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uthor |
釋惠敏 (著)=Shih, Hui-min (au.)
|
Source |
普門=Universal Gate
|
Volume | n.244 |
Date | 2000.01 |
Pages | 40 - 41 |
Publisher | 普門雜誌社(佛光文化事業) |
Location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惠敏法師其他資料見:http://ge.tnua.edu.tw/~huimin/ |
Keyword | 佛典數位化; 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 佛教與科學=Buddhism and Science; 現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
Abstract | 歷史上,宗教文獻在文化媒體的發展,佔有重要的地位。如現存最古的印刷品之一是佛教的《金剛經》 (868年),與歐洲最早的活字印刷是古騰堡聖經 (Gutenberg bible,1455年)。因印刷術的發展,出版品普及,宗教知識不再只屬少數人專利,宗教活動水準也隨之提昇。目前,文獻的傳統觀念,與「書」同義。書是獨立、互不連結文獻,查詢費時,互參也麻煩,只提供給人「讀」的功能。新世紀文獻的是數位化資訊,其基本處理單位不僅是個字,可到達一個筆劃,乃至一個畫素 (pixel),故重組(rearranged)和連結(connected)非常簡易快速,不只給人讀,機器 (Processor)也可配合人來做資訊處理,它可使資訊的吸收與交流,突破時空的障礙,打破獨斷的權威,如《華嚴經》的因陀羅網的重重無盡世界,使人更有時間精力來思考與溝通,並加速資訊之平等與多元化發展。
新的世紀是電腦科技與網際網路的資訊時代。常有人認為電腦科技是自然科學的領域,對人文科學研究者只是「工具」而已,沒有研究的需要。但在歐美方面,電腦科技用於人文科學文獻的管理與研究,已有50年以上的歷史,因而形成 “Humanities Computing” (人文電腦科技) 新機構與領域 (詳參http://ilex.cc.kcl.ac.uk/wlm/hc/),研討電腦科技與人文科學間的相互影響,人文科學的設施、教學、研究、服務與行政,如何因應此種革命性的改變。 新世紀的的數位文獻的流通,不僅改變人們溝通和處理資料與知識的方式,乃至人類的生活環境、社會結構和文明的發展。佛教是源遠流長的宗教,其相關的資料與知識浩如煙海,有時真令人望洋興嘆。因此,若能早日注意佛學與資訊科學整合的課程的規劃,運用資訊科技的媒體與工具,有效地管理佛教資料文獻,改進佛教的教學、研究、服務、行政等各個層面,不僅是佛教教育的創舉,也將是宗教教育乃至所有人文教育的新潮流。
|
ISSN | 10250638 (P) |
Hits | 1077 |
Created date | 2004.02.13
|
Modified date | 2020.12.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