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mapAbout usConsultative CommitteeAsk LibrarianContributionCopyrightCitation GuidelineDonationHome        

CatalogAuthor AuthorityGoogle
Search engineFulltextScripturesLanguage LessonsLinks
 


Extra service
Tools
Export
北朝 -- 隋時期敦煌法華藝術研究=Study on the Lotus Sutra Art in Dunhuang from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o the Sui Dynasty
Author 張元林
Date2009.09.22
Pages4 - 241
Publisher蘭州大學=Lanzhou University
Publisher Url http://www.lzu.edu.cn/
Location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Content type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Language中文=Chinese
Degreedoctor
Institution蘭州大學
Department歷史文獻學
Advisor鄭炳林;樊錦詩
Publication year2009
Keyword敦煌; 法華藝術=Art of the Lotus Sutra; 二佛并坐=Sakyamuni and Prabhutaratna; 法華經變; 信仰背景; Illustration of the Lotus Sutra
Abstract本文以時代為序,主要對北朝時期的敦煌法華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其形成的信仰背景、隋代敦煌法華藝術的表現形式及其形成的信仰背景作了專題研究;同時,也對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及相注疏文獻、敦煌以外地區的法華藝術作了關聯性研究。本文認為,北朝——隋時期是敦煌法華藝術的濫觴和初步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敦煌石窟中共有11個洞窟中明確有出自《法華經》的藝術題材。它們的絕對數量雖然不多,但在敦煌法華經藝術史上卻分別具有開山辟路、承前啟后的意義。從北朝時期以“釋迦、多寶”二佛并坐說法圖像為主,兼與其它題材組合的形式,逐步發展到隋代詳盡鋪陳經文內容的《法華經變》和獨立的《觀音經變》,并影響到唐及以后各個時代,成為敦煌壁畫中法華藝術的基本表現形式。本文同時認為,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藝術從一開始起就與其它經典和信仰之問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如與《涅槃經》、《維摩詰經》之間,與禪修之間、凈土信仰之間、彌勒信仰之間、與法華判教之間,等等,都有著明顯的交流和融合。這一時期敦煌法華藝術其實也是同時期敦煌法華思想和信仰實踐的形象反映,是敦煌佛教的一個真實側面,也部分地反映了當時中國法華信仰的...
This paper will conduct a research on the art of the Lotus Sutr(?) in DunhuangCaves in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 Dynasty, mainly on itsrepresenting form and the background of faith. And will also conduct a connectiveresearch on the documents and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as well as on the arts onthe Lotus Sutr(?) in the regions outside of Dunhuang.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and the SuiDynasty is an important age in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本選題的界定
第二節 本選題研究史回顧
第三節 研究方法論
第二章 北朝——隋時期敦煌地區以外的法華藝術
第一節 《法華經》及其傳譯
一、《法華經》的主要內容
二、《法華經》的傳譯
第二節 印度的法華藝術蹤跡
第三節 中國北方地區的"二佛并坐"造像
一、釋迦、多寶"二佛并坐"像——中國早期法華藝術的象征
二、"二佛并坐"金銅造像
三、"二佛并坐"石造像/碑
四、石窟中的"二佛并坐"造像/圖像
第四節 南朝造像碑上的《法華經變》浮雕
一、成都萬佛寺劉宋元嘉二年(425年)浮雕拓片
二、成都萬佛寺南朝無紀年浮雕
第三章 北朝時期敦煌的法華藝術
第一節 敦煌北朝窟中的"二佛并坐"像
一、第259窟的"二佛并坐"造像
二、第285窟南壁的"二佛并坐"像
三、第285窟北壁的"二佛并坐"像
四、第461窟的"二佛并坐"像
五、第428窟西壁的"二佛并坐"像
六、西千佛洞第8窟的"二佛并坐"像
第二節 北朝時期敦煌法華藝術的表現形式
一、作為洞窟主尊的"二佛并坐"像
二、非洞窟主尊的"二佛并坐"像與其它圖像的組合
第三節 北朝時期敦煌法華藝術的特色和源流
第四章 北朝時期敦煌法華藝術形成的信仰背景
第一節 北朝時期法華信仰在敦煌地區的傳播
第二節 北朝時期敦煌法華信仰諸相
一、"法華三昧"禪法的盛行
二、與北朝時期彌勒信仰的結合
三、與"無量壽佛"信仰(凈土信仰)的結合
四、與涅槃信仰的交融
第五章 隋代敦煌的法華藝術
第一節 隋代洞窟中獨立的"二佛并坐"像
一、第303窟北壁的"二佛并坐"像
二、第276窟西壁龕壁的"二佛并坐"像
三、第277窟北壁的"二佛并坐"像
四、第394窟西壁龕外的二幅"二佛并坐"像
第二節 隋代敦煌的《法華經變》
一、敦煌《法華經變》的先聲—一第303窟的《觀音經變》
二、"譬喻品"的形象化——第419窟的《法華經變》
三、"引《涅槃》入《法華》"——第420窟《法華經變》
第三節 隋代敦煌法華藝術的特色和源流
一、隋代敦煌《觀音經變》與南朝《觀音經變》之比較
二、隋代敦煌《法華經變》與"密體"畫風
三、隋代敦煌法華藝術表現形式的繼承與創新
第六章 隋代敦煌法華藝術形成的信仰背景
第一節 隋代"坐禪"實踐的變化——"定、慧雙弘"
一、隋王室對隋代佛教的大力支持
二、"定、慧雙弘"的盛行
第二節 "救苦救難"——隋代佛教的世俗化、功利化
一、觀音信仰的盛興
二、與觀音有關的"靈驗記"的盛行
第三節 法華判教思想之影響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華判教思想
三、法華判教與隋代敦煌的法華藝術
第七章 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寫本及相關注疏述略
第一節 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寫本
一、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寫本
二、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寫本題記
第二節 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注疏
第三節 寫本題記反映的信仰訴求
第八章 結語
第一節 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藝術的發展脈絡
第二節 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信仰的演進歷程
第三節 北朝——隋時期法華藝術在敦煌法華藝術史上的地位
附錄一:《北朝——隋時期北方地區"二佛并坐"造像統計表》
附錄二:《北朝——隋時期敦煌文獻中的《法華經》及注疏簡表》
參考文獻
在學期間科研成果
后記
Hits620
Created date2010.11.22
Modified date2015.06.15



Best viewed with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but not supported IE

Notice

You are leaving our website for The full text resources provided by the above database or electronic journals may not be displayed due to the domain restrictions or fee-charging download problems.

Record correction

Please delete and correct directly in the form below, and click "Apply" at the bottom.
(When receiving your information, we will check and correct the mistake as soon as possible.)

Serial No.
372908

Search History (Only show 10 bibliography limited)
Search Criteria Field Codes
Search CriteriaBrowse