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以《碧巖錄》為中心=The Orthodox Interpretation of Ch'an Kung-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i-yen Lu" |
|
|
|
Author |
鄧克銘 (撰)=Deng, Keh-ming (compose)
|
Source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Journal of 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
Volume | n.8 |
Date | 2003.07 |
Pages | 133 - 162 |
Publisher |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Buddhist Stud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Publisher Url |
http://homepage.ntu.edu.tw/~ntucbs/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Keyword | 雪竇重顯; 圓悟克勤; 碧巖錄; 頌古; 評唱; 禪宗公案 |
Abstract | 《碧巖錄》係宋代著名之禪宗典籍,在禪門中具重要的宗教實踐意義。若作為一般學問研究之對象,須考慮處理之方式及目的。本文認為應先了解禪宗自我完成之實踐性,然後在合理範圍內依一般學問方式進行研究。首先說明禪宗公案之形成與發展,以確定《碧巖錄》之成立背景。其次,從禪與教典之關係及五家宗旨之闡述兩方面,說明此書之經典地位及其特色。最後說明道與語言文字之關係,以了解此書之理論基礎,經由以上討論,對此書在中國禪宗史或歷史文化上之貢獻,可有較清楚的認識。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前言 135 二、禪宗公案之形成與發展 137 三、《碧巖錄》之經典的地位及其特色 145 (一)禪與教之關係 146 (二)關於五家宗旨 149 四、「道本無言,因言顯道」——《碧巖錄》之理論基礎 153 (一)在語言文字之運用上,無論說者與聽者,均以禪道之正確體會為基本條件 156 (二)禪師間之問答舉動雖似一般人,但卻具有另一番意義,代表禪道之具體呈現,不可視為一般言語 157 (三)關於禪宗公案裏的「無味之談」,似最足以顯示禪宗用語之特色 159 五、結論 161 |
ISSN | 10271112 (P) |
Hits | 2309 |
Created date | 2003.08.05
|
Modified date | 2017.06.30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