於今被鑑定為何時、何地的作品,對其製作地點和製作年代重新進行認定。美術史學最精采的展開,便在作品的判斷。這些作品的繪製是基於何種理由?由誰帶到日本?及它們在日本又是如何地受到臨摹和傳承的?驗證這過程時,我們將會發現,亞洲美術史中不同文化的交流比起我們所認知的更為深廣。 |
Hits | 376 |
Created date | 2003.10.17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