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論佛教道德的層次性特徵=On the Tiered Character of Buddhism Morals |
|
|
|
Author |
魏德東
|
Source |
道德與文明=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
Volume | n.6 |
Date | 2002 |
Pages | 51 - 54 |
Publisher | 天津社會科學院;中國倫理學會 |
Location | 天津, 中國 [Tianjin, China] |
Content type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中文=Chinese |
Note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講師 |
Keyword | 佛教道德; 佛教倫理學=Buddhist Ethics; 功利論; 義務論; 德行論 |
Abstract | 佛教道德是近年來頗受佛教學界和倫理學界關注的一個研究方向。佛教道德具有廣泛適應性的重要原因是它的層次性。佛教道德涵蓋了功利論、義務論和德性論等多個層面,能夠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境遇下人們的需求。第一,佛教道德的功利論建立在善惡報應論基礎上,為民間大眾所樂意遵循。第二,佛教道德的義務論以佛教道德規範和戒律為核心,分為肯定性規則與否定性規則兩種。第三,佛教道德的德性論建立在心性論基礎上,以改善人的道德本性、提高人生境界為目的,是解脫成佛的根本出路。科學把握佛教道德的層次性特徵,不僅有助於全面理解佛教道德的獨特品格,而且對當代的道德建設亦有啟發。 |
Table of contents | 一、引言 51 二、規範倫理學的三個主要層面 52 三、佛教道德的功利論 52 四、佛教道德的義務論 53 五、佛教道德的德行論 53 六、結論 54 |
ISSN | 10071539 (P) |
Hits | 469 |
Created date | 2004.12.03 |
Modified date | 2020.05.14 |
|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