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 -- 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
Author 蔣義斌 (著)=Chiang, I-pin (au.)
Date1984
Publisher中華文化大學
Publisher Url http://www.pccu.edu.tw/
Location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文化大學
Department歷史研究所
Advisor宋晞; 蔣復璁
Publication year72
Keyword蔣義斌; Jiang, yi-bin; 宋; Song-dynasty; 儒學; Wang-an-shi; 佛學; History; 儒釋調和論; 排佛論; 王安石; 新學; 蜀學; 歷史
Abstract宋代是儒學復興的時代,於北宋中晚期形成王安石「新學」,蘇軾兄弟「蜀學」及二程「伊洛之學」三派鼎立的局面. 宋代儒學之所以形成多樣式的發展,實與佛學有密切關係,宋儒處理儒佛之關係,大體可分「調和」與「排佛」兩大類型. 「新學」與「蜀學」承唐末宋初調和儒,釋之風為學,而二程則由「排佛」與佛學立異建立其對儒家體係. 然程朱學派的新儒家體系,並非一蹴即成,它是透過程朱學派由北宋末至南宋中期百餘年長期之累積與補充,始克完成. 而程朱學派得以長期凝聚,則與反王安石「新學」有關. 本文主旨即在探討王安石之調和儒,釋,及程朱學派藉著反王安石得以長期累積知識,進而補充二程與佛學立異之新體系之過程. 本文計分九章,其要點如下:

第一章:緒論. 闡明「調和論」之定義,與宋代「排佛論」之特色,及本文之研究主旨,範圍. 第二章:王安石之融通儒釋. 王安石「新學」之主精神,是將心性與事功作進一步的綰合. 而安石之綰合心性與事功,則與佛學有密切關係. 本章即在闡明安石「為道之序」之融合釋,老,及安石性情論之受佛學影響.

第三章:北宋張,程之排佛反王. 張載 (正蒙) 與佛學立異而建立其「太虛氣化」體系,二程承其排佛之精神,並修正張載思想體系. 二程思想而臨的對手,不僅是釋,老,事實上,二程認為其思想的對手有三. 其順序如下:一為王安石「新學」; 二為佛學; 三為道家,「新學」為共頭號強手.

第四章:南宋高宗與伊洛學派對王安石之抨擊. 高宗於兵戎中建立南宋,為造成其政權之新形象,高宗將北宋之亡託罪於王安石,並縱容伊洛學者反王安石,但高宗為維護其政權的穩定,又藉秦檜之手壓制伊洛學派.

第五章:南宋初期程門對二程思想之闡述及反安石學術. 楊時領導伊洛學者評擊王安石最力,但程門弟子中對二程學術闡述最有貢獻者則為謝良佐. 楊時與其弟子胡寅,雖均有出入釋,老之經驗,但其論王安石學術,卻因安石之調和儒釋而予以詆譭. 第六章:南宋孝宗朝程朱學派之請罷安石從祀及孝宗之調和儒,釋. 南宋大慧宗樂「看話禪」為調和儒釋帶來新氣象,孝宗亦嘗作「原道辨」明三教合一之旨,程朱學派除繼續請朝廷貶斥安石從祀孔廟,且不與孝宗調和儒釋的立場妥協. 朱熹甚至認為孝宗廟政局混亂,社會千瘡百孔,其原因便是孝宗和儒,釋,管,商之故.

第七章:朱熹之排佛及其對安石之評價. 朱熹早年出入釋,老,及執弟子禮於李侗後,始歸本於儒,邐後朱熹除修正其師承諸儒之近佛者外,又大力評擊蘇軾「蜀學」及張九成等調和儒釋之學者. 朱熹對王安石之人格事功雖均表讚賞,但朱喜仍示能擺脫伊洛學者反王安石之格局,而斥安石學術雜於佛,老,以致敗國殄民.

第八章:陸象山之為安石平反及朱,陸之對立. 陸象山為王安石平反,此舉加重朱,陸間原本已存在的歧見. 而儒學自此由北宋的程,不 (安石) 對立,演變成程朱,陸王 (守仁) 之對峙,蔡上翔 (王荊公年譜考略) 為近代學者研究王安石必讀之鉅著,但若由思想史來考察,蔡上翔 (王荊公年譜考略),實隱有朱,陸之爭.

第九章:結論. 綜論調和儒,釋之困,難及程朱排佛的限制與影響.
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謂和論」之定義
第二節 宋代排佛論之特色
第三節 宋初儒釋關係之大勢
第四節 本文之旨趣與限制
第二章 王安石之融通儒、釋
第一節 王安石生平概述及其與釋氏大德之交往
第二節 王安石之主要著作
第三節 王安石思想之融合性
一、王安石之欲融通洪範、易傳及其受佛學之影響
二、王安石「為道之序」之融合釋、老
第四節 王安石性情論之融合儒、擇
一、王安石論性及受佛學之影響
二、王安石論性、倩之關係
第三章 北宋張、程之排佛反王
第一節 張載與佛學立異以建立其思想體系
一、張載對佛學輪迴觀之批評
二、張載評釋氏視天、地、人事為虛妄
三、張載由道體對佛學之批駁
四、小結
第二節 二程之排佛反王安石
一、程顛之排佛及其與張載之關係
(一)、程顛早年求學與出入釋、老
(二)、程顥之修正張載分天人而後合天人之趨向
(三)、程顥之思想路數及其排釋、老
二、程頤之欲調和張載與程顥之思想
(一)、程頤之早年求學
(二)、程頤「理一分殊」之結合程顥「合內外」與張載之重「功夫次第」
(三)、程頤與佛學之關係
三、二程之反王安石「新學」
第四章 南宋高宗與伊洛學派對王安石之抨擊
第一節 楊時領導二程弟子對王安石之詆誹
第二節 高宗朝初期對王安石之貶黜
第三節 秦檜主政時對伊洛之學的壓制
第五章 南宋初期程門對二程思想之闡述及反安石學術
第一節 楊時與佛學
第二節 謝良佐對二程思想之闡述
第三節 胡寅之排佛斥王
第六章 南宋孝宗朝程朱學派之請罷安石從祀及孝宗之調和儒、釋
第一節 大慧宗果禪師與南宋士大夫
一、大慧生平概述
二、大慧宗呆禪法之特色及其對熹之影響
第二節 宋孝宗之儒、釋調和論
一、孝宗與大慧宗杲
二、孝宗之調和儒、釋
三、朱熹排佛與孝宗儒釋調和之抵牾
四、孝宗朝程朱學派之請罷安石從禪
第七章 朱熹之排佛及其對安石之評價
第一節 朱熹三十歲前之出入釋、老
第二節 朱熹對儒釋調和論者︱張九成及蘇軾「蜀學」之抨擊
第三節 朱熹對王安石評價之轉變
第八章 陸象山之為安石平反及朱陸之對立
第一節 陸象山著「壬荊公祠堂記」及朱陸之爭
第二節 陸象山對釋、老之態度
第三節 理宗朝罷王安石從祀孔廟
第四節 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與朱陸異同
第九章 結論
參考書目
Hits901
Created date2001.03.06
Modified date2015.09.30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348190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