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thor |
釋法藏
|
Source |
佛藏
|
Volume | n.14 |
Date | 1999.08 |
Publisher | 佛藏雜誌社 |
Publisher Url |
https://www.fozang.org.tw/mag.htm
|
Location | 臺中縣, 臺灣 [Taichung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作者為南普陀佛學院教務主任
|
Keyword | 淨土宗; 天台宗; 煮雲法師; 印光大師; 台灣佛教史 |
Abstract | 現在許多人執事廢理,將大師的淨土教法單一化看待,提倡「只要念佛,其他一切皆可拋」的修行觀. 這既不了解祖師設教的苦心,也僵化了佛教的長遠發展,是很不妥,也極易引起人們對淨土法門誤解的. 早期台灣佛教所面對的弘法環境又是以居士為多,長期下來所提倡的淨土教導,就不是傾向完整出家人態度的淨土宗,而是一種比較傾向白衣化 (淺薄化) 的淨土宗. 雖不能說居士化淨土教的弘揚絕對不好,但站在緣起的角度視之,這也只不過是台灣佛教演化中,一種必然的過程而已. 以一個承先啟後的心情來說,善知因緣,知所改革是必要的. 淨土思想雖是諸佛度生的特異方便道,但《華嚴經》云:「方便即是究竟」,為佛教中興及自利利他,更應將淨土教理和大天台教理銜接上. 如憑什麼十念佛名即可往生? 極樂世界是如何成就的? 彌陀願力為何能攝受我? 淨土若能和天台相結合,必能對漢傳佛教有更大的幫助,淨土教法也能得到更大的弘揚. 至於要如何結合? 就是透過天台教理來解釋淨土教,這是可以嘗試的. 且古來祖師也已作得相當多了,如藕益大師的《彌陀要解》,傳燈大師的《淨土生無生論》及《彌陀圓中鈔》等. 天台有很多行者後來都修淨土,很多著述也都是採取這樣的態度,這應就是未來淨土宗思想,一個很可以發展的方向. |
Hits | 630 |
Created date | 2003.10.09
|
Modified date | 2022.04.06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