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弘一大師著《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對在家居士之提示與特色 |
|
|
|
Author |
劉繼漢
|
Source |
第四屆弘一大師德學會議論文集
|
Date | 2001.09.17 |
Publisher | 弘一大師學會=弘一大師紀念學會 |
Location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Content type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1.現職: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杭州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研究員 2.論文集目次見http://www.hongyi.org.tw/05,40.htm
|
Keyword | 弘一大師=李叔同; 戒律=Precepts=Vinaya=Sila; 南山宗; 末法思想=法滅說=Eschatology; |
Abstract | 論文共列九分支: 一、 序言 文章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學說,而論及佛教的修心養性的戒律為序言,漸次舖陳戒律的緣由、發展……。 二、 戒律之緣起 先明「戒」和「律」兩字的不同概念,及戒律最早生成的原因;然後引用《大般涅槃經》原文,以說明戒律在佛學中的意義和重要性,及「以戒為師」法語的來歷。 三、 律藏之支派及在中國的傳播和嬗變 自佛滅度後,當優波離尊者第一次結集誦出「八十誦律」,到律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大致概況,論及約於三國曹魏嘉平2年(250年),天竺高僧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直到隋唐間高僧道宣律師開創《南山律》,四百多年間律宗在中土演變的概況。 四、 道宣律師與南山宗 較詳細介紹了道宣律師的生平,及其創建南山宗的緣由,以及弘一大師對南山宗的闡述。 五、 弘一大師與南山律 從大師自幼所受教育而形成的性格,在悟入佛門後專致律學的必然因果;以及從美學理論和佛學理論,印證大師重興南山宗的因果關係,並簡述他弘揚南山律的心路歷程。 六、 編著《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之緣起 簡述僧俗兩眾的七種戒律,以及從傳統白衣不能誦律的禁戒。盡管大師在「徵辦學律義八則」一文中,引用古德明示白衣亦可習比丘律之訓誡,但以弘公凡事認真,出家後凡事更小心謹慎的精神,他以不悖古制,又適應白衣學律的旨意,而編寫《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的良苦用心。 七、《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的特色 闡述了大師編《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的宗旨,以及成著的三大特色:一、廣博詳盡,二、嚴謹及其權威性,三、圖表驥索。 八、 「略編」對在家居士的禁示及其深層含義 「略篇」所包容的內容,足可為僧俗兩眾學佛的必讀經典;尤其是「成律體章名相別致」,可謂囊括了佛教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而「持犯篇」和「懺悔篇」的內容,包含了為規範一個學佛音思想行為的全部奧義。從大師一生弘律的坎坷經歷,他深深感到佛教之表徵現象,會隨時遞增。他唯恐「所有唐宋諸家的律學撰述數千卷悉皆散失」的厄運再次出現,於是乎他萌生了藏寶於民的方法,將「南山律」的精華,濃縮於「備覽」中散佈於民間,不致使「南山」再成絕學。 九、 餘緒 《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是大師六十多年前的著作,在漫長的風雨中,天災人禍頻仍,佛教文化摧殘慘重,但我們迄今尚能一闕大師當年的心志,這不能不說是文化界更是佛教界的一大損失。
|
Hits | 3123 |
Created date | 2004.05.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